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趙其生老師談武術

春天來了,木棉花開,朵朵紅色大花,花瓣肉厚,具清熱祛溼之性,偶爾取來燉湯,清香之味撲鼻而來,飲之香潤滑利,非常適合春季作為養生食材。因閒居庭院,練武於庭院之中,在休息之時,飲茶賞花,此等美景真好!生活也應該如此愜意,超脫自然!

“猴王”趙其生老師談武術


飲茶談武術為興之所致,趙其生老師講起了對武術認識的觀點,一生以武術為業,退役後仍致力於武術培養後生,致事之年也常說現在依然是武術愛好者而已。武術可分為四個層面來說,一、武功;二、武藝;三、武醫;四、武學。這四個層面怎麼來理解呢?

“猴王”趙其生老師談武術


一、武功 武術最基本的東西就是功夫,會防身,能打架。“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在這階段主要是練習筋骨皮,筋骨皮強壯,抗打能力增強,自然就有了功夫。在這一階段最強調的是基本功,是入門的東西,也是一生中必須堅持練習的內容。俗話說,“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個功,指的就是基本功。

“猴王”趙其生老師談武術


二、武藝 武藝強調的是功法,內練一口氣。在諸多研究之中,發現意念力才是最為主要的東西,它可以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那麼,這力量的根源在哪呢?從何而來?有人說,地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為什麼呢?人與地球之間合而為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在此產生,我們的雙腳向地下輸進多少力量,反作用力就會回你多少力量。而我們練武的很多人腳下沒根,很飄。為什麼?很多練家子說,沒有站好樁唄。對了!站樁有什麼好處?最為重要的是強筋,壯筋,撐筋,把全身的筋練強壯了,十二經筋通暢了,百脈也暢通,筋,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屬於肝木,木植於地,腳下才有根。筋木不壯,又如何產生力量呢?

“猴王”趙其生老師談武術


三、武醫 練武最重要的一點是,強身防病,還能祛病延年。如果沒有這個保健功能,那也不叫武術。武術與中醫是相通的,十二經脈按子午流注循環不斷,某時在某經,這練武之人必須懂一些,某時某經最旺,某時某經最弱,做到心中有底,比如點穴、跌打損傷,可以根據這個時辰特點來進行醫治調節。某時練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某時練功有害於健康,我們必須懂一點。過勞是傷,盲練也是傷。運動損傷很常見,這一點上我們必須防止運動損傷,很多人認為這一點損傷怕什麼,其實不是這樣,假若能在不損傷的情況下學會武術,為什麼不要這樣做呢?比如說,我們沒有掌握三節棍的運動規律,輪起之時作用力之間相反相佐,另外一節棍就會打到自己身上來,力越大,損傷就越重。在運動禁忌上也必須掌握了,練的不對法,會走火入魔經脈逆行,甚至瘋癲的。

“猴王”趙其生老師談武術


四、武學 練武幾十年,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了,有了自己的見解了,就要上升到這個階段。著書立說,留下自己那寶貴的經驗,為後天留下點寶貴的文化。為後人指路,讓更多的人避免誤入歧途,多長一雙慧眼,避免一些“假大溼”誤人子弟。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傳承,是為後輩鋪路架橋。武術學無止境,在這個階段仍然願意去學習,去總結經驗,著書立說,所以,我們稱為“武學”。

“猴王”趙其生老師談武術


人生之路,“路漫漫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引屈原的話,作為今天談話內容結束語,這四個層面沒有高低之分,個人立場不同,所專注的東西也不一樣,練”道藝“的有道藝的認識,練”武功“的有武功見解,見仁見智,練的都是對的,只有練得好與練得不好來說,只是個人的一點見解而已,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吧!

“猴王”趙其生老師談武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