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被欺負?

藝術領域


如何辨別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被老師虐待?其實很簡單呀。每天放學之後家長可以像朋友一樣和孩子交流當然,這個交流需要每天都要在一起說話,如果家長10天半個月不問孩子在幼兒園的事情,突然之間就問孩子一句:有沒有被老師虐待?他有可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



家長在和孩子交談當中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到底是怎麼度過的?然後家長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孩子在幼兒園到底有沒有被老師虐待?比如我們經常知道小朋友特別喜歡模仿老師,放學回到家之後他就喜歡讓自己當小老師,家長當小朋友,然後給家長上課。其實這個時候家長是最能真實的看出來老師到底是怎麼樣對待孩子的?

如果自己的孩子模仿的老師教育方式正確,就能說明老師沒有虐待孩子,如果孩子拿著棍子模仿老師打孩子的形式,那麼這種情況下就說明老師出現了虐待孩子的情況。然後家長再問一下老師到底有沒有虐待自己家的孩子?其實正常的情況下,如果老師真的虐待孩子的話,孩子有可能在放學的時候就會主動告訴家長了。

而且家長平時還可以根據孩子身體方面的變化和情緒方面的變化來判斷出老師到底有沒有虐待孩子?有的時候老師會比較嚴厲地告訴孩子不準把老師打孩子這件事情告訴家長,如果哪個小朋友告訴家長,老師回來之後就要狠狠的教育他,所以孩子為了避免老師再繼續虐待他,然後他就會選擇把這件事情瞞著家長。



家長可以看一下孩子身體上有沒有明顯的傷痕?如果有的話家長在引導孩子說出來這個傷害是怎麼形成的就可以了。而且孩子只要受到虐待,他的心裡絕對會有一些變化,本來他開開心心的去上幼兒園,突然之間他產生不願意上幼兒園的情況,而且反抗情緒特別的大,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從側面向孩子打聽一下他是不是在幼兒園被老師虐待了呢?

還有一個方法可以瞭解孩子到底有沒有被老師虐待?那就是和其他的孩子家長聊天看這個老師到底平時是怎麼對待孩子的?然後從中判斷老師有沒有虐待過孩子?所以家長想要了解老師有沒有虐待孩子,其實方法有很多種,最主要的就是看孩子身體方面有沒有傷痕?看孩子的心理變化有沒有特別大的反差?最後再詢問孩子就可以了。

不過現在並不是說所有的老師都會出現虐待孩子的情況,虐待孩子的老師畢竟只佔少數,所以家長不要過分的去懷疑老師,只要孩子身上出現一點小傷痕,就覺得是老師虐待孩子,也有可能孩子的這個傷害是他自己造成的,所以有些時候作為家長心疼孩子肯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要冷靜行事,不要用自己的衝動造成誤會老師的情況。



當然了孩子犯錯誤,老師批評教育孩子,真的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只要老師沒有出現打孩子特別嚴重的現象,我覺得家長都不能說老師批評教育孩子就是虐待孩子,這樣的話老師真的是沒有辦法管教孩子了。孩子也是沒有必要來幼兒園上學了!


最美幼兒緣7


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被欺負,其實也不是很難。但家長回家後直接選擇逼問孩子肯定行不通的。因為很多孩子都非常聽老師的話,當老師告訴孩子什麼事情不能告訴家長時候,他們一定不會說,這點我嘗試過無數次了。

就像我家寶寶的老師不喜歡孩子穿比較緊身的褲子,這樣脫起來不方便,只要穿了回來孩子就馬上要脫掉,而且不願意再穿,問他原因也不說,有一次老師群裡說希望家長少給孩子穿這樣的褲子,我才明白他穿過去老師會說,他回來自然不願意再穿了。

那麼怎麼做,才能知道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到底如果,怎麼才能知道有沒有被欺負呢?畢竟很多幼兒園的攝像頭沒有連接家長的手機,很多事情真的只有靠家長自己了。那麼我是怎麼知道孩子的狀況的呢,其實用了這些方法。

