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總理與他視頻通話!平頂山這家企業,你不知道有多厲害

“希望你們開足馬力,保質擴量增加生產。”

“請總理放心,我們一定克服困難,為疫情防控做出應有的貢獻。”

這是2月1日李克強總理在北京調研國家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時,與河南聖光集團總裁周運傑視頻通話的一段內容。

總理的話充滿期望和鼓勵,周運傑的回話堅定而有力。

2月初,總理與他視頻通話!平頂山這家企業,你不知道有多厲害

(央視新聞截圖)


2月初,總理與他視頻通話!平頂山這家企業,你不知道有多厲害

(央視新聞截圖)

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病毒,讓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物資的需求頓時激增。

2月初,做為新冠肺炎病毒爆發中心的武漢,抗疫之戰“打”得最為激烈,也最為艱難。而這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隊正源源不斷地挺進武漢。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物資顯得尤為緊缺。為了節省這些一次性的防護用品,在一線拼殺的醫務人員不敢解手、不敢喝水,連走路都格外小心生怕被刮破……

據工信部介紹,1月底的那段日子,武漢每天需要的防護服達10萬套,而符合國家標準的產能許可企業此當時只有40家,總的生產能力每天只有3萬套……

顯然,不僅生產醫療防護用品的企業必須當即復工,而且還必須快速地擴大產能產量。

河南聖光集團正是國家確定的重點醫療應急保障物資生產企業之一。聖光集團生產醫用口罩的企業——聖光醫用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在郟縣,生產醫用防護服的企業——河南潔利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在魯山縣。由於平時這些醫用防護物資需求量並不大,企業的產能產量都比較小。用聖光集團總裁周運傑的話說:“平時生產一週,能賣3個月”。

2月初,總理與他視頻通話!平頂山這家企業,你不知道有多厲害

(防護服生產車間)

為了保障抗疫的需要,1月21日起工信部連續下發7次明傳電報,對各省市疫情防控物資供應保障進行具體部署,督促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儘快復工復產,並向醫用防護服等重點醫療物資企業派駐幾十名司局級領導帶隊的特派員工作組,全力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原材料、物流運輸等問題,快速增加有效供給。

1月21日,聖光集團接到緊急復工的指令。

1月22日,聖光集團集團開足馬力生產,24小時運轉,人員吃住在廠。

1月27日,平頂山市委書記周斌到聖光的兩家企業瞭解生產情況,現場解決問題。

1月29日,以工信部軍民結合司副司長柳新巖為組長的特派員工作組駐進聖光。

2月3日,省委常委、副省長黃強也來到聖光,協調解決生產和保障問題。

在3月7日15時30分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二十四場新聞發佈會上,來自平頂山的聖光集團在這場戰疫過程中經歷的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得到了披露。

總理與他視頻通話

2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國家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詳細瞭解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藥品等重點醫療物資生產、調度和保障情況。

在這裡,總理分別與生產醫用防護服和口罩的河南聖光集團總裁周運傑和福建一家企業負責人視頻連線,對加班加點工作的工人們表示慰問。兩家企業負責人向總理彙報了目前的生產情況,均表示要抓緊生產,為全國防控疫情出力。

總理詢問企業生產還有哪些困難、原料等是否能有效保障時說,疫情防控是當前全國上下共同的緊迫任務,醫療防控物資保障供應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生產企業是抗擊疫情的“軍工廠”,多生產一件產品,就是對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多一重保護、多一道安全屏障。希望你們開足馬力、爭分奪秒、保質擴量增加生產。

2月初,總理與他視頻通話!平頂山這家企業,你不知道有多厲害

(央視新聞截圖)

面對總理的囑託,聖光集團總裁周運傑倍感使命光榮,也深知責任重大。

疫情防控的迫切需求也讓他明白,企業沒有退路,必須快速增加設備、想盡一切辦法擴大生產、增產增量。

但當時正值春節放假,企業面臨著人員不夠用、原料庫存少、產能設備不足、週轉資金緊張、物流運輸不暢等諸多困難,增加產能產量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

增加產能產量,不增加設備不行

增加生產設備,是增加產能產量的基礎。但基於全國口罩機設備產量的限制,出現了一機難求的局面。從2月1日到3月初,周運傑四次奔赴深圳惠州,行程一萬多公里,開始了艱難的採購之旅。

有時候凌晨4點多在廠裡安排完工作,5點就和司機上路了。為了防止設備被其他廠家“搶走“,關鍵的幾天周運傑一直在深圳盯著,直到設備裝車。

與深圳市贏合科技公司訂購的58臺口罩機,已陸續到貨安裝了18臺。產能產量已大大提升了上去。

3月2日,周運傑第四次去了廣東惠州。但是,因為要參加第二天的會議,他和司機又駕車連夜返回郟縣。凌晨3點多,因為夜路視線不好,他們在高速上差點撞到障礙物出車禍,第二天周運傑還是按時參加了會議。

壓條機是做防護服的最後一道工序,由於缺少壓條機,產量提升不上去。當聽說商丘市睢陽區有一些做雨衣的壓條設備可以使用後,周運傑連忙趕往商丘。

在國家工信部和省工信廳的協調下,商丘市睢陽區以及鄉鎮村都是一路綠燈,在多家企業找了30臺壓條機,而且當地政府還協調來了60名熟練工人及調機師,這讓周運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麼是全國一盤棋、全省一盤棋!

