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古代面對遊牧民族的威脅不乾脆直接控制蒙古草原?

大侃歷史


我們先要了解下游牧民族的特徵,就是來去如風,你根本就是很難掌握他們的動向,並且由於蒙古草原容易發生天災人禍,因此,一旦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就準備南侵,當中原方面打算集中力量解決他們的時候他們又迅速撤走,因此,我們可以說蒙古不是你想控制就可以控制的,因為,他們可以隨時對中原王朝發動新一輪的進攻,而中原王朝很難隨時對遊牧民族發動大規模進攻。

中國兩千年的歷史當中,中原王朝的最大敵人就是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而這個威脅無數朝代都沒有完全解決過,一直要他們把穩定北方邊界作為第一要務,我們細想下其實不少王朝都有想一舉解決北方威脅,可是一直都未能真正解決,這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統治成本極高

從地理角度我們知道蒙古地處高緯度,溫差較大,導致這裡的農作物生產遠遠沒有比中原地區發達,中原地區 糧食可以實現一年兩熟到三熟,而蒙古地區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農作物一年一熟。

由於糧食方面沒有比中原地區好,就很難養活大量的人口,並且由於氣溫較低,導致蒙古部落經常要進行遷移,否則就沒有辦法養活大量牛羊。

在加上緯度和海拔較高的原因,導致海洋水汽很難達到這裡,從而導致這裡的氣候乾燥,不適合糧食的生產和種植,因此,如果中原地區想要統治這裡,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遷移大量人口到這裡,並且對這裡進行大量的糧食支援,而中原王朝為了可以統治這裡就必須不斷燒錢,而這個錢會成為一個很難填補的無底洞,沒有那個王朝願意真正這樣做。

為什麼秦始皇選擇修築長城,因為相比鉅額的花費和龐大的人力,因為大規模討伐遊牧民族在加上討伐成功後鉅額的花費,長城的修築絕對是小成品大製作,以後的王朝也對長城不斷進行加固,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有效解決遊牧民族的問題。

遊牧民族來無影去無蹤

其實,我們細看歷史,在中華兩千歷史中,真正解決遊牧民族問題的可能只有清王朝。

因為,在清王朝之前的國家除了原本從蒙古起家的元朝基本上他們都很難伸展到蒙古草原之上,可以說他們都沒有很有效的辦法解決蒙古問題,而為什麼沒有解決蒙古問題,只要就是遊牧民族的特性,導致他們要解決蒙古問題,必須解決這些人,各個王朝對於解決蒙古都有自己的一個方法,但是,實際上陣的治標不治本。

雖然,我們知道北方蒙古從秦漢時期一直到明末,雖然,中原王朝無數次擊敗北方遊牧民族,但是,真正的就是你消滅了一個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勢力,而這個新的勢力又不斷跟中原王朝作對,從而要他們打也打不完,只能通過和親、開放邊界等緩和蒙古問題。

我們細看每次中原王朝對蒙古動兵,基本上都要選擇糧草充足並且在農忙的時候對蒙古,如果在平時他們是很難保證軍糧的,因為,蒙古高原的特殊氣候導致他們進入蒙古後很難有糧食的補充,而遊牧民族就會對中原王朝玩起消耗戰,因此,中原王朝基本對遊牧民族沒有進行承重打擊,而是在秋季之前撤離蒙古,在之後他們是很難制約的了蒙古,因此,遊牧民族選擇了更多的方法那就是熬到秋季直接就可以擺脫中原王朝的追擊。

其實,我們知道西伯利亞廣大的平原很多時候都是在遊牧民族控制之下,但是,到了清朝初期沙俄的擴張導致蒙古徹底失去了退路,清王朝抓住機會,從而徹底解決了蒙古問題。

縱觀兩千年曆史,無論中原王朝如何要解決蒙古危機,其實,一直很多時候都是本質上都沒有很好的解決,更多的時候是在皮毛上解決這些問題。


莫地方


我們古代的大一統王朝,曾多次打敗遊牧民族,但從來沒有直接控制過蒙古草原。這是因為氣候乾旱、遊牧民不固定、外族軍不可控。



氣候乾旱

蒙古草原在古代的稱為漠北草原。此地之所以形成草原,就是因為氣候乾旱。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之下,是不適合屯田養軍的。

