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宁海县一市镇越沙线旁,

那部令很多人都熟悉的车影

又默默穿梭而去,

一如三十年来的每一个傍晚。

它就是从宁波南站到一市镇东岙村的长途班车,

而这部车的车主吕金标也因超龄离开了43年的驾驶岗位,

顺利适应了跟车售票员的身份。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吕金标是一市镇武岙黄人,

17岁入伍当驾驶兵,六年后退伍回乡,被分配到宁海县公运部门开大客车。

39年过去了,他像一颗钉子一样一直钉在岗位上,把数万人带回家乡,直到“小吕”成了人们口中的“老吕”。

一声“老吕”,里面有亲密,有敬重。

今天的“小应说故事”,

就让我们走近“老吕”的故事。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1981年,吕金标成为了宁海汽车站的一名驾驶员。

那时候,宁海车站在老仙鹤城雕附近,路上的车也没现在那么多,

很多老百姓除了走路、骑单车、拖拉机外,就是乘坐宁海汽车站开通的大客车了。

当年的他,开过临海、象山、长街等地的长途线路,路不大,人流量很多,几乎每趟都是满满当当。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车上,出门跑单的、走南闯北的、看亲眷朋友的,老人、孩子、妇女、青壮……

形形色色的人给车厢里增添了五彩斑斓的故事。

“当时的人都很淳朴,大家互相不认识的,到了车上大话一讲,大家都聊嗨起来,一下子整车熟络了!”

吕金标说道。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也从当时起,吕金标的坚守就开始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检查车辆情况,备好车上应急物品,

做好服务。

在最初车况差的时候,到了冬天车很难发动,他每天要在发车之前烧好热水给发动机“暖身”。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早起,成了吕金标的习惯。

39年如一日,不分春夏秋冬。

不管客流量是50人还是500人,每天最早出现的身影里,总有一个是他。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响起,浙江的发展与日俱增,人们的出行需求大大增加。

在甬临线公路多次拓宽改造后,公路客运的便捷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宁海的客运事业开始走向繁荣。

90年代以来,逐渐开放的客运市场已经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一直在基层工作的吕金标,看着日益增加的客流,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1996年,他成为了宁海汽车站下海单干的先行者。

他承包了一市镇东岙村到宁波市区约90公里的长途线路。

自己当驾驶员,老婆当售票员,每天来回四趟往返东岙和宁波,

从此开启了夫妻档坚守客运生涯。

“结婚几十年,跟妻子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就是能每天一起上班。”

吕金标笑着说,

从1996年到2018年,他和妻子每天一同上班,从来没有一起好好过一个节日。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2018年,吕金标年满60岁,因超龄不适合驾驶大巴车后,

他招募了驾驶员,自己当售票员继续跟车坚守客运。

而妻子返家,弥补缺位了20多年的家庭责任。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退休2年,逐渐适应了跟车售票员身份的吕金标说:

“从事客运已经39年了,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发生任何大小事故,没有一起旅客投诉。”

一生的职业生涯有这么一个结果,

“老吕”的心里非常坦然。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坚守39年长途客运,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他们恪守岗位,兢兢业业,只因心中有着对乘客的牵挂。

坚守长途客运39年,这对夫妻将数万人带回家乡

供稿:一市镇 张春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