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歷史懸案,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我們通過歷史資料,找到了許多非常有價值的古墓;我們通過一些文學書籍,找到了古人曾經生活的軌跡。不過,我們畢竟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所以有很多問題仍然是個迷,只能通過推測。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直到今天都沒有解開的十大歷史懸案,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十大歷史懸案,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NO.1 西周九鼎

九鼎,是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下。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利象徵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武則天 、宋徽宗也曾鑄九鼎。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

關於九鼎的下落,史家眾說紛壇,不一而足。

司馬遷在他撰著的《史記》一書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後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紀”中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入秦。但在《封禪書》中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由後者分析,九鼎在秦滅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時,已經不見;那麼,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從雒邑掠九鼎歸秦,豈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費解!

司馬遷之後,東漢的著名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中,對九鼎之下落,採取兼收幷蓄之法,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兩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說是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泗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泗水中進行打撈,畢竟是江水滔滔,無從覓處,只得徒勞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難以考察尋覓。後代史家只能隨意加以揣測了。王先謙在《漢書補註·郊祀志》中認為:東周王室在衰落的過程中,已無力量保護自己。而戰國時期各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卻虎視眈眈,力圖統一中國,取周而代之。

因此,象徵王權和“天命所歸”的九鼎,自然成為各諸侯必欲奪之的稀世國寶;加之此時周王室財政困難,入不敷出,於是銷燬九鼎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說其中一鼎已東飛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諸侯國興兵前來問鼎,自找麻煩,王光謙的說法雖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點史料加以證實,因此,是使人難以置信的。

後世帝王亦曾屢次重鑄九鼎,以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寧三年兩次最為有名。

縱觀中國曆代史籍,關於九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據,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還存在?

中國古代十大歷史懸案,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在歷史上,根據歷代史書記載,它確實曾作為夏、商、週三代的鎮國之寶,傳承了二千年;並且,從未發現過古人關於它已銷燬的歷史記載。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或許,今後會有揭破這個千載之謎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見天日之時。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NO.2 太平天國寶藏

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本身是帶著所有被壓迫階級的希望,但最後卻失敗了,實在是讓人心痛。但此次運動中,鉅額的奇珍異寶全部無影無蹤,這也同樣讓人感到惋惜。

天京被攻陷之後,清軍找遍了整個城池,都沒有發現這批奇珍異寶。很多人都說,太平天國的珠寶非常多,大部分都被埋在地下,可是無論曾國藩對李秀成用什麼樣的酷刑,李秀成都沒有說出這些財寶的具體位置。

後來有人悄悄進入他們的住所,將後花園裡的水放幹,挖地三尺也沒有找到財寶在哪,至今寶藏埋在哪裡都是一個謎。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NO.3 古墓裡的長明燈

字面意思就是一直亮著的燈。最早關於這燈的傳說是普羅米修斯將它偷偷帶到人間的,傳聞這燈裡燃燒的是天宮裡的火。

古墓裡都是密不透風的,而且裡面的寶物幾千年後都是完好無損的。按理說,古墓在地下長年見不到光,應該是漆黑一片啥都看不見,可有時古墓裡卻掛著一盞長明燈,飄忽忽的火焰讓人毛骨悚然。

為何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它還能燃燒?更奇怪的是它可以在幾千年的時間裡一直燃燒,從來不滅。沒有氧氣,它是用什麼能量燃燒的呢?

如果是油燈,幾千年來又是如何供給燃油的呢?如果是電燈,那必須的有發電的工具,而且要做到這麼長時間的發亮,必須要使用太陽能發電才行,這些都只是我們的推測,如果想知道它一直保持亮著的原因,還得進一步去探索。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NO.4 千年前的青銅劍

曾經發掘出的秦始皇兵馬俑,堪稱為世界上的奇蹟,也是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與此同時也挖掘了一批青銅劍,這些青銅劍的劍身非常光滑,刀刃依舊很鋒利,埋藏在地底下2000多年,能夠保存如此完好也是一大奇蹟。

中國古代十大歷史懸案,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後來,考古學家在春秋古墓裡挖掘出的越王勾踐更是令人驚歎,2000多年後還能削鐵如泥,其打造工藝至今都是一個迷。青銅劍還有一個令人不解之謎,埋藏這麼多年也沒有鏽斑,依然光亮如新。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NO.5 《蘭亭序》之謎

《蘭亭序》是被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所著,是他的最巔峰之作,所以《蘭亭序》被益為“千古第一行書”。不過可惜的是,蘭亭序已經失傳了近千年。在《史書》中有過記載,唐太宗曾下遺詔,要求把《蘭亭序》作為陪葬品,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那麼《蘭亭序》應該在昭陵。

還有人猜測《蘭亭序》應該在乾陵,因為唐高宗和武則天非常喜歡字畫,所以把《蘭亭序》作為了陪葬品。幸運的是,乾陵還沒有被盜痕跡,如果《蘭亭序》真在乾陵,相信有一天會真相大白。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NO.6 秦朝的十二銅人

當年秦始皇為了更好的統治天下,搜繳了天下所有兵器打造成了12個銅人。但是秦朝秦始皇死後,12個銅人也跟著消失不見。

歷史以來有眾多猜測,有人說項羽火燒阿方宮,把12銅人也給燒燬了;也有人說12銅人被毀於東漢末年,當年董卓因為缺錢,所以用這些銅人鑄造了銅錢;最為可信的說法是,秦始皇十分喜歡這12銅人,所以把這些銅人作為了自己的陪葬品。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NO.7 和氏璧下落

和氏璧作為“完璧歸趙”裡的“主人公”,可見其價值及其昂貴。但同樣也很可惜,因為和氏璧也下落不明。

傳聞和氏璧能耐1300多度的高溫,一般的火焰是無法燒燬的。秦始皇當年統一六國後得到了這塊至寶,所以推測和氏璧也作為秦始皇的陪葬品埋入了始皇陵。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NO.8 洛神賦的來歷

傳聞《洛神賦》是曹植所作,那麼曹植所寫的洛水女神是誰呢?這也成為歷史以來的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十大歷史懸案,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有一種猜測,說這個洛水女神是甄后,也就是曹丕的妃子,那麼曹植作為小叔子竟然愛上了親嫂?這有點不合倫理,君臣關係而言,那也是極為不忠的事情。所以,歷來很多人都猜測這位洛水女神到底是誰呢?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NO.9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一部千古奇書,傳聞有3000多人參與了這部書的編著,總共耗時3年才完工。不過從《永樂大典》出世至清朝初期,這部書的正本就失去了蹤影。

有人說是明英宗把《永樂大典》帶入了永陵,因為明英宗酷愛這本書,所以有可能把它作為陪葬品了。還有人說《永樂大典》被燒燬了,明朝滅亡時,宮內文淵閣失火,大典也跟著被燒燬了。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NO.10 武則天的無字碑

武則天的墓碑是一塊無字碑,那麼她為什麼要立一個無字碑呢?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武則天老了之後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為了讓後人評價自己的“功”與“過”,所以留下了無字碑;另一種說法是,武則天自認為自己的功績已經無法用文字來表達,所以留下了無字碑;

還有一種說法是,武則天知道自己死後要跟高宗合葬,所以在墓碑上自稱皇帝不太好,自稱皇后也不對,乾脆就不留筆了,於是立了無字碑。


已上就是中國古代的十大歷史懸案,都有關於它們的記載,但是至今都未解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