若是直接從中原供應糧草,成本實在太高。任何朝廷都養不起這樣一支大軍。這是第一個原因。



遊牧民不固定

遊牧民族部落為了生存,在草原上都是飄來飄去的狀態。管理非常困難。

其若是和西域諸國一樣能屯田、能定居的話,我想中原王朝一定會直接控制的。這是第二個原因。



外族不可控

這個說的是:在不能用本族大軍直接控制的情況下,若是派異族大軍前往,就會導致虎被滅狼就出世了。這是第三個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古代面對遊牧民族的威脅,不直接控制蒙古草原的原因是:氣候幹早、遊牧民不固定、外族不可控。


林子說歷史


對於這個概念的認識,應該是以宋朝為正統的。

其實中國古代有控制北方草原的時候。

傳統史書認為,中國是農耕民族,這個觀點基本錯誤。自從漢文帝馬復令之後,中國就是農耕與畜牧結合民族。

在中國,種地人的最高統治者是皇帝,草原統治者是大汗。這個習俗從北魏開始,明白這個,就好解釋了。

在隋唐,皇帝都有天可汗的名義,所以在那個時期,中國是控制草原的。

在遼國,皇帝和可汗就是一個人。具體負責管遊牧民族的叫做北院大王,管種地民族的叫做南院大王。

類似的還有清朝。清朝管著外蒙古。很長時間北方遊牧民族聽清朝的,俄羅斯能控制北方不到三百年。

宋朝是控制種地和航海的民族,說白了就是種地和打漁結合。繼承宋朝的是明朝,所以明朝偉大。今天人們提中國疆土幾乎重點都在陸地,忘了海洋。其實海洋很重要,明朝控制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全是海疆!

只是中國沒開發一個海洋帝王的名字。這個名字在歐洲,叫做日不落帝國國家元首。


夢香寒冰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這個問題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蒙古不是你想控,你就可以控!”

在我國數千年的古代,中原王朝最大的外地不是海盜,不是山賊,而是活躍在蒙古高原上的套馬的漢子們!這些人是逐水草而居,是天生的騎手。

他們來去如風,沒事就聚在一起喝酒吹牛,遭遇天災了就騎著馬南下到中原地區大肆搶劫。而等到中原王朝聚集力量,準備解決掉這幫不速之客時,他們又迅速退走,繼續在中原的不遠處對中原王朝虎視眈眈。

真是個令人無比頭疼的問題啊!

中原王朝作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中原王朝從黃河流域發源,逐漸佔據了蒙古高原以南所有的膏腴之地,因為文明高度發達,中原王朝也養活了大量的人口,對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形成了人數的巨大優勢。

而蒙古高原從來都是地廣人稀,兩相對比,除了馬多一點,無論如何也是中原王朝佔據主動!

然而,被動挨打的總是中原王朝。所以即使是秦始皇這樣的千古一帝,也只能修築長城進行抵禦!

那麼,面對人數可憐的蒙古高原,中原王朝為何不進行直接的控制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統治成本入不敷出

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管理一個地區的成本要遠遠大於投入時,就要考慮是不是應該放棄了。明朝放棄交趾,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燒錢太多。

但是,很多時候不能只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尤其是蒙古高原這樣的地區,控制這裡,即使投入巨大,最起碼可以消除帝國的北方威脅。這種經營邊疆的形式不僅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比如漢朝經營西域。

從這一點來看,這種入不敷出的經營雖然當下不見收益,卻是實實在在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所以歷朝歷代的王朝即使有這樣的燒錢大項,也想著去試一試。

不過蒙古高原這個地方,不是說試就能試的!

