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我,開著一輛30萬公里里程的捷達,在雨中“騰雲駕霧”

寫在前面的話

90年代初,那是張先森小的時候,誰家要是有輛捷達車,那絕對是四里八鄉的風雲人物。那個時候,對於車的印象是那是當官的車,那是我鎮上首富的車,見的只是車的外形,裡面的內飾基本上沒有見過。後來高中上學的時候,考入了大的城市,乘坐的出租車大部分都是捷達,算是第一次見到了捷達車的內部“構造”,也是僅限於少有的幾次,大多數的時候還是在更貴的公交車上俯視“它們”。大學畢業,考回了家鄉的事業單位坐了一名小小的職員,開始了我和捷達糾纏不清的故事。

遇到它時,欣喜若狂

因為大學的專業比較輕鬆,在上課之餘,我考取了駕駛證。這個算是我比較明智的選擇之一吧,後來考取駕駛證、不僅價格貴,考試難度也增加了。在去單位報道的第一天,我們局長就跟我說,你會開車嗎?我心想能說不會嗎,自己都有駕照了,便高聲告訴我們局長:“我會。”

“好,這是咱們單位的車,你負責接送記者”

(因為我所報道的單位是新成立的單位,很多支援建設的部門,就派出了工作人員,市電視臺的記者在其中,過來幫助我們建立屬於自己的電視臺)


20歲的我,開著一輛30萬公里里程的捷達,在雨中“騰雲駕霧”


拿過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車鑰匙,我真的有種欣喜若狂的感覺,但是心裡隱隱約約的擔心。喜的是,我終於可以自己開車了,看車鑰匙,是一輛大眾車,擔心的是,自己除了路考的時候在路上練過幾次車,還沒有自己開車上路呢,可是這是屬於自己的工作啊,來單位報道不能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

第一天,我總算沒有辜負領導對我的信任,更沒有對不起教我路考的教練,10多公里的路程,花費將近一個小時,總算把幾名記者送回去了。只是在記者下車的時候,我都沒有好意思看他們的眼睛,畢竟第一天認識,我還是比較害羞的。

第二天早上,為了上班不遲到,我提前半個小時,去接記者,總算在上班簽到後十五分鐘內趕到了單位。


20歲的我,開著一輛30萬公里里程的捷達,在雨中“騰雲駕霧”


可是這個不怨我,這是一輛有“十歲”的成年車輛,駕駛里程有三十多萬,車的內飾已經發黃,車玻璃的上貼膜,已經像海里的細小波浪。我是一路四檔到達單位的,因為,我今天始終掛不上五檔。到了辦公室向辦公室主任反映了這個情況,他只是淡淡的說,車沒有問題,你熟悉了就行了。

經過十幾天的磨合,我對這輛捷達車逐漸熟悉了,原來它需要巧勁兒才能掛上五檔,更厲害的是掛倒檔的時候,你需要軟硬結合,耐心的多試好幾次才能成功,但是就這事這樣,這輛車去檢測,竟然車況一切良好。發動機、變速箱都沒有問題。

單位的老員工都流傳一句話:“捷達就是耐造,單位裡的員工都是用這輛車給訓練出來的。”


20歲的我,開著一輛30萬公里里程的捷達,在雨中“騰雲駕霧”


一年虎,二年狼,三年四年小綿羊


這句話是一名比我提前一年入職,並且擁有私家車的單位小姐姐告訴我的。大概的意思就是,作為一名剛剛學會駕駛新手司機,第一年上路開車彪呼呼的,啥也不怕;第二年開車狼性十足,誰也不服;第三年以後,向一隻小綿羊,經歷了風雨,在路上不再有任何波瀾,只求安全到家。

我的心路歷程確實是這樣的,當我對這輛捷達車熟悉了之後,我就是這樣按照這個模式的發展的。這輛捷達車一共陪伴了我兩年的時光,雖然沒有變成小綿羊,但是至少,我虎和狼我都經歷過了。期間剮蹭很多次,但是幾乎不用去維修廠修理,因為基本上開不出來,老化掉漆的地方,比我刮蹭的嚴重的要嚴重很多。但是車輛保養,還是必須得按時保養的。


20歲的我,開著一輛30萬公里里程的捷達,在雨中“騰雲駕霧”


雨中騰雲駕霧,一度以為進入仙境

因為,我經常載著幾名記者出去採訪,拍東西。關於捷達車,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情。當時我們要拍攝我們縣裡的風景素材,電視臺的記者想要拍點行駛中的素材,那個時候還沒有無人機,最後我們兩個人配合著才拍出來,我把記者用安全帶綁在車座位上,然後讓他從車窗探出身來拍攝,我緩緩開動捷達,最後才完成這個拍攝。

還有一次下大雨採訪回來,走到一個荒郊野外的地方,突然車子就騰雲駕霧了,因為當時經驗不足,第一次遇到這個情況,實在不知道什麼原因,車上年輕的記者一塊和我下車,才發現,整個車輛前半部分已經全是霧氣了,在電影中,一般這個情況下一步就是要爆炸了,我們打著傘,抱著攝相機,躲的遠遠的。

久經沙場的辦公室主任,就說了一句:“沒事、等著。”

帶著修車的人員過來一檢查,原來是空調老化,沒有了製冷效果的原因。


20歲的我,開著一輛30萬公里里程的捷達,在雨中“騰雲駕霧”


其實很多人會說,才30萬公里的里程,車不至於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你要了解下這個車的前世今生就不會這麼說了。這輛車是90年代末,配送給鎮上教委的,一直作為教委公車使用,期間培育出了無數合格的駕駛員。後來成立市級開發區,經費不足,作為支援物資,被調入我們單位使用,又在培養新一批駕駛員的崗位上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也包括培養了我這名合格的司機。

汽車除了正常的老化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毛病出現。我離職三四年之後,聽說這輛車還在服役,只是不會跑長途了,只是近距離的當做代步工具使用。

現在捷達已經不是指的一輛車了,已經成為了大眾旗下一個獨立的品牌了,而且已經有三種型號的車了,主打的就是經濟型。從一輛車到一個品牌,足見這個車子對我們國人影響的深遠,希望捷達能夠產出更多優秀的車。


20歲的我,開著一輛30萬公里里程的捷達,在雨中“騰雲駕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