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私企購澳46架“大黃蜂”戰機,用於與美軍對戰,背後另有目的?

美私企購澳46架“大黃蜂”戰機,用於與美軍對戰,背後另有目的?

F/A-18“大黃蜂”戰鬥機

私人企業買46架大黃蜂戰機,用於與美軍對戰,實則另有目的?

據報道,近日,澳大利亞國防部說,美國一傢俬人防務承包商目前正在購買多達46架F/A-18“大黃蜂”戰鬥機。

澳大利亞國防部說:“威廉斯敦皇家空軍基地的工作人員將為多達46架退役的F/A-18‘大黃蜂’戰鬥機提供服務和準備,這些飛機將出售給名為‘Air USA’的美國空戰訓練公司。”

美私企購澳46架“大黃蜂”戰機,用於與美軍對戰,背後另有目的?

“大黃蜂”戰機

Air USA是美國政府的防務承包商之一,為美國國防機構、美軍部隊以及外國軍隊提供戰術訓練服務。

這些退役的F/A-18A/B“大黃蜂”戰鬥機將用於為美國空軍提供陪練服務,將在3-4年後投入使用。隨著F-35A戰鬥機投入使用,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大黃蜂”機隊正在逐步退役,澳軍目前已經接收了20架F-35戰鬥機,訂單總數為72架。

在軍迷心目中,大黃蜂是一款沒有什麼亮點的飛機,尤其是在飛行能力上,其最大飛行速度為1.8馬赫,但是掛載4發“麻雀”2發“響尾蛇”導彈後,就飆不上1.3馬赫了,所以有人刻薄地稱其為性能最好的亞音速戰鬥機。

美私企購澳46架“大黃蜂”戰機,用於與美軍對戰,背後另有目的?

“大黃蜂”戰機

此次美國買澳大利亞退役“大黃蜂”,背後卻有個巨大的問號:美國自己就有大黃蜂,且在幾個月前剛剛退役,為何要花冤枉錢從澳購買?

這件事還得說到澳大利亞正在投入使用的美製F-35。幾個月前澳空軍指出,澳大利亞重金購買的F-35A攻擊能力不足,而且航程太短,根本不能滿足澳大利亞的國防需求。

澳軍發現F-35A存在重大不足,首先就是腿太短。

作為戰鬥機時,F-35A最大內部燃油航程為2800公里,對空攔截半徑達到1230公里。但F-35A在執行對地對海攻擊任務時,沉重的彈藥肯定會拉低航程,特別是採取滿掛模式時,作戰半徑將降低到700公里以下。

美私企購澳46架“大黃蜂”戰機,用於與美軍對戰,背後另有目的?

澳大利亞領土

澳大利亞是個領土和領海都不小的國家,領土東西跨度4000公里以上,南北跨度最少也有2000公里左右。這700公里的作戰半徑對歐洲國家來說基本夠用了,可對澳大利亞來說,遠遠不夠。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一家獨大的大國,F-35A的隱身和空戰優勢其實並不明顯,大航程和載彈量才是澳空軍最重視的戰術指標,但F-35A這種正好背道而行的性能參數,就顯得異常尷尬。

因此,此次美國藉由民企購買澳大利亞退役“大黃蜂”,頗有安撫澳的意味。

美私企購澳46架“大黃蜂”戰機,用於與美軍對戰,背後另有目的?

澳大利亞F-35

澳大利亞想要美國為澳改造F-35A是不可能的,要美國退錢更是不可能的。但F-35A確實是存在重大問題,勢必影響到未來澳大利亞的國防和外交政策。美國還是要給澳一些補償的,但也不能辱沒了自己的臉面。美國思來想去,不如就經由民企之手,花點小錢買了澳的退役飛機,息事寧人。

大哥發話了,澳大利亞作為小弟國能有什麼異議?能做的只有開心地接受。聯繫澳對美國一貫的無腦服從擁護態度,接受此事也不算難。只是澳一味跪舔,不發展自身技術實力,未來還要吃更多這樣的虧和苦。(育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