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領導詢問,這種情況必須踢皮球,否則後果很嚴重

材料出自:《資治通鑑》周紀一。

【材料】文侯謂李克曰:“先生嘗有言曰:‘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對曰:“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之外,不敢當命。”文侯曰:“先生臨事勿讓。”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翻譯】魏文侯問李克:“先生曾經說過:‘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現在我選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這兩人怎麼樣?”李克回答說:“下屬不參與尊長的事,外人不過問親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職,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說:“先生不要臨事推讓!”李克說道:“國君您沒有仔細觀察呀!看人,平時看他所親近的,富貴時看他所交往的,顯赫時看他所推薦的,窮困時看他所不做的,貧賤時看他所不取的。僅此五條,就足以去斷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說:“先生請回府吧,我的國相已經選定了。

【解析】李克其實就是李悝,李克是他的別名。李悝這個人不得了,是戰國時期了不得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魏文侯時期,被委任為相國,主持魏國的變法,讓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之一。李悝是很會做官,也很有才華的一個人,更是因為他遇到了一個明主魏文侯,最終施展了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上述材料講的是,李悝尚未被魏文侯任命為相國之前,發生的一段有意思的事情,當時魏國有兩個能人,翟璜和魏成。魏文侯想要任命其中一個為相國,但是魏文侯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宣佈命令。其實,魏文侯之所以舉棋不定,不是因為他不知道該選誰當相國,而是他遭遇了職場上的幸福煩惱。這個煩惱就是,手下能人太多,而相國的位置就那麼一個,如果任用其中一個人,那麼就會得罪另外一個人,打擊另外一個人工作的積極性。

面對領導詢問,這種情況必須踢皮球,否則後果很嚴重

現在正處於亂世之中,魏國是需要人才來發展國家的,此時如果提拔一個人,而另外一個人必然會心裡很不爽,這對魏國來說,將會是一個損失。

這個時候,魏文侯想了一個點子,他把李悝喊到了身邊,就問李悝該選擇誰來當自己的相國。這個時候,不管李悝說什麼,魏文侯都不會聽進去,因為他心中早就做好了打算,讓李悝來只是把他當背鍋俠。

一旦李悝說,應該選擇翟璜或者魏成,那麼魏文侯就可以就可以對另外一個落選的人說,你看吧,不是我不選擇你啊,是李悝推薦的另外一個人啊。這就把這個人的怒火引導到了李悝的身上。從《資治通鑑》後面的記載,我們也能看出確實是如此,當然這都是後話,不在本篇分析之列。

李悝是個聰明人,當他聽到魏文侯問他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就立刻想到了魏文侯是什麼意思,一開始李悝就採取了“推、拖、拉”的策略方針,李悝說自己“卑不謀尊,疏不謀戚”,不能夠替領導謀劃這種人事任命的事情。人事任命問題是敏感問題,涉及到領導權力安全,謀劃不好不僅會得罪人,甚至還會被殺頭。

但是魏文侯不依,必須要李悝給出自己的回答。李悝此時知道,“推、拖、拉”這一招不奏效了。怎麼辦?李悝很快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應對策略。李悝沒有直接回答魏文侯的問題,而是提出了“五大識人術”,即“平時看他所親近的,富貴時看他所交往的,顯赫時看他所推薦的,窮困時看他所不做的,貧賤時看他所不取的”。然後把皮球踢給魏文侯,讓他自己去判斷該選擇誰。

這個方法的好處就是,不明說應該選擇翟璜還是魏成來當這個相國,而是根據相國這個職位應該選擇什麼樣條件的人來當,才合適。符合條件的就可以當,不符合的就不讓當,這其實也是表明自己的態度。如果你想讓某個人當選,那就把這些條件全部說成對他有利的條件即可。例如,你想讓甲選上,但是你又不明說,而甲呢有學歷,你就可以說,這個職位需要一個有學歷的人來當,其實就是暗示領導讓甲當選。

這種方式其實就是把皮球踢給魏文侯,讓魏文侯根據這個條件來自己做決策,這就是把決策權交給領導手裡。

另外還有個好處就是,排除李悝自己的嫌疑,李悝是翟璜提拔推薦上來的,如果李悝直接告訴魏文侯說,應該選翟璜當相國,就會引發魏文侯的懷疑:你是不是為了報恩才推薦翟璜?這就會讓領導認為這是結黨的行為,而不是出於為他分憂解難,就會讓魏文侯對李悝很不爽。

那李悝可以推薦魏成嗎?不行!一旦推薦魏成,別人會怎麼看?別人會認為李悝忘恩負義,不推薦自己的職場恩人翟璜,這是不感恩的行為,是會被魏國的同僚排斥和打擊,那麼以後李悝也不可能在魏國在當什麼官了。

所以,只有採取這個方法,才是完美的計謀,可以說,這個踢皮球的方式,恰到好處,也滴水不漏。實際上,如果不解析出來,大家可能以為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領導問人事問題,謀士給領導出謀劃策的簡單故事,但卻對李悝來說,是一場職場生存危機,回答不好,自己職場生涯斷送,而他完美化解了這一次的危機。

魏文侯一看李悝真是個狡猾的狐狸,說話辦事滴水不漏,沒辦法,只能嘿嘿一笑,告訴李悝說:感謝先生,我心中已經有了人選。其實這個人選他早就有了,不是因為李悝的一番話才知道該選擇誰,他看到李悝不上當,不給他背黑鍋,只能自己去幹得罪人的事情了。

可能你會問,既然李悝那麼厲害,滴水不漏,為什麼不再換個人試試呢?再找一個笨一點的人背黑鍋不就行了。這個事情魏文侯找李悝談話,肯定會被其他人所知道,保密不了,再找其他人,大家就都知道應對策略了,也就失效了,只能用一次,所以魏文侯不會故技重施,再找個人重來一遍這個過程了。

短短一段故事材料,竟然蘊含著如此複雜深奧的邏輯,而李悝能夠化險為夷,巧妙應對,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面對領導詢問,這種情況必須踢皮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