增加產能產量,沒有大量的熟練工不行

設備的陸續進廠安裝,大量的熟練工須立即跟上才行。從哪兒找熟練工呢?

魯山縣政府和郟縣政府出面了,從多家服裝廠抽調200多名會操作縫紉機的師傅進廠生產。

生產防護服並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兒,防護服是不能有汙染的,生產製作防護報自然也得穿著防護工裝幹活兒。

聖光的員工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女工,為了多生產防護服,許多員工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為了怕換衣服進出車間浪費時間,職工們工作時間都不喝水,直到吃飯時才跑趟衛生間。

防護服車間班長馬春柳,一個人負責兩個車間,腳上磨出了血泡,一走一瘸地堅持在崗位上。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學生程俊嬌,主動來到企業支援生產,開學後,她白天上網課,晚上一干又是一夜。

增加產能產量,原料買不來運不到不行

在許多企業還沒有復工、交通尚處在管控的那段時間,購進原料並運回來是一件十分難的事兒 ,為此周運傑輾轉難寐。

此前,他派出的兩路人馬外出採購原材料,都遭遇挫折。年前購進的一車原材料,因疫情管控也滯留在了武漢。

經駐企特派員協調,不僅滯留武漢的原材料很快運到了廠裡,而且還從河北滄州緊急協調了60噸生產防護服用的透氣複合膜,並通過疫情省際綠色通道很快運到了廠裡。

周運傑讓採購員緊急趕往江蘇江陰購買的20多噸熔噴無紡布也運了回來。

2月初,總理與他視頻通話!平頂山這家企業,你不知道有多厲害

(口罩生產車間)

為了徹底解決原材料問題,平煤神馬集團更是出手及時,在聖光園區投資5000多萬元上了熔噴布生產線,預計4月底能保障日產5噸的材料供應。

增加產能產品,還須滿足許多條件

採購設備和原料資金不足咋辦?

在郟縣多方協調下,聖光集團申請到了急需的週轉資金。

職工進廠車輛出入如何防控?

郟縣和魯山兩地的醫院派出醫務人員免費上門對職工體檢,對車輛消毒。

企業現有供電不足怎解決?

市縣兩級供電部門派去了3臺應急電源車投入使用。

設備運到廠裡無技術人員安裝咋辦?

平煤神馬集團、平高電氣、平煤機電等單位很快派來了50多人的技術隊伍,安裝調試很快完成。

為了解決生產過程遇到的這樣那樣的問題,省市縣的工信、人社、供電等部門紛紛派出人員駐進廠裡,逢山開路、遇河架橋……

驚人的速度,合格的答卷

2月2日:日產醫用口罩14.4萬隻、醫用防護服4000套。

3月8日:日產醫用口罩50萬隻以上,醫用防護服日產3.5萬套。

設備全部到位後,醫用口罩日產能將達600萬隻……

從疫情開始截至3月8日,聖光集團由國家收儲、調撥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以及醫用外科口罩764.41萬隻;防護服490860件,其中90%以上發往湖北省內地區。

數據是枯燥的,而數據的背後卻如此生動。

它折射著聖光集團全力拼搏的鬥志,折射著上至國家部委下至市縣鄉村對企業的齊幫共扶,也折射著企業老總周運傑“為了使命、不怕玩命”的擔當。

在最為艱難、最為激烈的武漢戰疫中,聖光出了大力,平頂山功不可沒。

千年古檀石中生,百年企業危中成。

此次疫情對一些企業也是一次大考,危機、危機、危中有機,關鍵看一些企業的領路人是否能應對“危”、把握“機”,是否能夠克服常人不能克服的困難去拼上一搏。

“我們生產的不是普通產品,是抗擊疫情的核武器。”這條聖光集團生產一線的硬核標語,詮釋了聖光為什麼能夠危中“奪”機。

從日產醫用口罩14.4萬隻到很快能實現日產580多萬隻,從購買熔噴布到馬上能生產熔噴布,聖光在這次疫情危機不僅“跑了起來”而且也將很快“飛起來”。

文中部分信息綜合自:央視新聞、河南日報客戶端、鳳凰網河南、河南日報農村版、中國企業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