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老闆關店送快遞,治好了"三高",還帶不少快遞小哥月入過萬

文|蔣嬋娟

餐館老闆關店送快遞,治好了

點壺茶,叫兩份點心,慢慢悠嘆"一盅兩件",很多廣州人的早晨是這樣開始的。

作為地地道道的廣州人,譚志明有些想不起自己多久沒感受過早茶的滋味了。對於快遞從業者來說,最懂得"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話的意義。

早晨八點半,拉到網點的第一車包裹就分揀得差不多了,網點裡40多名業務員,帶著自己區域的包裹四散而出。平日裡,網點單日進出港業務量近萬件。如今,攬件、派件業務量也已恢復到日常的8成和7成。

餐館老闆關店送快遞,治好了

譚志明原來是一名餐館老闆,好吃懂吃的他患上了"三高"。為了鍛鍊治療"三高",他索性關店去送快遞。後來,他又調到了申通廣州體育西點部做負責人,這裡覆蓋著沙河服裝批發市場以及大量的居民區。

相比起有同行感嘆"一個月固定開支至少40萬,每天一睜眼1萬多就沒了"的無奈,譚志明所在網點的經歷讓很多人羨慕。復工的近一個月來,他自認為從來沒遇到過"員工荒"的問題,網點僅有一名湖北籍員工未能準時趕回,返崗率達到98%,每日的包裹簽收率達到99%。

但這些高復工數據的完成並不是巧合,背後有著譚志明自成一套的管理模式。

人人是老闆

大年初三,蔡西崗回到了廣州。

一放下行李,蔡西崗就逐個打電話給片區的老顧客們拜年,順便詢問了一番對方的開年計劃。在問候完一圈之後,蔡西崗除了整理客戶信息,還額外理出了一份老客戶給他介紹的潛在新客名單,計劃網點開工後,上門逐一拜訪。

作為跟著譚志明幹了快10年的老員工,提前回廣州準備開年的工作,是蔡西崗堅持了多年的習慣。在這個網點裡,像蔡西崗這樣的員工,遠不止一個。

"初三初四的樣子,網點很大一部分業務員都回廣州了。"譚志明說,業務量跟業務員的收入是直接掛鉤的,現在快遞行業競爭激烈,你不走在別人前面,機會就是別人的了。"人人都是自己區域的小老闆"幾乎是網點業務員的共識。

正因為如此,這次春節和疫情的雙重影響,網點卻幾乎沒有遇到困境。由於多數員工都提前回到了廣州,那時候各地的交通管制還未非常嚴格,經過在出租房的自我隔離後,2月8日,網點第一天開工,員工的返崗率就超過了80%。

復工第一週,網點的業務量大約只有平時的20%,對於回來的員工而言,工作量遠遠不夠飽和。不過,這一週的試水,業務員們都提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疫情期間,無法進入小區內送件或投櫃。

餐館老闆關店送快遞,治好了

針對這個情況,譚志明和業務員們一番商量後,調整了送件的時間和方式。業務員每次送件前,都會以短信方式提前告知客戶取件時間以及地點。當然,送件時間也大有講究,一般上午定在9:30-11:30期間,而下午則在15:30-18:30之間。

不論是小區居民外出購買生活物資,或是復工下班回家,多被涵蓋在這兩個時間段裡,加上提前的短信告知,大大提高了快遞員的送件效率。即使目前網點的包裹派件量每天超過3000件,恢復到了平常的7成,網點每日的簽收率依舊可高達99%。

而把這一群有著"主人翁"意識的業務員聚集到一起,譚志明功不可沒。

"想賺錢跟我幹"

廣州人好吃,譚志明也不例外。

因為愛吃,譚志明大半輩子都繞著美食在轉,在餐飲業一干就是幾十年。跟著吃吃喝喝打交道久了,他得了很多中年人的通病:三高。這下,他的日子不如意了,吃的喝的得控制,藥也基本停不了。

"控制飲食,多多鍛鍊。"這是醫生給譚志明的建議。一次和朋友的閒聊,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那天,朋友跟譚志明開玩笑,既然每天都在跑步鍛鍊,幹嘛不直接去送快遞,每天能運動還有錢拿。

譚志明一合計,啥也沒有身體重要,索性給餐館貼了個歇業通知,去一線當起了快遞員。2010年,廣州的小區電梯覆蓋率並不高,譚志明跑的那一帶,基本都是樓梯房,這也正合了他的意。

