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腓骨骨折大概要多久才能好?

用戶8052476304915


脛腓骨骨折因為其血運的問題,一般恢復比較慢,癒合時間比普通骨折癒合時間要長很多,尤其是中下段的骨折,如果骨折當時腫脹嚴重誘發了肌筋膜綜合症,恢復更會變慢。

大家看上圖就會發現,脛骨中斷骨折其滋養動脈一旦發生斷裂之後,將會有比較大部分的骨折遠端缺少血供,而血供是骨折癒合的基礎,缺少了血供必然會導致骨折癒合的減慢,這就如同一塊稻田地,如果缺少了水的供養,那麼即使是再優質的種子,也不一定會結出果實。所以一般情況下其他部位的骨折癒合時間在3~6個月左右,而脛骨中下段的骨折可能要一年以上。

一般骨折癒合的過程是這樣的

骨折的癒合比較複雜,一般分為血腫機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以及骨痂改造塑形期。



血腫機化期: 一般是骨折以後的頭兩週時間這段時間骨折周邊的血腫會慢慢的吸收,併為將來的骨痂形成打下基礎。原始骨痂形成期 :這個階段一般要3~6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骨折部位的骨內膜和骨外膜之間會有鈣沉積,新的骨痂形成。骨痂改造塑形期:這個過程就相當於我們的身體重新將新長出來的骨痂重新塑造的過程,時間比較長,有可能需要8~12個月左右的時間。

一般我們將骨折三個月以上沒有癒合,或者是沒有骨痂形成,我們稱之為延遲癒合。如果半年以上仍然沒有骨痂形成,我們稱之為骨不連。

針對脛腓骨骨折不易癒合的特點,患者應該怎麼辦?

第一,是早期活動還是絕對臥床?這是一個問題,現在很多脛腓骨骨折的患者,為了想讓骨折快點癒合,害怕活動以後會導致骨折鬆動,所以就不敢下地行走,甚至在雙柺的租地下行走都覺得害怕。這種想法情有可原,但是是錯誤的。如果能早期下地活動,可以採取部分負重或者是不負重的辦法,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加速了,那麼癒合的速度也就會有所改善。另外當適度的部分負重並不誘發患者明顯的疼痛以後就可以負重行走,適度的負重可以刺激骨折的折端,促進骨痂的癒合。建議早期行走的時候可以在雙柺的助力下行走,具體如何操作大家可以看下圖。


如果雙柺助力下,患者並不會出現明顯的小腿疼痛,那麼可以改用單拐。具體如何操作,大家可以看下圖,請記住柺杖要放在身體的健側,而不是受傷的那條腿一側。


有人可能對早期下地有質疑,但是醫生要告訴您的是如果長時間的臥床會導致心肺功能的下降,會導致血液循環的減慢,對於骨折的癒合不利。而且現在有數據研究已經證明骨折端適當的負重刺激是可以促進骨折癒合的。

另外建議骨折的患者在休息的時候也可以進行踝泵的鍛鍊,這個鍛鍊不僅可以儘量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會,同時可以促進下肢的靜脈迴流,對骨折癒合有利,一般建議每天控制在500次左右,可以適當的加量,但是要看患者是否做完康復運動以後出現明顯的疼痛,如果出現疼痛減量就可以了。

第二,六個月仍然不見骨痂形成患者該怎麼辦?6個月如果仍然沒有見到骨痂形成,那說明是出於一股不良的狀態,這種情況在脛腓骨骨折的患者當中是比較常見的。此時患者應該進行衝擊波的治療,這是一種促進骨折癒合非常好的治療方式,衝擊波主要是利用衝擊波的原理,將骨折端影響骨折癒合的組織擊碎,利用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生長出新生的血管,從而打通原來堵塞的管道,將新鮮的營養物質輸送到折端,這樣會促進骨折的癒合。下圖就是一例脛骨骨折的患者,大概近兩年的時間骨折,並沒有很好的癒合。


之後經過沖擊波治療以後患者的骨折癒合了。現在有數據研究衝擊波治療骨不連的有效率,能達到60%~80%。所以建議如果骨折癒合不好的患者,要首先採取衝擊波這種無創的治療方式,如果經過沖擊波治療,三個月以上仍然不能出現骨痂,那再採取二次手術治療的辦法,也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對於體重問題的解答,脛腓骨骨折癒合起來是比較慢的,請患者一定要有信心,如果超過半年以上仍然沒有骨痂形成建議諮詢醫生是否可以進行衝擊波的治療。也建議患者在骨折的早期,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的早期下地,進行科學系統的康復鍛鍊,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諮詢當地的專業的康復師,或者是康復治療師尋求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我點個贊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骨折,無論你哪個部位,如果第一時間用上接骨丹膏藥,15天左右活動,2O天左右鍛鍊,年輕人40天60天左右治好,全愈要鍛鍊一段時間,年老,多病,時間長,醫院手術,2月,一3月左右,鍛鍊,但在治療時間,別喝酒,靜養,放下心來好好養傷,心情好也好的快,少吃點藥,多吃點補氣血食品,外傷靠自己血液循環,自己血液中養分來長好的,祝你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