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佔有壓倒性優勢,為何卻輸得一敗塗地

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個著名戰役,是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在這場戰役中,日本出動了300多艘艦船,僅僅航母就動用了8艘,而對手美國則僅僅拼湊了70多艘艦艇,其中航母不過3艘,其中還有一部分在北太平洋無法參戰。從整體實力看,日本海軍佔有壓倒性優勢,雙方的海軍實力對比是4:1。但就是在這種佔有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日本卻輸得一敗塗地,從此開始走下坡路。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佔有壓倒性優勢,為何卻輸得一敗塗地?

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佔有壓倒性優勢,為何卻輸得一敗塗地

​首先,日本雖然看上去優勢非常明顯,但實際優勢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大。雖然日本出動了近200艘艦船,但正面進攻中途島的不過是南雲忠一指揮的航母第一機動編隊。這支編隊由赤城、加賀、蒼龍和飛龍4艘航母、2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組成。其他幾支部隊不是在潛伏就是警戒或者佯攻。而與南雲忠一艦隊對陣的則是美國太平軍艦隊的大部分主力,其中包括3艘航母、8艘巡洋艦和15艘驅逐艦以及12艘潛艇。為了對付日本,美國把已經傷痕累累正在修復的約克城號都拉到了中途島海域。這樣一來,日本方面的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佔有壓倒性優勢,為何卻輸得一敗塗地

​同時,美國佔有地利優勢,在中途島及周邊島嶼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囤積了大量的物資,還有數量相當可觀的路基飛機。實際上,在中途島海戰中,美國可用於中途島方向作戰的飛機數量遠比日本要多,這是日本人在中途島戰敗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美國有強大的陸基火力和航空兵優勢,加上已經提前破譯了日本的通訊密碼,做了充足的準備,因此一場偷襲變成了伏擊,日本的偷襲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很快,掌握制空權的美國海空軍向日本海軍發起了進攻。而當時日本海軍的艦載機不是在機庫就是正在換裝彈藥,結果被突如其來的美國飛機瘋狂轟炸。美國飛行員拼了命的向日本艦船發動攻擊,目標直指日本的壓箱底寶貝四艘航母。很快,美國海軍也趕來參戰,雙方展開了大混戰。由於美國人掌握了制空權,又有備而來,在這場混戰中,慌亂的日本海軍損失慘重,四艘重型主力航母全部被擊沉,日本海軍從此開始走下坡路。

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佔有壓倒性優勢,為何卻輸得一敗塗地

​由於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最為倚重的四艘重型主力航母全部被擊沉,多艘主力艦受損,又陣亡了三百名精銳飛行員和三千餘名船員,所以日本在戰後無力再組織一場大反攻,被迫採取守勢,太平洋戰場的形勢開始逆轉。中途島海戰後,全力開動戰爭機器的美國開始發力,造軍艦就和下餃子一樣,軍艦越打越多,海軍實力越打越強,沒多久就取得了太平洋上的制海權,把日本海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1944年,美國以壓倒性優勢在萊特灣海戰中擊潰日本海軍,日本海軍把最後的家當都輸沒了,最終只能任由美國人按在地上摩擦。日本人省吃儉用攢了幾十年,好不容易攢了一支強大的艦隊,擠進了世界一流海軍強國的行列。但人心不足蛇吞象,想要和美國在太平洋賭一把,結果把褲子都輸沒了。一場中途島海戰日本都輸不起,還想和體量是自己數倍的美國人掰手腕,只能說日本人太瘋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