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当前,秋延茬番茄即将进入尾声,冬季环境温度以及土壤温度相对较低,番茄容易出现一些低温障碍,比如植株根系活力变差,水肥吸收能力较弱,那么果实就会因养分不足而出现异常表现。尤其当果实钙元素吸收不足时,就容易引起番茄脐腐病的发生,从而降低番茄的品质和产量。那么在番茄采摘关键时期,根系活力差脐腐病易发生的季节,菜农应如何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又该如何科学有效的防治番茄脐腐病呢?

本文将通过以下4点进行详细讲解,希望对栽培番茄的菜农有所帮助:

  • 番茄脐腐病究竟有多大危害
  • 如何识别番茄是否发生了脐腐病
  • 好好的番茄怎么会发生脐腐病呢
  • 番茄脐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No.1 番茄脐腐病究竟有多大危害

番茄脐腐病,在部分地区也被在弄称作为“蒂腐病”,是发生在番茄上的一种生理病害。脐腐病只要是因果实缺钙引起的,当果实含钙量低于2%时就容易形成病果。一旦番茄发生脐腐病,首先是果实中部会出现明显的受害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又会逐渐宽展到果实的脐部。番茄脐腐病发生较轻时,果实会表现出变扁、变轻、变甜等现象,从外观来看果实表面没有光泽感。番茄脐腐病发生严重时,受害果实会变成黑色并且直接腐烂掉,通常会造成10%~20%的减产损失,直接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对菜带来较为惨重的经济损失。

“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No.2 如何识别番茄是否发生了脐腐病

1.果实脐部变白:番茄果实发病部位的色素分解之后,果面病斑就会变成白色或者颜色较浅的褐色,当然了,发病部位也不一定就在果实的脐部。从外观来看,果实病处形态则如同开水烫过一般。随着病情的发展,果实病处会逐渐失去水分呈干缩状,而病部也会伴随有严重的凹陷现象。从外观来看,果实病部和健部分界较为清晰,且病斑上有时候会出现同心轮纹。

“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果实脐部变白

2.果面褐色病斑:番茄受害初期,果实病处会出现暗绿色的病斑,病斑边缘处如同水渍状一般。从外观来看,果实病部和健部分界不是很清晰。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有时候病斑能够覆盖半个果实。那么病斑也会由原先的暗绿色变成黄白色或者淡黄色。细心的菜农会发现,病斑在变色的过程中,病斑上会出现明显的轮纹。在干燥的环境下,果实病斑会逐渐失去水分,与此同时,发病部位也会逐渐出现凹陷现象。反之,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果实病部则会呈现出潮湿的腐烂状。

“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果面褐色病斑

3.果实失水皱缩:番茄脐腐病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受害果实的水分逐渐流失时,果实病部和健部果肉边缘不清晰,并且果实病部的色素会逐渐分解,到时候果实病部就会变成白颜色,并且病部伴随有皱缩现象。

“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果实病部失水皱缩

4.果肉变黑不腐烂:果实发生脐腐病之后,病部果肉会变成黑褐色或者黑色,并且果实发病部位会有明显的凹陷现象。如果我们将病果切开,就会发现果实内部果肉也会变成黑色。但是,果实病部不会出现软腐现象,果肉组织仍然比较坚实。果实发生脐腐病时,有时候也会影响到胎坐和果实内部的种子。

“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果肉变黑但不会出现软腐现象

5.病部着生黑霉:果实发病部位的果肉坏死后,病部就会呈现出黑色的腐烂状,并且果实坏死部位也会随着果实的生长而逐渐扩大,尤其在高湿度条件下,果实病部容易感染腐生真菌,那么果实发病部位就会形成黑色的腐烂状。对于果实的病部着生黑霉这一症状,也被菜农称作为“黑膏药”。

