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我願以身許國,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樂府詩集中說:“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詩中的主人公幼年時離開家奔赴戰場,待到白髮蒼蒼時才得以返還,將整個青春全部奉獻給了國家。這是古代從軍戰士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核物理學家王淦昌的真實寫照。王淦昌,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自己熱愛的祖國。

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我願以身許國,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一、漫漫求學路

王淦昌的身上有著太多的標籤,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核科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兩彈一星……他是新中國在核武器研製上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的鼻祖,是新中國的功臣。這些偉大的成就,都以王淦昌的知識為支撐,而王淦昌漫漫的求學路,給他淵博的知識提供了最堅實的後盾。

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我願以身許國,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王淦昌出生於江蘇的一個村子,從私塾讀起,13歲時到上海讀中學。高中畢業後,王淦昌進入外語專修班。之後,他進入一家技術學校學習汽車駕駛和維修技術。1925年,王淦昌考入清華大學,進入物理系學習,畢業後留在清華大學擔任助教。1930年,王淦昌拿到官費留學名額,遠赴德國柏林大學求學,師從著名物理學家邁特納。1934年,王淦昌回到祖國,先後任教多所大學。此後,他到美國、蘇聯等多國研究所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王淦昌的求學之路固然漫長而艱難,可多年的求學讓王淦昌學習了不同的物理知識,也吸收了多國的經驗,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核物理學家


二、兩次擦肩諾貝爾獎

王淦昌曾兩次無比接近諾貝爾獎,但不幸的是,兩次都與這個令無數科學家傾心的獎項擦肩而過。

1930年,23歲的王淦昌在柏林大學做研究生。他跟隨導師去聽了一場科學家的報告,報告關於用鈈元素的一種粒子轟擊輕元素硼和鈹而產生的反應。這位科學家用計數器探測,發現有一種穿透力很強的放射線射出來。當時的科學界都認為這種射線是一種硬射線,而王淦昌卻對放射線的性質產生懷疑,便嚮導師建議換個方法研究。導師並不支持王淦昌的建議,王淦昌無奈只能停止。後來,英國物理學家按照王淦昌的思路進行試驗,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王淦昌就這樣因為導師的阻撓失去了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

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我願以身許國,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1956年,身處蘇聯核研究所的王淦昌發現了一種反物質——反西格馬負超子,打開了人類認識微觀世界的大門。王淦昌本可以憑藉這個發現申請諾貝爾獎,然而,在這個時候,新中國的成立急需核研究方面的人才,國家便緊急召回王淦昌。王淦昌毫不猶豫地放棄了申請諾貝爾獎的機會,在祖國需要他的時候毅然回國


三、隱姓埋名為祖國

1961年王淦昌從蘇聯回國。組織希望王淦昌放棄原來的研究方向,改為研究王淦昌並不熟悉,但國家迫切需要的核實用性研究上。王淦昌並沒有絲毫的猶豫,只說出了我願意以身許國幾個字。這幾個字看似輕巧,實際太過於沉重。

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我願以身許國,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為打破外國的核壟斷,為了保證新中國的安全,我們必須研製核武器,而為了防止外國從中作梗,我們必須秘密研究。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很多年,王淦昌無法發表學術論文,無法參與獎項角逐,無法進行學術交流。即使取得成就,也無法獲得榮譽

在國家安全面前,王淦昌

放棄了個人的得失,化名王京,深入戈壁荒漠,進入大山深處,潛心研究核武器。十幾年來,王淦昌沒有向任何人提起自己在做什麼,是何種身份,又身處何處,就連他的家人也絲毫不知道他的具體信息。王淦昌在當時我國核武器研究零基礎的情況下,帶領著我國的核武器研究團隊,衝破重重阻撓,克服眾多難關,歷經千難萬險,最終成功研製出核武器,讓中國在世界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我願以身許國,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1982年。王淦昌又辭去了原子能研究所所長職務,成立領導小組,從事激光核聚變的研究。即使已年過花甲,依舊奮鬥在核研究的第一線,為祖國繼續發光發熱。


四、意外離世

如此偉大的“兩彈一星”獲得者,卻因為一場意外不幸離世,讓人遺憾。1997年的夜晚,正在散步王淦昌被一輛飛馳的自行車撞倒,肇事者逃逸,至今未能找到。最終,王淦昌被路人扶起,送去了醫院,但巨大的衝擊對王淦昌這個90歲老人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加之他因妻子離世而鬱鬱寡歡,於1998年離開人間,享年91歲


五、道德對比

如果不是這場意外,王淦昌可能不會離去得如此之早。而這一切的元兇,就是那個騎自行車逃逸的肇事者,由於當時技術水平較落後,事發地點沒有監控,再加上事發時間較晚路上行人也少,直到現在也未能揪出這個肇事者,這成了一個永久的謎

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我願以身許國,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作為一個核物理學家,王淦昌為新中國做出了太多的貢獻。憑藉著

他的才學,他本可以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憑藉著研究獲得各種獎項,在各種國際性的交流會上接受著來自各國的物理學家的鮮花與掌聲

可是他沒有,沒有與他成就相匹配的金錢、地位、榮譽。為了祖國,他隱姓埋名幾十年,在人跡罕至的荒漠隔壁,在條件極其艱苦的偏遠地區,兩手空空地研究著核武器。跟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一樣,幾十年的研究,王淦昌不敢用真名,即使與家人通信,也從未提及自己身處的位置,更不能提自己的工作。為了祖國,他放棄了榮譽,放棄了地位,放棄了陪伴家人的時間,放棄了自己原本的生活。

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我願以身許國,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他是偉大的人,他是新中國打破大國核威脅的重要武器,他就像一顆螺絲釘,雖然看起來無比渺小,卻非他不可。試想,如果當初他沒有參與核武器的研製,我國能如此之快的研究成功核武器嗎?答案顯然是不能,有了王淦昌,有了千萬科學家,有了無數為祖國奮鬥的人,才有瞭如今的中國

而那個肇事逃逸的行兇者呢?在撞到人後揚長而去,這是怎樣的一種狠心的行為呢?即使發生車禍時,肇事者不知道這是王淦昌,即使是一個普通人,難道就能一聲不響地離開,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嗎?這種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的缺失實在讓人痛心,這種誠信意識的喪失也讓人心涼。

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我願以身許國,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王淦昌在當時的地位舉足輕重,媒體也報道他遭遇車禍的新聞,肇事者也必然能夠從各方面瞭解,在知道自己撞了一個如此偉大的人之後依舊不為所動,沒有站出來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這就是道德的缺失。午夜夢迴時,不知肇事者是否會因為害怕與羞愧從夢中驚醒

王淦昌與肇事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道德素質的高低不言而喻。

希望每個人都能有擔當意識,都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能因為負責安心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