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美軍兩個士兵火力壓制日軍一個班

我們許多時候被抗日神劇欺騙了,在影視劇中,總是把二戰時期的日軍演繹成有些弱智的敵人,從而分分鐘被消滅。但是,根據那些抗戰老兵們講,抗戰時期日本軍隊不僅單兵作戰能力強悍,與中國軍隊相比更是裝備精良。我們許多讀者看過《血戰鋼鋸嶺》這部戰爭片,日本軍人打起仗來簡直是瘋狂至極。日本軍人的槍法也很厲害,刺殺戰術以及耐力方面,都比許多國家厲害。我們今天不是寫誇讚日本軍國主義士兵的,雖然他們訓練上面確實可圈可點,也很可怕。但是武器裝備上,也就是與東亞東南亞各國相比,算得上精良。後來,狂妄的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他們的武器短板也便暴露無遺。與歐美軍隊相比,日本士兵的武器簡直成了燒火棍,許多美軍更是嘲弄,日本的武器一直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層面。

太平洋戰爭,美軍兩個士兵火力壓制日軍一個班

在日軍面前,中國軍隊武器裝備之所以落後日軍的原因是因為武器種類繁雜。在士兵的單兵裝備上,槍支可以說各個國家生產的都有,甚至還有晚晴生產的漢陽造而日軍隨著明治維新以後,軍工業得到了一定發展,經過甲午海戰後,便著手研製新一代38步槍。這款步槍是日本人自行研究製造,為了方便近戰刺殺,38步槍的槍身細長,加上30式刺刀,可以達到1.60米以上。而38步槍的精度以及穿透力,也是到了一定的境界。38式步槍,在特殊情況下,完全可以作為狙擊步槍使用。而作為近戰模式的刺刀拼殺,日本不僅形成了完備專業的刺殺訓練,加上38步槍槍身細長的優勢,使日軍在近戰中更是佔了優勢。日本因為資源匱乏,所以對近身刺殺這種戰術看得很重要,畢竟他們沒有那麼多鋼鐵製造子彈。

太平洋戰爭,美軍兩個士兵火力壓制日軍一個班

日軍的優勢在中國軍隊面前還算是略勝一籌,但是到了美軍這裡就成了笑話了。正是因為他們因為資源匱乏的原因,所以著重單兵刺殺訓練以及精準的射擊彌補火力不足的問題。他們裝備的38式步槍屬於單動武器,並且一個小隊才能配備一挺輕機槍,至於衝鋒槍那種奢侈品,不是他們配備不起裝備,而是沒有足夠的彈藥生產原料。日本的工業體系,和美國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

太平洋戰爭,美軍兩個士兵火力壓制日軍一個班

而美國軍隊這裡就不一樣了,當時的美國已經大規模配備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與日軍38大蓋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每次射擊不用重複拉槍栓,38大蓋卻還停留在,每次擊發後,還要退殼上膛瞄準的程序。所以,他們打出一發子彈的時候,這邊美軍幾乎上都打完八發子彈了。你對比一下,這個速度夠消滅幾個日軍?也正是這種火力上的絕對優勢,日軍在和美軍的作戰中,往往被美軍火力壓制得無法抬頭。而他們刻苦訓練的精準射擊,根本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火力方面一直是被碾壓態勢的。

太平洋戰爭,美軍兩個士兵火力壓制日軍一個班

這種被碾壓的態勢,導致日軍向美軍衝鋒時候,根本存在不了火力壓制這一說法。日軍被虐的只有選擇晚上時候開展攻擊,這樣可以利用夜間發揮近戰拼刺刀的優勢。這個戰術,在剛開始時候確實讓美軍吃了不少苦頭,一度被折騰的精神崩潰。但是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可不是吹得,為了對付日本這種偷襲戰術,便開始給士兵們大量配備衝鋒槍以及手槍。

太平洋戰爭,美軍兩個士兵火力壓制日軍一個班

而當時美國的湯姆斯衝鋒槍可是最先進的衝鋒槍,著名的M1911手槍使用11.43mm子彈,在近戰中更是無比強悍。M1911手槍據說可以一槍放倒一頭北美野牛。你想著,北美野牛與矮小的日本士兵相比,那是啥概念?日本士兵還不一槍一個半?美軍士兵展開近戰時候,只需要不停扣動扳機就行了。

太平洋戰爭,美軍兩個士兵火力壓制日軍一個班

而日軍的工業水平以及資源劣勢,導致他們無法大規模裝備坦克。雖然在中國戰場出現過不少日軍的輕型坦克,俗稱大鐵殼子。這種大鐵殼子一度在中國戰場佔盡優勢,但是與歐美俄這些國家的坦克相比,簡直是一堆廢鐵。可即便如此,中國軍人卻需要抱著炸藥包才能和大鐵殼子同歸於盡。但是到了太平洋戰場,日本的輕型坦克就成了模型。

太平洋戰爭,美軍兩個士兵火力壓制日軍一個班

M4謝爾曼坦克是美軍的陸戰裝備,在太平洋戰場就是王者的存在。日軍坦克炮彈打在美軍坦克身上,就像撓癢癢一樣。而日軍的大鐵殼子只有幾毫米厚的鋼板,美軍12.7mm重機槍可以輕鬆把它打成篩子。在緬甸戰場上,也曾經出現過日軍坦克被中國遠征軍大卡車撞翻的真實戰例。聽起來有點搞笑,可是又有幾分心酸。正是這堆廢銅爛鐵,奪去了多少抗戰軍民的生命。

而這支在美軍眼中簡直是笑話的軍隊,卻是我們抗戰十四年的勁敵、

如今中國軍隊的裝備發展日新月異,今天的中國軍隊有能力和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交戰,任何侵犯我們國土的敵人都會被消滅,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太平洋戰爭,美軍兩個士兵火力壓制日軍一個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