首先,這裡緯度很高,根據溫度地帶性規律:隨著緯度的升高,溫度會越來越低。蒙古高原因為緯度比中原地區高很多,因此全年平均氣溫總體偏低。這導致農作物的生長期遠遠低於中原地區。在中原地區農作物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三熟時,蒙古高原只能一年一熟。

沒有糧食,就意味著沒有辦法養活更多的人。即使這裡不種糧食,因為氣溫低,牧草的生長期也非常短,這種條件也註定草原上養活不了大量的牛羊,沒有牛羊肉吃的牧民自然人數也不會太多!

其次,這裡海拔很高。蒙古高原平均海拔超過1580米,這是什麼概念呢?根據山地垂直氣候分佈規律,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溫度下降0.6℃。而1580米就最起碼是9℃。

緯度高加上海拔高,導致蒙古高原成為同緯度地區最寒冷的地區,每到冬季,蒙古高原內部就會形成蒙古高壓區,這是我們喝的西北風的主要原產地。

而且因為海拔高,來自海洋的水汽無法到達這裡,使得這裡氣候乾燥。

多個因素的作用,導致這裡形成夏季溼潤炎熱,冬季寒冷乾燥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所以中原王朝想要管理這裡,就要接受這樣的現實,然後將大量的人口遷到這裡屯墾,鞏固蒙古高原。

而為了保證人口的生存,需要從中原地區調集大量的糧食支援這裡。

這絕對不是沉重的負擔幾個字可以概括的。畢竟塞罕壩可以種出防護林,但是蒙古高原不會因為中原王朝的辛勤屯墾就變成江南水鄉。所以只要中原王朝想要統治這裡,就要不斷地燒錢,這是真正的無底洞!

明太祖朱元璋曾經以衛所制度不斷向蒙古高原延伸。企圖通過這樣的堡壘壓縮蒙古的勢力範圍,達到直接統治高原的目的。

但是朱元璋駕崩後,後繼者無能,長城以北的衛所比如開平衛、東勝衛、大寧衛等被紛紛放棄,明朝退到了長城一帶!

相比之下,長城絕對是抵禦遊牧民族的良心之作!磚石雖然是冷冰冰的,但是卻抵擋了遊牧民族的熱血,保衛了中原文明。而且,相比於不斷地北伐征討以及花大力氣經營蒙古高原,長城絕對是小成本大製作!

2、遊牧民族是無法根除的

如何消滅黑社會?答案是所有人都成了黑社會!

如何消滅遊牧民族,答案是所有人都變成遊牧民族!這一點,只有清朝做到了!所以清朝成為唯一一個徹底解決蒙古問題的王朝。

在清朝之前,幾乎所有的王朝,特別是漢家王朝,都沒有找到有效解決遊牧民族的手段。

直白點說,對中原王朝威脅最大的,不是蒙古高原以及那些牧草,而是生活在上面的遊牧民族!只要搞定了這些人,也就徹底解決了遊牧民族問題!

但是,遊牧民族是消滅不完的!

從秦朝以來,遊牧民族肆虐北方,等到匈奴被漢朝趕走,鮮卑成為蒙古高原新的主人;等到鮮卑南下中原建立北魏,柔然又成為北方的霸主;而當柔然因為征戰走向衰落時,柔然麾下的打鐵奴突厥趁勢崛起,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等到突厥被唐朝消滅後,回紇成為新的草原之狼。

回紇是草原上的強大力量,但是絕不是最後一支力量,其後契丹佔據了蒙古高原,直到蒙古成為這裡的主人,直到今天!

蒙古高原雖然不適合種地,但是卻適合遊牧民族放羊,這注定了這片區域不會被撂荒。所以,即使中原王朝消滅了小匈,還會有小柔,消滅了小突,還會有小契。

這真是比打地鼠還令人抓狂的存在!

對於中原王朝而言,消滅這些遊牧民族比佔領他們的土地更為重要。但是但凡中原王朝北伐,有著快馬的他們會在遭遇中原王朝之前,快速向北逃竄。中原王朝是典型的農耕文明軍隊,需要充足的後勤補給,所以離中原王朝越遠,後勤補給就越困難!

