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当今数字时代,知识无处不在,同时很多电子产品会让一部分人对它们的粘度很高。甚至失去了原本五彩缤纷的世界,有时候,脱离现有的安逸,寻一份辛勤,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是一本人类心理学最卓越的作品,作者是阿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维也纳医学博士,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讲述这本书内容之前,先了解一下作者,阿德勒幼年时期患上了佝偻病,看上去又矮又丑,使他在兄弟间感到非常自卑。然而,5岁那年,他又患上几乎致他丧命的肺炎。正是这种种经历,让阿德勒很小时候就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最后他获得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内容分为十二章,生活的意义、心灵和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的引导、犯罪与预防、职业问题、个体与社会群体、爱情与婚姻,讲述的非常透彻,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完全没有耐心,只是当时认为我要改变自己,所以选择了自卑与超越。或者,每个人的心里都会藏有一颗种子,坚强的种子;然而,这次疫情,给了我很多时间,我终于可以好好阅读这本书了。

里边的字句,或多或少都会戳进我的心坎,因为他的分析很到位;譬如,个性塑造,这一节,当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思想跟别人不同时,我更加的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因为人对优越感的追求是决定他整体性格的最关键因素。在人的所有精神世界里,只有记忆可以透露出人的真情。记忆就像他的影子,时时提醒着自身的限制和环境的意义。早期培养,对孩子的职业兴趣有着最初影响的人便是母亲。孩子在四五岁时对职业的认识,将对,他以后的事业发展方向有着决定作用。如果有人问我关于就业的问题,我都会问他们小时候的梦想及那时最感兴趣的事情。那一段时间的记忆有很大用处,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是怎样的,他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也会得到显现。"我一直在探寻为什么我的思想跟别人与众不同?现在也算是找到答案了。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给我的启示便是,我们现当代人对待当今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他们的童年时光。有时候,甚至羡慕这些孩子,生活在如此幸福的时代,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作为一个感受了90年代的生活,又接受着现代教育的社会一名成员来说,感受颇深,我这个阶层,还是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的,其实也是一种幸福。那么,《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是议论文章,为主,关键告诉你怎么回事?要怎么做?感化你的思想,让你的情绪更加的稳定,当我们知道了原因,我们就会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的思想跟我们是一样的,之前的一系列不自信的表现都是没有必要的。

人无完人,其实,社会上,无论哪一类人,都会有一些挫折,甚至遭受心里压力,只是事情的起因不同罢了,归于根本,便是我们的了解程度不够阔达,只有你的思想境界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见识的事物多了,你才能够理智、自信的做出选择,甚至不会一时冲动。

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改变一个人的重要的一步,尤其对于像我这样急切想要探索自卑与超越的一类人,同时我也是发现了,社会上,无论是哪一类人,只要你足够自信、理智、实践、持之以恒,总会让你感觉到生活的魅力,生命的惊奇。所以,这本书,可以说,讲述的非常淋漓尽致,甚至是改变一个人。

也许,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大多数人选择电子书,但是根据我自己的体验,我更喜欢纸质书籍,因为,纸质书籍完全可以给予我们不一样的体验。

从这一阵子网课,也能看出来,没有课堂的氛围,没有纸质书籍,学习的集中性大大下跌。

关于小说阅读跟议论篇阅读争论:我选择这本书,正是基于我对这类书的喜欢,我比较喜欢这种激励人的理智的话语,所以我会选择这类书籍,推选这本书,因为,它确实可以给我们这些不知所措的迷茫的想要发现根源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类人一些经验与激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