“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果实病部着生黑霉

No.3 好好的番茄怎么会发生脐腐病呢

  1. 脐腐病的发生程度会因番茄的品种而异,因为不同品种间对脐腐病的抗性不同,如果菜农播种了抗性差的品种,就容易引起番茄脐腐病的发生;
  2. 不论是土壤板结办事其他原因,只要土壤基质不适合植株根系的生长,根系对养分吸收能力较弱,无法满足植株正常生长的养分需求,那么番茄就容易形成脐腐果;
  3. 灌水量不足,比如菜农灌水不能满足番茄植株生长需求,那么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引起番茄脐腐病的发生;
  4. 菜农施用没有发酵腐熟的肥料,或者所施用的肥料浓度过大,容易导致植株根系出现烧根现象,植株正常的水分吸收就会收到阻碍,容易引起番茄脐腐病的发生;
  5. 氮肥施用过量,就会刺激番茄植株的生长,植株就会吸收掉原本该向果实输送的钙元素,那么果实在缺钙的条件下就容易发生脐腐病;
  6. 菜农在同一地块连年种植番茄,那么土壤中番茄所需的营养就会逐渐减少,尤其当植株吸收钙离子不足时,会引起番茄脐腐病的发生;
  7. 温度过高时会加速植株的蒸腾作用,以至于大量的钙元素进入番茄叶片中,高温还会加速果实的膨大,果实无法得到钙元素的条件下,就容易引起脐腐病的发生;
  8. 当土壤温度过低时,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就会变差,植株对水份和钙元素吸收不足时,就容易引起番茄脐腐病的发生。
“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No.4 番茄脐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 均衡施肥:首先,菜农在给番茄施底肥时,应施用足够腐熟的有机肥,这样做能够增强田间土壤的蓄水能力;其次,应根据番茄植株的生长情况,增施一些钙质肥料,尤其要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最好不要施用含氮元素过多的肥料,以免导致番茄植株徒长而引起番茄脐腐病的发生;最后,菜农还可以给番茄施用一些过磷酸钙,以免田间土壤缺钙而引起果实发生脐腐病。
  • 合理浇水:菜农应根据番茄不同生长期进行针对性浇水,比如番茄处于结果期时,菜农应做到均衡供水,不能因浇水造成土壤出现忽干忽湿的现象。如果番茄开花结果期遇到高温天气,为了避免土壤出现干旱现象,建议菜农及时浇水。同样的,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就要注意排出田间积水,却把植株根系能够正常生长;番茄苗移栽时应浇足定植水,隔3~5天再浇一次缓苗水;随着番茄植株的生长以及结果数量的增加,菜农应确保田间土壤保持湿润,尽量做到土壤见干就浇。
“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 改良土壤:建议菜农在移栽番茄苗之前,先将田间土壤进行深翻处理,确保土层疏松通透性好,既有利于番茄植株根系的生长,又能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在番茄生长期间,菜农可以结合中耕松土,在土壤中撒施一些草木灰,一方面能够为番茄提供钾素养分,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土壤通透性,甚至还能起到杀灭根系病菌的作用,为植株根系的正常生长保驾护航。
  • 及时摘除病果:如果番茄幼果期发生脐腐病,那么菜农应及时将腐烂的果实摘掉,为了避免病果周围的健康果实发生脐腐病,建议菜农及时喷施硼、钙肥进行预防。摘除病果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病果和健康果实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只要及时将腐烂病果摘掉,才能确保其他果实健康生长。
“脐腐病”造成番茄烂果,补钙不能盲目,综合防治才能降低损失

  • 调控环境:生长环境也是引起番茄脐腐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那么菜农在番茄生长期间,应做好棚室内部温湿度调控工作,白天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夜间棚内温度应控制在15~18℃之间。结合棚室通风降低室内空气湿度。阴天也要适当的进行通风,在降低室内湿度的同时,还能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从而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湿度过高或过于干旱,而引起番茄脐腐病的发生。

综上总结:尽管钙与脐腐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菜农不能将缺钙作为脐腐病发生的唯一因素,建议菜农在防治番茄脐腐病的过程中,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植株有适宜的生长速度,尽量避免番茄生长环境急剧变化,尽可能的减少生长环境不适引起番茄脐腐病发生的几率,从而才能有效达到预防脐腐病发生的目的。


文丨农技有料

图丨头条免费正版图片、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