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祕的“飛魚服”

最近任嘉倫主演的《錦衣之下》使錦衣衛這一明朝時期臭名昭著的秘密警察組織又火熱起來,在此不對錦衣衛做過多探討,主要說一下讓人矚目的錦衣衛官服——"飛魚服"。

在此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明朝文官和武官的官服系統,通過雙方的對比,看一下飛魚服有何特別之處。

明朝職官穿的官服叫"常服",它的特點是使用"補子",簡單說就是在胸口和後背繡兩個大補丁,一般外臣是方形,皇室和內臣是圓形。文官繡飛禽,表示文明教化,武官繡走獸,表示威武勇猛。"衣冠禽獸"這一成語正是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圖案。明朝這一創制延續到清代。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明代交領大袖繡補子文官袍服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明代戳紗滿繡麒麟紋補子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明萬曆龍銜萬壽葫蘆紋應景圓補

明朝為了區別官員品級,對“補子”的所繡圖案作了具體規定,首先來看文官系統: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一品繡仙鶴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二品繡錦雞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三品繡孔雀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四品繡雲雁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五品繡白鷳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六品繡鷺鷥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七品繡鸂鶒(xī chì)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八品繡黃鸝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九品繡鵪鶉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雜職未入流繡練鵲

接著看一下武官系統的“補子”圖案: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一品、二品繡獅子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三品繡虎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四品繡豹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五品繡熊羆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六品、七品繡彪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八品繡犀牛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九品繡海馬

相信在看完文官和武官常服的"補子"之後,看官們一定很奇怪,怎麼沒有飛魚紋?沒錯,飛魚紋的確不在這裡面,在這裡面反而就奇怪了,因為飛魚服不屬於"常服"系統,而是屬於"賜服"系統。那麼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一下錦衣衛的由來,這樣能更好地理解,為何錦衣衛穿"賜服"而不是"常服"。

朱元璋還在做吳王的時候,設立了一個"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其實就是朱元璋的護衛軍,相當於今天的中央警衛局。其後朱元璋又設置了儀鸞司,主要掌管皇帝親祠郊廟、出巡、宴享及宮廷供帳等事情,相當於朱元璋的大管家。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將兩者合併,組建錦衣衛。由此可見,錦衣衛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並且必須是皇帝的心腹才能擔任其職務,說明錦衣衛是獨立於文官系統和武官系統的第三種官僚體系,後來發展為類似於德國的蓋世太保組織又或是國民黨的軍統組織。

那麼什麼是"賜服"呢?所謂"賜服"簡單說就是皇帝賞賜的服裝,普通人是很難得到賜服的,這有點類似清朝賜穿黃馬褂的意思。何人能穿"賜服",通常是從事特殊意義的事情或者是和皇帝特別親近的人才能得到"賜服",如謁皇陵、大閱兵、陪同皇帝祭祀、監修本朝實錄、給皇帝講經等等。錦衣衛作為皇帝的直屬親信,穿"賜服"也就不奇怪了,這是權力的象徵,代表皇帝執行公務。其實通過服裝系統,也能看出錦衣衛是獨立於文官和武官系統之外的直屬皇帝統領的系統。

"賜服"一般包括三種,蟒衣、飛魚服、鬥牛服。蟒紋和龍紋很像,與龍紋區別在於比龍少一爪,所以極為貴重,需要賞賜才能穿。鬥牛服和蟒服很像,區別在於頭上兩角向下彎曲作牛角狀。因為本文主題是錦衣衛的飛魚服,所以這裡重點說一下飛魚服。話不多說,繼續上圖。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繡春刀》裡飛魚服劇照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錦衣之下》中飛魚服劇照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飛魚紋——蟒身魚尾,有魚鰭


《錦衣之下》:解密歷史上神秘的“飛魚服”

小飛魚紋——與飛魚紋相比只是紋樣大小的區別

從圖片可以看出,飛魚紋和蟒紋也非常像,所不同之處在於有魚鰭和魚尾,正如鬥牛不是牛一樣,飛魚也不是魚,只是將魚的某些特徵嫁接到蟒身上,以示尊貴差別。飛魚服是僅次於蟒服的貴重衣服,不過在有明一代,飛魚服並不是錦衣衛的專屬衣服,其他受皇帝恩典的人也可以穿飛魚服。但是如果不是皇帝賞賜而私自穿飛魚服,會被以重罪處置。

《明史·輿服志》曾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時兵部尚書張瓚穿蟒服,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看見很生氣說,你一個二品官敢穿蟒服?張瓚回答道,這是皇帝賜的飛魚服,和蟒服很像,但不是蟒服。嘉靖帝對飛魚服上的兩隻角耿耿於懷,規定以後不許隨便穿飛魚服。

可見,在帝制時代,衣服是等級制的最鮮明特徵之一,是統治者維持統治秩序的重要手段。隨著明朝的滅亡,飛魚服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