哪怕包裹再重,或者客戶住的再高,譚志明全都跑樓梯上去,把包裹送到用戶家門口。咬牙堅持3個月後,他去醫院一複查,指標全部正常了。這下,譚志明直接把餐館關了,全身心投入了快遞行業。

正是從一線做起,後來調到廣州體育西點部做負責人,譚志明對於一線快遞員的生存環境也十分關注。剛到新的網點,他沒有急著改革,而是先去網點附近的餐館、外來人口集中的民居點做了一番調查。

"在天河這一帶,租個天台房要1000多,1個月吃飯起碼600塊,再加上其餘七七八八的開銷,不少人出來打工還要寄錢回家,月薪沒個5500,基本就沒奔頭。"譚志明給自己劃了這條底線之後,又開始拿著區域地圖天天往外跑。

餐館老闆關店送快遞,治好了

原先,廣州體育西點部覆蓋範圍被劃分給了70多個業務員,但不少劃分並不合理。比如一個業務員管轄的幾個點可能相隔很遠,再比如寫字樓、居民樓過於集中於一個人手中。

為此,根據每個地塊的情況,譚志明一面重新規劃業務員的管轄區域,一面精簡網點員工的數量。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這支團隊最終只剩下48人,但月入過萬的業務員佔比從原來的基本為零到了如今的10%。

"我的管理理念很簡單,跟我乾的人一定要想賺錢。"譚志明透露,他在面試的時候,也特別關注一個點——對方賺錢的決心。

每塊區域的情況,譚志明都爛熟於心。面試時,他會告知面試者這塊區域可以做出的業務量,需要付出的時間和工作量,給足對方思考時間,而非來一個人來了,馬上讓其上崗嘗試。"如果你只想賺兩三千,那我不要,這點錢你活都活不好,怎麼幹得長呢。"

幹快遞的秘訣

除了選擇、鍛鍊承壓能力強的員工,譚志明第二步的改革,則是瞄準了合作。

每個業務員管理一個區域,這幾乎是所有網點的基本做法,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操作都沒有問題。但當業務員遇到身體不適或者家中有事的情況,問題也就出現了。

在原來的模式下,業務員一旦請假,網點負責人會選擇自己頂上,或者讓網點負責別的區域的業務員臨時頂一頂。可如果多個業務員同時請假時,難免就會出現缺口,所以有快遞員會感嘆,"幹這行,不敢生病不敢請假"。

餐館老闆關店送快遞,治好了

在單人負責一片區域的基礎上,譚志明把相近區域的業務員結成了對子,一方出現情況,則和另一方商量,協商好解決方式後再請假離崗。此外,結對合作的形式還被應用於到了每年的雙11中,即使網點件量比平時增加2-3倍,也不容易爆倉。

雙11來臨前,譚志明只需要增加幾個在站點分揀包裹的臨時工。站點的業務員則4個人捆綁成一組,採用兩班倒模式:第一班兩人凌晨三點到崗,第二班兩人凌晨五點到崗。不過,業務員們到崗的地點,不是網點,而是小組內商量的幾個人分派區域的中心點。

凌晨2-3點之間,網點會直接將分揀好的包裹拉至各個小組的中心點,這時候,同行的快遞公司都未上班,快遞櫃幾乎都處於空置狀態。第一班到崗的業務員直接取件投櫃即可。凌晨五點之前,第一批快件就能投遞結束。

這時,第二班到崗的快遞員上班了,他們則來完成第二波分揀出來的快件投送。通過兩班業務員合作與輪流休息的方式,網點一天不但可以完成多波快遞投送,雙11期間業務員也不至於太累,能早早回家休息。

"個人好,團體才能好,團體好,個人才能更好。"譚志明表示想要做到這些好,還有一個秘訣:把每一位客戶當成朋友來做,"既然是朋友,那就不只是收個件,送個件,還要溝通、聊天,朋友有需要時,能順手幫的忙肯定要幫。"

餐館老闆關店送快遞,治好了

張家的媳婦懷孕了,李家的孫子特別愛給奶奶買東西,對於自己的客戶,譚志明如數家珍,他也數不清自己幫客戶提過多少東西,丟過多少次垃圾,有些客戶送著送著,直接成了他的朋友。

今年,譚志明55歲了,他還是精神抖擻衝在一線,用他的話來講,"只要公司還要我,我起碼還能再幹五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