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食用菌产业拓宽就业致富路


黄平:食用菌产业拓宽就业致富路

浪洞镇食用菌产业园基地

“这个黑木耳有两个等级,最好的每公斤干品能卖到80元,全部采用自然晒干,正常情况下每天能采收鲜黑木耳8000到1万公斤。”贵州远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育飞说。

黄平:食用菌产业拓宽就业致富路

村民解先群在大棚晾晒黑木耳

为改变以往“一家一户小规模小生产”的状况,黄平县浪洞镇党委、政府引进贵州远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该镇,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2000万元投入该公司,高规格、高标准种植时间短、见效快的黑木耳、黑皮鸡枞菌、猪肚菇等高端食用菌品种。

黄平:食用菌产业拓宽就业致富路

培植黑皮鸡枞菌的大棚温室

“公司初步建成了占地30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贫困户除了土地租金、劳务收入还有分红,能带动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勤龙村党总支书记金远明介绍,村里有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93人,目前,已有22户71人脱贫,剩下8户12人属于民政兜底户,贫困劳动力均安置了务工岗位。近年来,黄平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稳定收入的根本出路,结合“一县一业”和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中药材、蔬菜、食用菌、林下养鸡和林下养蜂等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强化县乡村三级平台公司的实体化运作,推动平台联建、资源联合、利益联结,着力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断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

黄平:食用菌产业拓宽就业致富路

村民在基地务工

当前,复工复产“春意正浓”,为保障贫困户的正常生活,黄平县浪洞镇党委、镇政府专门和一些本地企业联系,调出用工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户在第一时间复工,保障他们的生活来源。在远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黑木耳晾晒大棚里,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先群和其他村民一起正在把黑木耳翻来进行晾晒。 “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后公司就开工了,黑木耳基地就在我们村子旁边,从家到基地只要十来分钟路程,既可以在家门口挣到钱,还可以照顾家里。”浪洞村建档立卡户潘树英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贫困劳动力难于返岗复工,为此,黄平县专门研究出台了贫困户务工人员就地保障复工岗位的一系列文件和实施意见,向县内的企业和单位发出倡议,调出用工岗位,优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复工。同时,采取对外输出一批与就地解决一批相结合的办法,积极与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的企业和中介机构联系,有组织输送一部分贫困户外出复工。来源:天眼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