而因為農耕文明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從事農作,因此這決定了中原王朝對外征戰一般都會選擇農忙時節,比如冬季,比如春季。但是蒙古高原氣溫低,緯度高,這決定了中原王朝無法長期和遊牧民族在高原上兜圈子玩消耗戰。

所以,這些因素決定了中原王朝征戰遊牧民族時,不可能無限制地追逐下去,因為是假不等人,霍去病畢竟是少數派。大部分軍隊還是需要在秋季到來前撤兵,這決定了遊牧民族不用跑到西伯利亞,就可以擺脫中原王朝的追擊!

敵進我退,而且我退敵還追不上,這才是最令人惱火的!

直到沙俄佔領了西伯利亞,讓蒙古徹底失去了退路,才給了清朝徹底解決遊牧民族的有利時機!

所以,控制蒙古高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原王朝在草原上設置的都護府,本質上是一種羈縻機構,距離直接控制還有十萬九千里!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不是不想控制,是沒辦法控制。

高原苦寒,不適宜外地人長期居住。補給後勤問題無法解決,戰鬥力很難維持下去,而且鑄城困難。強行駐軍下去,只會造成無法接受的重大開支甚至損失。

比如徐樹錚1919年進入外蒙古,迫使當地放棄所謂自治,迴歸中央直接管轄,可依舊無法長居,最多也不過兩個團兵力,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四川達州


首先,就農耕民族而言,蒙古高原不適合耕種,雖然面積很大,但並不適應農耕民族居住,由於氣候關係,其不適應中原及南方的農耕作物培育,而適合利用廣闊草原更大面積的牧馬。而就控制蒙古草原而言,歷史上曾有農耕民族的中原王朝嘗試過控制,而最後多以失敗告終,強盛時候,依靠強大的國力和軍隊強行控制,而弱勢時候,遊牧民族便可南下,襲擾中原王朝,甚至取而代之。就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兩個漢民族王朝,漢唐而言,前者因漢這個朝代而給中國的主要民族命名,雖然兩漢時候,強盛時候也有衛青霍去病北逐匈奴封狼居胥的開創或者陳湯的犯我強漢雖遠必誅的豪邁,更有竇憲燕然勒石的之舉,一舉而拿下匈奴,更有《漢書》作者班固作為執筆,為之謳歌,但一旦衰弱,北方的遊牧民族必然南下牧馬。

其次,應該說馬鐙的發明促進了遊牧民族的南下,之前的匈奴並沒有實現入主中原的想法,但之後的鮮卑的北魏和唐後的契丹、金、西夏、元乃至滿清先後成功入主中原,近而統一中國,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南北朝時候馬鐙的發明,解放了騎手的雙手,而就那些馬上民族來說,由於有了馬鐙,徹底使雙手可以握持重武器,而不僅限於弓箭,而藉助馬匹的力量,其對步兵的攻擊無疑是相當厲害的。儘管有甲冑的保護,但一般甲冑很難抵擋馬力加人力和長矛的聯合攻擊,抑或是奔馳的馬匹上的騎士,用馬刀進行的劈砍,都是中原王朝士兵無法承受的,而此時,農耕民族也只能以數量來換取局部上優勢。而正因為馬鐙的發明,而出現西晉之後五胡亂華的北方遊牧民族的強勢之舉。而就秦漢之後的強盛漢族王朝,如隋唐兩朝而言,其也是北魏鮮卑化漢族的延續,某種程度上說,其可以算漢胡雜居後胡化的漢人王朝而已。可以說隋唐是依託北方的鮮卑族而崛起的。

