跟随益都师范附小的研学课程认识青州

2020年,没有以往“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其乐融融,没有“通宵灯火人如织”的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益都师范附小在传统研学的基础上,依托线上丰富的网络数字资源,结合青州地域特色,开展红领巾“云”研学系列活动,丰富学习生活,让学生在“云”研学中加深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激发爱国热情。

同学们,春已至,花已开,满眼春景等你来。在线学习之余,来参加“云研学”吧,你会感到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学习的疲惫一扫而空。今天,先带你到熟悉的范公亭公园吧!

主题一 附小娃“空中”游园

同学们,你知道吗?范公亭公园,始建于北宋,以历史名人范仲淹命名。它占地500亩(约33.3公顷),处处苍松翠柏,杨柳依依,绿茵起伏。公园包括三贤祠、李清照纪念祠、洋溪湖、永济桥等景点。这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到了寒冷的冬天,河里的水也不结冰,水面上还冒着缥缈的白雾;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在这里也不感到热,气温要比园外低3~5度,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

跟随益都师范附小的研学课程认识青州

主题二 范公井的传说

同学们,相信你对范仲淹一定不陌生吧!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以户部侍郎知青州,兼淄、潍等州的安抚使。他才高志远,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为政时,青州一带流行一种病,蔓延很快。为此,范仲淹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很快制止了瘟病的流行,众百姓感激不尽。恰在这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且水质纯净,甘甜可口,百姓以为这是范公的德行感动了苍天,就取名“醴泉”。范仲淹在泉子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病逝于赴颍州途中。人们感念范公,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

跟随益都师范附小的研学课程认识青州

主题三 迷人的洋溪湖

范公亭公园内的洋溪湖,自古就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春花秋月,夏阳冬雪,四时皆有迷人的景色。近年又新建洋溪湖,重修永济桥,复有阳溪亭、吟荷亭等景观点缀其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到这里,既可瞻拜古人先贤遗迹,又可游览迷人的自然风光,乐趣倍增。春和景明,波光粼粼的洋溪湖,是不是特别的养眼?

跟随益都师范附小的研学课程认识青州

夏日的洋溪湖,垂柳依依,景色宜人,你是不是想拥抱这满眼的绿呢?

跟随益都师范附小的研学课程认识青州

主题四 追寻“词国女皇”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词国女皇”李清照的名句。 同学们,来到范公亭公园,过永济桥,就到了李清照纪念祠。纪念祠内有一处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的四合小院,这就是1989年5月揭幕开馆的“李清照纪念馆”。院内主厅三间,坐北朝南,额曰“归来堂”。东、西、南三面为“人杰亭”、“金石斋”与“词廊”。另有花木点缀,使这座中华传统格局的民间建筑,显得格外清淡素雅。驻足古色古香的院落,耳边回响“人比黄花瘦”的佳句,你会不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呢?

跟随益都师范附小的研学课程认识青州

主题五 范公亭访“贤”

同学们,你知道“三贤祠”指的是哪“三贤”吗?指的是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范公祠居中,内有范仲淹塑像;富公祠和欧阳公祠故址均在城西瀑水涧之侧,明末皆移建于范公祠左右,统称为“三贤祠”。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青州知府夏一凤重修,并于祠后崇台之上建后乐堂,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范公亭之北有高地曰范公台。民国初年,在台南侧建“澄清轩”8间,亮窗前后均出厦,为游人休息之所。

范公亭院内有数棵唐楸、宋槐,老干虬枝,大可几人合围,虽说已活了千年之久,至今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院门南侧,植翠竹千竿,使这一组古老的建筑越发显得清静幽雅,生机勃勃。古树下,耸立着一块石碑,刻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1934年5月拜谒范公亭时,触景生情,挥笔写下的一副联语: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跟随益都师范附小的研学课程认识青州

今日的范公亭,成为人们追思范公,激励来者的游览胜地。院内一块块的石碑,或为重修井、亭、祠、堂的铭记,或为历代名人缅怀先贤的题刻。这座亭子历代多有修葺,体现着人们对范公的景仰之情。

同学们,我们的“空中”研学,游览范公亭,感觉如何呢?是不是饱了眼福,涨了知识?你还知道那些关于范公亭的历史和故事呢?学习之余和父母畅谈一下吧!


跟随益都师范附小的研学课程认识青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