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若“樑陳方案”被採納,留下古城牆,那麼如今北京將舉世無匹

當年若“梁陳方案”被採納,留下古城牆,那麼如今北京將舉世無匹

“世界現存最完整最偉大之中古都市。全部為一整個設計,對稱均齊,氣魄之大舉世無匹。”這是新中國成立前夕,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對北京這座古老城市的評價。在北京城所有古建築中,梁思成對古城牆情有多種,可惜最終只留下了“梁思成哭古城牆”。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北京拆掉古城牆都是一件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鮮為人知的是,新中國成立後曾有一個關於保護北京古城牆的提案,史稱“梁陳方案”,全稱《關於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梁”是指梁思成,“陳”是指陳佔祥,當時著名城市規劃家。

當年若“梁陳方案”被採納,留下古城牆,那麼如今北京將舉世無匹

“梁陳方案”是針對1949年12月北京城市會議的決定提出的,在這場事關北京這座城市未來規劃的會議上,蘇聯專家巴蘭尼克夫提出要以天安門廣場為中心,並在長安街兩側建設新中國首都的行政中心。當時梁思成和陳佔祥也參加了這場會議,聽到了蘇聯專家的建議後,兩人大吃一驚。

據陳佔祥的女兒陳愉慶回憶,“巴蘭尼科夫的話讓父親錯愕。且不要說城市規劃專家,任何一個受過系統城市規劃專業訓練的人,或稍有一些這方面專業常識的人,都不應該對一座千年古都做出這樣無知的規劃設想啊。”當時北京城已經有了130萬人,如果政府機關設置在城內,加上家眷們,至少還需要提供60萬人的住房。

當年若“梁陳方案”被採納,留下古城牆,那麼如今北京將舉世無匹

要知道當時的北京城儘管免於戰爭毀壞,但是內城已經破舊不堪,根本無法再融入60萬生活,何況還要給大家修建宿舍。在這樣的背景下,“梁陳方案”應運而生。規劃會議結束後,梁思成和陳佔祥一致認為如何規劃北京城,兩人責無旁貸。

梁思成和陳佔祥經過多次調查,結合北京城當時實際情況,最終於1950年2月提出了著名的“梁陳方案”。兩人在方案中提出,為保護老城區應該另選一塊區域建設新中心,“建議把新市區移到復興門外月壇以西、公主墳一帶,使之成為老城西長安街的延伸和連接新舊兩城的紐帶。同時把釣魚臺、玉淵潭等建成新的公園和綠地。”

當年若“梁陳方案”被採納,留下古城牆,那麼如今北京將舉世無匹

仔細分析上面這個建議,就意味著北京城新中心和老城區分開,“東連舊城,西接新市區的生活、商業、服務區,背靠海淀、香山等教育風景區,南向蓮花池和豐臺鐵路交通總彙,形成北京的第二條中軸線。”

1950年10月,梁思成不顧重病纏身,再一次致信有關部門,再次呼籲儘快確定行政中心的位置。梁思成在信中寫道,“若任其如此自流下去,則必造成‘建築事實’,可能與日後所定總計劃相牴觸,屆時或經拆除,或使計劃受到嚴重阻礙,屈就事實,一切都將是人民的損失。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求得行政區大體方位之早日決定。”

當年若“梁陳方案”被採納,留下古城牆,那麼如今北京將舉世無匹

然而,梁思成和陳佔祥嘔心瀝血的方案,結果還是被放棄了。1957年,梁思成悲憤地寫下這樣一段話,“在北京城市改建過程中對於文物建築的那樣粗暴無情,使我無比痛苦;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剝去了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

不難想象,如果當年“梁陳方案”被採納,如今的北京城將會是另一番面貌,或許真的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

參考資料:《揭秘“梁陳方案”》、《北京古城牆拆除全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