再者,北方草原由於天氣惡劣,並不適合人類大面積生存,而遊牧民族在如此惡劣情況下,其生存率相對也較低,繁衍後代也較少,只有最強盛的種族才能在戰爭和惡劣的天氣環境中生存下來,而高昂的人口淘汰率和高蛋白的食物和乳酪類飲品,也使得北方遊牧民族天生體質就比南方農耕民族強悍,因而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作戰時候相對比較強勢,這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從某種程度而言,秦代甚至更近點的明代長城,其初始目的是為防禦北方少數民族而設立的,但它從根本上沒有擋住遊牧民族的入侵,而如果更往北則是更廣闊的大漠和草原,其也不適合南方人和中原農耕民族居住和定居,因而中原農耕民族根本無法在蒙古草原定居,而大漠草原的廣闊天地,一馬平川則更適合遊牧民族的高機動作戰,縱橫馳騁,可以說在蒙古草原,遊牧民族如魚得水。就歷史上看,農耕民族的每次北伐,都是勞民傷財之舉,因為在遼闊的蒙古草原和大漠,遊牧民族可以逐水草而居,隨牛馬羊群隨時遷移,而定居農耕民族卻做不到這點,可以說在蒙古草原,遊牧民族是真正的主場,可以稱為一代天驕,而農耕民族卻做不到這點,而面對來去如風的遊牧民族,農耕民族卻又無可奈何,可以說就古代來說,遊牧民族是最高超的機動兵力,從小就培養騎馬,人人都是騎兵,其機動能力好比熱兵器時代的坦克及裝甲車輛,而納粹德國的閃電戰思想,也是騎兵思想在工業化之後的最好體現。而就當時的農耕民族來說,要養一個騎兵,需要相當數量的自耕農的供養,顯然中原王朝培養騎兵是十分吃力的。而就蒙古草原的馬種來說,其多屬於蒙古馬,其耐力較強,可以長途跋涉,雖然馬匹不大,也不如後來的阿拉伯馬和西方的純血馬,更不如西域的烏孫馬、大宛良馬乃至於汗血馬,但其獨特優點,也是起源於蒙古草原的騎兵得以橫掃歐亞大陸的奧秘所在吧!而就中原王朝來說,在冷兵器時代,特別是出現了馬鐙以後,蒙古草原的遊牧民族一直是其無法擺脫的夢魘吧!而進入近現代,長城內外的中華各民族因為有了共同的國家和民族認同而聚集在一起,因此而構成了56個民族是一家的中華大家庭,昔日長城內外爭鬥的手足兄弟,終於團結在一起,成就了今日偉大的中國!而蒙古草原也不再是地限南北的區隔,成為了人類可以共享的共同資源!End!


利刃觀察眼


無力控制是最根本的原因

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清王朝時期,北部少數民族從來都是一大威脅,而中原政權從來沒有真正控制過草原,直到清朝,才解決掉蒙古這個麻煩,而清朝滅亡了,還丟了個一半。

金國時期,金國事實上是管轄蒙古的,蒙古各部按理說是聽命於金國皇帝的,甚至金國皇帝將脫斡鄰汗封王。而還是沒能真正控制住蒙古草原,最後還被滅了。金熙宗時期,金國仍是國力強盛,蒙古表面臣服,背地裡還是有自己的算盤,與金國互相利用。金國國力強盛時,鐵木真不敢造次,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金國國力衰退,蒙古便大舉南下。



想控制蒙古就要考慮一個問題,拿什麼控制?

想控制蒙古,就要有強大的軍隊,而中原王朝多數時期軍隊都是濫竽充數居多,明朝強盛也僅限於開國。朱元璋朱棣在蒙古設立的衛所也許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後來的皇帝無能,加上主要經營的是中原,明朝的勢力便退到了長城一代。多數情況下,都不是明軍主動攻擊,而是蒙古兵進犯。明軍只有防守之力,卻沒有反擊的資本。

想統治蒙古,幾乎不可能,那時的蒙古有多大,土地面積幾乎和整個中原差不多,古代任何政權都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去統治這一塊。首先就是軍隊組建的問題,需要的錢無數,其次就是管理,消耗更大。