  1. 套話:

孩子有時候不想說實話,那也沒直接問,就當和孩子聊天了,從玩的遊戲,到好朋友之類,說多了,孩子自然會說漏嘴的。我就是這樣問出有人打他的事

2.玩遊戲:

可以玩角色扮演,你扮演孩子父親扮演另外一個孩子,讓孩子當老師,看一看他是怎麼解決的,就知道遇到事情老師會如何處理了

3.檢查:

每天回來給孩子換衣服在,這本來就是對孩子的衛生負責,同時檢查孩子身體有沒有受傷,手有沒有受傷,腦袋等等都要看。

之所以我那麼謹慎也是學校發生過事情,要不是後來小朋友出血才通知家長,原本老師沒有打算說,家長也就無法知道了,這並不是好事

4.多和老師溝通:

學校裡面孩子怎麼樣還需要看老師,家長應該多和老師聊聊也能多知道孩子的近況,你不夠關係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怎麼會關注呢

5.多觀察:

孩子有沒有非常不喜歡去學校,有沒有在晚上哭鬧做噩夢,有這類情況,你都需要了解原因,是不是因為學校發生過什麼才造成的。我家孩子就非常不喜歡去幼兒園,後來瞭解下來是因為他不喜歡守規則,這就讓我放心了。我小時候就被同學欺負過很不喜歡去學校,起初家長也不知道也不問,後來才知道的,但我以前形成了性格內向不愛和人相處了。

因為家長不要認為送孩子去學校就輕鬆了,還是需要多關心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才能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圖片來源網絡)

芮芮育兒記


如一旦遇到這種情況,我想首先要盡力弄清孩子的話是否屬實: 1、分析一下孩子近幾天的思想狀況,是否因某種原因不想去幼兒園,而撒謊製造不去幼兒園的理由; 2、讓孩子儘量詳細的表述一下老師打他(她)的過程;3、檢查一下他(她)說老師打過的地方,看是否有打過的痕跡。其次,再分析一下老師是否是那種愛發脾氣的性格,是否有打孩子的前科。綜合以上因素如確實懷疑孩子被打,方可採取比較策略的方式與老師溝通一下,如: 問一孩子近期在幼兒園的表現如何,是否調皮惹老師生氣等,如事情還不能搞清,可問老師孩子今天從幼兒園回來特不高興,並表示明天堅決不去幼兒園了,不知是何原因,請問老師孩子今天在幼兒園是否發生了什麼特殊情況,我想這時老師如確實動手打了孩子她心中就應清楚,如確因孩子調皮,老師為了嚇唬一下,而不是惡意的拍拍孩子,這時老師就會坦誠的說出,如這樣(孩子身上也確無被打的痕跡)我想家長也不要太在意為好。如孩子身上確有被打的痕跡,或通過多方瞭解孩子確實被老師惡意的毆打,就要向其幼兒園領導反映或向有關部門投訴。最後還想再多說幾句,一定要搞清楚,千萬不要冤枉了老師,我發現幼兒園的老師絕大多數對孩子是十分關愛的。


易足者常樂



每次去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在回家的路上就會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玩得開心嗎?幼兒園裡都發生了那些有趣的事,可以跟媽媽說說嗎?孩子基本上會說幾件他認為有趣的事情。我很少直接問他在幼兒園有沒有捱打。

他只有在吃飯的時候說幼兒園今天誰誰上課不遵守規則,到處亂跑,亂丟玩具或是打人等挨老師批評了。平時問他這類問題他也是岔開話題不回答。



而真正發現他被人欺負或被其他小朋友打了是在他洗澡給他搓背時,發現他脖子上有時有條指甲劃痕、掉了一點皮、腿上或身上有淤青、腿上有擦傷等,當時就會問他是怎麼受傷的,要是別的小朋友弄到的他都會說出來,是因為什麼事誰抓他、撓他、推他或是踢他等。有些傷他自己當時都沒在意;有時會及時告訴老師,老師讓動手的同學道歉,他就原諒那小朋友了。

