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衣衛的「飛魚服」到底是什麼樣呢?

飛魚是一種圖案,名字叫魚,長相卻像龍:雙足,四爪,兩翼,魚尾,在大海上飛行。據說這種東西本是《山海經》中的神獸,象徵著天下太平,明朝中後期成為高級官員和皇帝親信的官服圖案。查《明史·輿服志》,正德皇帝朱厚照封賞臣子,讓一品官穿鬥牛服,二品官穿飛魚服,三品官穿蟒服,四五品穿麒麟,六七品穿虎彪。鬥牛、飛魚、大蟒、麒麟,都是神獸,它們的造型其實都很像龍,區別無非是龍有五爪,而鬥牛和飛魚皆為四爪。另外,鬥牛頭上長著兩隻牛角,飛魚背上長著兩隻翅膀。錦衣衛本來並沒有資格穿飛魚服,但是明朝皇帝比較任性,經常破格賞賜親信太監和親信侍衛穿只有王公大臣才能穿的服色。

明朝錦衣衛的“飛魚服”到底是什麼樣呢?

飛魚服

明朝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一書中寫道:京城太監稍有經濟實力,就給自己定製鬥牛服或者蟒服;宮廷侍衛和王府僕人也經常穿著飛魚服上街,大家都見怪不怪了。明朝宮廷畫《出警入蹕圖》中畫了很多錦衣衛,穿的統統都是飛魚服,顏色是大紅的。按照《大明律》的規定,紅色極其尊貴,低級文武官員都不該穿,但是有皇帝罩著,御史們不敢彈劾。(來源:文史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