古代治國和現代治國完全是兩個概念

清朝控制了蒙古,原因多方面。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之時,多次迎娶蒙古高層女子為妻,一定程度上建立了自己與蒙古的親緣關係。努爾哈赤的這些親戚都不會和自己親戚過不去的。

在蒙古,人們都信喇嘛,而康熙皇帝在國內大興喇嘛,用來穩住蒙古。清朝不斷提升喇嘛的地位,以至於後來喇嘛的領袖要比貴族地位還高。而這些喇嘛,是皇帝的人。經過幾百年時間,蒙古徹底臣服。以至於清朝覆滅,外蒙分裂,也有這其中之一的原因。據說,外蒙人說,只要不廢除大清皇帝,我們就不走。


軍武文齋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大致經過: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00和800毫米等降水位線沿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脈 一線。

它同時也量我國的半溼潤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是森林植被與草原植被的分界線。是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分界線。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分界線。

400mm降水量線把我國大致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半壁而且水的重要作用可以參看綠洲農業。

這是唐朝全盛時期的地圖。

事實上,早在秦漢時期,漢人政權已經在河套地區修建城池,一步步“蠶食”土地。而到了唐朝,羈縻政策和都護府的建立,使得草原地區其實已經進入到遊牧和農耕交替狀態,特別是內附的東突厥和回紇人。

內附的突厥人在河套等地開始進入到農耕社會結構,而回紇人也在陰山以北的區域或是都護府附近的城池,也開始施行農耕和放牧兩個結合的社會結構。

只是由於當時的農耕操作方式落後,加上天氣因素和戰爭因素在內,進行定居式的遊牧民族反而更容易遭受突變。

因此隨著唐朝的覆滅,草原民族也隨之進入到混戰之中,所建立的農耕社會結構也因此而崩塌。

這是契丹(遼國)宋時期的地圖。

很多人以為契丹人是遊牧民族,其實他們並不算是遊牧民族,早在唐朝時期,他們在都護府和羈縻政策之下,早已經在東北平原進行農耕文化。

正如圖一所說的400毫米降水線。契丹人同樣是以這條降水線為基礎,在東北、華北地區施行農耕文化,在草原地區施行遊牧文化的二元政治制度。

這也是後來的蒙元政權,依舊是以降水線為基礎,在南地(舊南宋、雲南、四川)以南宋舊例為藍本,在漢地(華北、華中、華西一帶)以漢制,而在陰山以北則依然施行遊牧管理制度的原因。其實依舊是以山脈和降水線為根本,所建立的多元文化管理制度。

能源、糧食、資源、天氣、降水讓草原成為中原政權的雞肋。

在蜂窩煤沒有發明出來之前,木材成為古時人類生活的必須能源之一。

因此雖然草原有煤炭礦產,但也只能成為冶金時運用的能源。同時草原缺乏樹木,讓城池的建造點被有所限制,使得漢文化在推進時期,城池與城池之間的間隔過大,使之缺乏相互防禦體系,在戰爭中被各個擊破。

天氣、地勢、水源和糧食制約了城池的建設。

近年來的科研發現,在東北平原的地下水在逐年降低、減少,主要因素是現代農業需要大量的水源。

同樣在古代,城池的建設離不開糧食的種植區域和麵積。在19世紀時期,喇嘛教的興起,讓圍繞寺院的集市越來越繁茂,同樣商業的興起,也讓漢商開始與蒙古貴族和寺院合作。

以寺院為基礎的城市開始出現,同時伴有的也是草原的開墾。可……草原沙漠化的進程在短短百年時間裡就成為蒙古城市衰敗的原因之一。

資源的匱乏使得中原政權看待草原如同雞肋般存在。

當代,草原因為礦產資源而繁榮。可在古代,礦產資源的開發技術的制約之下,草原對於中原政權來說,無非只是肉食產地而已。

因此直到大航海時期,因為西方文明對皮毛的需求,才能讓草原進入到繁盛時期。

西歐對羊毛的需求,以及羊毛的運用,推進了清政府對草原的全面掌控。

所以不是中原政權沒有直接掌控草原地區,而是草原地區的環境和資源制約了中原政權無法全面控制草原地區。


斐駺


研究歷史問題要從地理人文以及人性的角度去看。

中國主體民族是農耕民族,文化是農耕文化,所謂:“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中國古人只對能從事農業種植的土地有興趣,整個社會的物質財富基礎都來自於農民的耕種。

