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鋼板不取出,對身體有影響嗎?

心靈勵志偉

作為一個創傷骨科的醫生,這個是我們被問頻率最高的問題。有的患者想取內固定(當然內固定包括鋼板、螺釘、髓內釘等),是說怕它“生鏽”、怕它與周圍組織“長在一起”、怕過不了安檢等等。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因為目前臨床上用的內固定物大多數是鈦合金材料鑄成的,生物安全性非常好,如果沒有出現因內固定物導致的併發症,我們一般都不鼓勵患者取出內固定物。很多老外都終生不取出內固定物。它不會與周圍組織“長在一起”,更不會生鏽。而且取出內固定物本身是又是一個有創操作,也會有出現手術併發症的風險。為了進一步為大家解釋內固定取與不取如何考慮的問題,我將介紹如下:

1.內固定本身性質考慮

2.生物力學角度考慮

內固定材料置留體內會改變骨骼的受力狀態,產生應力遮擋和應力集中2種現象。應力遮擋可能延遲骨折癒合,產生固定部位的骨質疏鬆等。應力集中多產生在固定材料與正常骨骼的過渡部位,使該部位承受的應力增加,比如鋼板的兩端,髖關節假體或伽馬釘的遠端等部位,進而產生疲勞應力骨折。當然了,這種情況也是非常罕見的。因為一般來說,骨質能癒合的關鍵條件就是良好的力學環境,若出現應力集中的現象,骨折不一定能順利癒合。

3.兒童的內固定取出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兒童骨骼的內固定材料是否應該取出。從實驗的資料分析,內固定材料至少在l~2年的短期內並不影響骨骼發育,對骨骼的長粗和長度生長几乎沒有影響。但隨著骨骼的生長,內固定材料有嵌入骨骼,或埋入骨骼的趨勢,這是因為骨骼在長粗的過程中發生髓腔吸收擴大,而外層則是新骨埋舊骨。目前還很難評價鋼板被埋入骨骼會對骨骼產生怎樣的影響。儘管對兒童骨骼內固定物是否應該取出存在分歧,但如果決定進行取出,就應在合適的時機早期及時取出,取出過晚會為手術造成很大的困難。

4.內固定取出的風險

一般認為內固定取出術是簡單安全的手術,這也是一般臨床醫生的共識。但也恰恰是這種觀念導致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內固定取出術潛在的風險。內固定取出術的風險包括局部血腫、感染、再骨折、神經損傷、內固定殘留取不出等,併發症率在3%~20%之間,其中對人體有明顯影響的嚴重併發症率總體上應該在5%以內,其中包括神經損傷、深部感染以及再骨折等。但前臂和股骨中下段骨折鋼板取出術後發生再骨折的風險相對較高,再骨折率可高達10%以上,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綜上所述,內固定取出術的適應證包括: (1)骨折癒合,但有不適的臨床症狀,比如疼痛、感染、功能受限等;(2)股骨的鋼板固定或者股骨短節段髓內釘固定;(3)固定下脛腓關節的鋼板螺釘;(4)內固定周圍發生腐蝕性骨吸收或有鬆動、斷裂跡象,比如脊柱內固定鬆動;(5)特定職業,比如運動員、雜技舞蹈演員等的內固定材料有引起應力骨折風險者應考慮取出;(6)患者或者兒童患者的家長不願面對內固定材料長期滯留體內的不確定性,主動要求取出者。



骨科姚先生

現在的鋼板材質都是鈦合金的。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蝕性,彈性剛度都不錯。內置物在身體裡和體液接觸肯定會發生反應的。但是會不會有什麼問題,也見過十多年的鋼板,患者沒有什麼不適。

但是鋼板畢竟是個異物,會不會有異物排斥反應不確定,會不會有血源性感染可能。有一些鋼板會出現應力遮擋,導致骨質疏鬆可能,畢竟鋼板固定的力學傳導和沒有鋼板的力學傳導是不一樣的。

但是一些特殊的內固定物也不用取,比如老年患者的內固定比如髓內針啊釘棒系統這些,避免再次麻醉和手術打擊,也是不考慮行取出。

年輕患者的內固定物,如何不是特殊部位還是建議取


臭氧黑洞

這個主要看你的身體排異反應是否強烈。

如果身體對於內置的鋼板無排異反應,並且醫生也不主張取出的話。應該遵從醫生的囑咐。

只是我們當時不知道這種狀況屬於身體的排異反應。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