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面子”和“地域感强烈”,一个浙江人对江苏和江苏人的看法

“困思萌动”,是浙江湖州话,意思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这本来是K小姐让我给她在这篇文章中使用的名字,但我觉得太麻烦,就干脆给她名为K小姐。

K小姐是浙江湖州人,在江苏常州工作已经有十三四年的时间,说起当初选择来到常州工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K小姐的父亲就是常州本地人。虽然在和K小姐的母亲结婚之后就长期住在湖州,而且K小姐也是在湖州出生长大,但是在小时候的寒暑假里,K小姐会经常跟着父母回常州转转,对常州还是很有感情的。

“好面子”和“地域感强烈”,一个浙江人对江苏和江苏人的看法

常州

K小姐打趣自己为江浙混血,但她生长的湖州和现在工作的常州,分属浙江和江苏两个省,即使是同按江南地区来算,在很多的生活习惯上还是存在差别的。对于K小姐来说,这样的差别首先体现在饮食方面。

作为苏南重镇,常州自然会吸引到不少的外地人前来工作,这里也自然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风味,习惯了湖州本帮菜的K小姐,面对丰富的饮食类型,却有些无从下口。这一点我十分能理解,大学毕业后我曾在深圳工作了七年,虽然地处广东,但大量的湖北菜四川菜充斥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对于我一个口味清淡的人来说,实在不能接受这样的重口味,而少量的淮扬菜馆,为了满足更多的食客需求,在口味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怎么吃,也是吃不到家乡的味道的。

对于一个离家在外的人来说,吃上一口家乡菜,哪怕是略带家乡口味的菜,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是K小姐跟我说这点小小的心愿,还真的挺难达成。

“好面子”和“地域感强烈”,一个浙江人对江苏和江苏人的看法

湖州

其实除了饮食之外,K小姐在常州倒没有多少其他的不适应。但是在常州生活时间久了,总是会下意识的将常州和湖州或者江苏和浙江来进行对比。对于K小姐来说,初到常州之时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江苏人比较好面子,具体体现在她身边的江苏人几乎个个都抽中华,当然如果有钱也就算了,很多收入不算高的人也抽中华,K小姐自然就将这种情况理解为是好面子的一种表现,这年头似乎出门儿不叼根中华,就是没面子的事儿。

说到这种现象,其实我也有点体会。因为我是在国外念书的时候学会的抽烟,所以对中华这种类型的烤烟是无感的,以前一直抽万宝路,现在改为抽中南海,一盒黑色包装的八毫克中南海价格是十二元,我因为抽这烟也没被身边的朋友们少说,甚至连我家人都说过我,意思是抽这种烟都不好意思给别人发烟。之前我一直以为是大家都有钱才抽的中华,后来才慢慢了解到很多人抽中华是为了发烟时显得有面子一些,这倒是和K小姐说的抽中华是好面子的表现有一定的吻合。

当然,我并不觉得她说的就一定是对的。比如在好面子这一块,作为江苏人的我反倒是觉得一些浙江人在好面子上更登峰造极,比如最常见的是一些浙江人热衷于租赁豪车,我总认为在浙江看到的很多灰头土脸的豪车就是租赁而来,而且一些近期的很多新闻也充分印证了我的观点。

说到江苏,就不得不说到长期存在的地域问题。虽然K小姐的父亲为苏南常州人,但是K小姐从小并没有被灌输关于苏南苏北的相关理念,在她来到常州工作之前,对苏南苏北这个地域概念是完全陌生的,更不理解这个地域概念背后更深层次的矛盾。但是在和我聊天的过程当中,她却把这个问题重点拿出来说,说明在常州的这些时间里,苏南苏北的地域问题是她所能市场碰到的,当然我也可以想象得到,工作生活在苏南的K小姐,会被她身边的人灌输一个怎样的概念。

其实K小姐和我聊得挺多,从她的言语中我能察觉到,她未来还是想回到湖州生活。虽然她也很客观地认为,目前湖州和常州并不在一个等级上,但她还是更习惯湖州的生活。这个想法我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外面的世界再繁华,也还是比不上自己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