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遊牧地區普遍遠離海洋,海拔較高,年降水量少於400mm,基本上只能長草,根本不能種植糧食,而且因為草場的牲畜承載能力有限,需要經常遷徙,從春季牧場到秋季牧場,從平地牧場到高山牧場,而且整個組群的財富積累很少,經濟發展水平很低,人口發展也受到很大制約。中國古代如果要完全控制遊牧地區是非常不合算的,投入產出比太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很多鍵盤俠總是說哪裡哪裡是中國的,但是那些偏遠苦寒之地如果真是中國的,需要移民守衛,有幾個人能自告奮勇去駐守,現實生活中這些人可能連自己生活的城市都不願離開,很多南方人連長江以北都不願意去,更不要說環境和生活方式差異巨大的遊牧地區甚至荒漠地帶。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總說少數民族漢化是因為仰慕中華文化,其實是有點給自己臉上貼金。漢族人自己有幾個真正對傳統經典文化感興趣的,絕大部分人看重的就是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生老病死這幾樣而已。漢化的根本原因是兩種文明的物質條件差異巨大,為了更好的生活條件而改變而已。現代人出國的難道真的是仰慕西方文化嗎。


耗電快


漠北草原上的年均降水量低於400毫米,是於大陸型乾旱氣候,不適合農耕。即使是作為草原地帶也不能稱得上是水草豐美,之所以漠北草原在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中的位置如此重要,因為它與傳統漢地之間存在著一條戈壁地帶,能夠有效的阻止漢族軍事武裝對遊牧民族的毀滅性打擊。這一點對於遊牧民族政權的生存至關重要,漢民族的軍事武力一直以來都強於遊牧民族,遊牧民族能夠與漢民族周旋,全是靠著這條天然防線的保護。

(蒙古戈壁灘保護了漠北草原)

既然遊牧民族靠著戈壁灘能屈能伸,成為中原王朝的邊患,甚至在中原王朝式微時,成為中原王朝心頭之患,為什麼不能在中原王朝勢力強大時,一波反推,直接在漠北草原建設根據地,一勞永逸地解決漠北遊牧民族的軍事潛力呢?漢民族歷史上的牛人不少,我們現在想的到的對敵妙招他們肯定早就想到過,而且他們還付諸實踐過,之所以形成了歷史上漢民族與遊牧民族往來拉鋸作戰局面,與一系列的客觀因素分不開。

與其他王朝相比,明朝是有著強烈的政治動機控制漠北草原的。北元作為明朝的政治敵手,對明朝的正統地位形成了威脅。同時,因為南宋被少數民族滅國的歷史教訓,明朝也常年對這些遊牧勢力保持高壓政策。所以,對待北方遊牧民族,明朝想到的辦法是最多的。

洪武時,明朝國策是追亡逐北,一路追著北元的騎兵打,在北方設置了朵顏三衛,勢力一直延伸到黑龍江興安嶺地區。明朝軍隊在朵顏三衛南邊,又設置了東勝衛、開平衛、大寧衛等一系列衛所。屯兵屯糧,作為進一步深入草原腹地的根據地。


(朵顏三衛位置圖)

可是,朱元璋隨後就發現,在漠北草原上屯田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蒙古高原處在副熱帶高壓帶,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氣壓高,海拔高,使得海洋暖溼氣流無法到達高原內陸,形成了天氣乾旱少雨,酷暑與嚴寒交替的自然環境,生產生活條件非常惡劣。不僅僅長城沿邊的衛所無法自給自足,連一向生長於斯的蒙古人都無法長期忍受這樣苦寒的條件,拼了命地要往南邊跑。

明朝只是在草原外圍建設前進基地,就已經難以為繼了。後來明朝設置了九邊重鎮,為了給北方協調物資,還把都城遷到了北京。畢竟長時間屯兵數十萬在北方邊境,人吃馬嚼的消費是一個天文數字。由於封建時代落後的財經制度,明朝往北方供應糧草的財政能力,已經不足以支撐明朝大規模北伐戰爭了。到了明宣宗時,明朝開始戰略收縮。到了嘉靖時,防線只在長城附近了。

(蒙古高壓帶造成了惡劣的生存環境)

農耕民族無法在那樣苛刻的條件下堅持下來,可就方便了那些遊牧民族。遊牧民族本小利薄,他們趕著牛羊來到漠北草原。雖然水草不是很豐美,用來發展基本勢力足夠了。弱小的民族藉助戈壁灘的保護在這裡悄然壯大,整合形成統一的草原政權,隨後南下搶奪塞內資源。這是他們的一貫套路。所以,中原王朝看到邊疆狼煙又起,仔細一打聽,原來北方又冒出來個新的部落。真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既然無法長時間屯墾,那麼還有什麼辦法能夠限制野蠻人的勢力嗎?

明朝人想到了斷子絕孫的辦法,燒野草。每到秋天,草原上的草乾枯了,明朝邊軍就會領到一項任務,組成放火小分隊,深入草原,大面積燒野草。這種做法雖然太過陰毒,但是低成本,見效也快。蒙古人被明朝人這種陰險的手段恨的牙癢癢,一波又一波的衝過來找明朝的麻煩,卻經常在長城的阻擊下敗下陣去。

燒野草,是動了遊牧民族的根本了,但是並不能徹底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這是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性所決定的。他們逐水草而居,常常因為牧地資源發生大規模鬥爭。這種鬥爭的結果,必然會產生一個強有力的統治核心。漠北草原一旦統一了,就不太好自己搶自己了,那麼搶掠的對象只能南邊的大戶人家了。

所以,解決遊牧民族侵擾的問題的關鍵是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讓他們放棄遷徙。這一點,明朝顯然做的不夠好。蒙古人來搶東西,明朝人就把城門關起來,一直和蒙古人打了200多年,最後讓清朝佔了便宜。

(明長城有效阻攔了蒙古人的入侵)

清朝是徹底解決了蒙古問題的,於此也可見清朝皇帝統治水平的高超。清朝通過建立滿蒙一體的統治政權,間接幫助蒙古人實現了打回中原的夢想。清朝與蒙古貴族世代聯姻,又通過喇嘛教與蒙古貴族建立起了利益、信仰上的共同體。除了走高層路線之外,清朝對蒙古民間社會最大的動作是劃定牧場,圈住蒙古牧民的遊牧範圍。表面上,清朝皇帝是為了減少蒙古各部之間的紛爭,實際上卻是斷絕了蒙古人再度形成統一政權的可能。此後,蒙古人的所有爭端都要帶到承德避暑山莊去討論解決,由清朝皇帝做仲裁。

這樣一來,清朝皇帝只要籠絡控制住蒙古高層人物,就可以實現漠北草原的長治久安了。而實際上,蒙古地區也確實在清朝時期很少出現叛亂。清朝的這種做法也在新疆做過,被稱作伯克制度,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清朝時蒙古各部事實上的政治中心)

綜合以上,以中原王朝的生產方式,是無法長期維持在控制漠北草原的軍事投放的。在儒家思想下,嚴守“義利之辨”,封建時代落後的財政制度,收取賦稅的能力和手段都很有效限,如果要施行這一燒錢策略,無異於自取死路。如果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只能採取“遼人守遼土”的方式,徹底改變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

不過,明朝的國策卻難以與蒙古貴族世代聯姻,崇信儒家佛老的中原政權也不會專信喇嘛。所以,籠絡遊牧民族的高層的做法,中原王朝歷朝歷代雖然做了不少,但始終流於表面,不如清朝做的徹底,取得的成效也就不如清朝顯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