一般一些小傷我都不會去找老師反映或瞭解情況,就告訴孩子下次碰到類似事情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主動去挑事。孩子自己也認為是小傷口,睡一覺就好了,那就翻篇過。幼兒園那麼多孩子在一起有些小摩擦很正常。如碰到有人踢他或傷了一大塊的情況就會找老師反映,也是由老師出面解決。事後會問他老師解決方法他滿不滿意,他都是說老師讓他打回去了,他很滿意。



儘管幼兒園有監控錄像,三年都沒有用過,把孩子交給幼兒園老師們,完全信任他們。三年幼兒園生活,孩子捱打事情發生的較少,幼兒園的老師們功不可沒,管理的非常好!


青青寶貝


每天去接女兒,我會問她今天在學校有什麼開心的事麼?如果孩子在學校過得開心,她會興致勃勃的告訴我那些讓她高興的事。

她有時也會說沒有什麼開心的事。那我就會問她,那有什麼讓你難過的事麼?她就會接著說,有啊,今天哪個哪個又罵她了,哪個哪個打了她。如果是小朋友之間的小打小鬧,我覺得也必要那麼緊張,和她聊聊天,給她發洩一下情緒,很快就能恢復了。

如果她說,身體哪個部位被打得很痛。我會馬上查看那個位置,有沒有紅腫,有沒有淤青,再按壓一下。按下去她說不痛,再觀察她回來後的精神狀態,精神好的話,基本上問題也不大。

如果說痛,我會及時通知老師和打她的那個同學家長,要求一起去醫院檢查。

這裡還有重要的一點。我會在日記本上記錄下她說被打的日期,是誰打她的,她的情緒如何。記錄下這些,有什麼好處呢?便於我們記得孩子被打的次數。孩子回來說被打的次數多,媽媽們就要警醒,及時和老師溝通。

為什麼我不直接問在學校有沒有人打她,而是問有什麼難過的事。那是因為在幼兒園裡,小朋友之間的打鬧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很多時候,在追逐遊戲的過程中,孩子被同學打幾下,她本身是沒感到什麼不妥的。但是,當家長問有沒有被打時,她們也會說,在學校有人打她。實際上我們光光聽孩子的一句話是分不清哪些是真打,什麼是假打的,所以會影響我們的判斷。

如果我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難過的事?孩子會和我說很多,包括有沒有被老師罵,有沒有同學和她玩,在玩的過程中又發生什麼了?哪個同學打她了。她說的越多,我才瞭解的越多。

總的來說,老師虐待孩子的事是極少數的。所以家長們不用太緊張。平時在家裡,教會孩子怎麼保護自己和一些最基本的禮貌,這樣孩子走到哪裡都不會有人欺負。就怕那種在家裡熊,在外面也要求人人忍受他家孩子的家庭。這樣的熊孩子,走哪裡都會捱打!


卡布奇諾145907617


首先,孩子太小,確實不能打孩子,可以先看看孩子有沒有什麼傷痕,如果沒有的話,老師應該只是嚇唬小孩的,這個就沒必要去追究,老師也是為了孩子好,問問孩子為什麼被打,讓小孩意識到錯誤

第二,如果有一些輕微的傷痕,可以先找老師聯繫下,看看什麼情況,也許孩子真的太氣人了,所以老師也不是故意的,這個找老師溝通好,下次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幼兒園小孩是最需要耐心的,老師也不容易,家長也要多教育下小孩,因為小孩有時表達的是片面的,有的幼兒園小孩都會撒謊,家長有一個正確判斷即可

第三,如果真的比較嚴重的傷痕,這個就可以找學校投訴,不管孩子怎麼錯了,這樣也不合適,我覺得幼兒園老師大部分都挺好的,有愛心有耐心,大家不要因為某些新聞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如果確實老師問題,也不能得理不饒人,否則哪個老師都不敢管你家小孩了

從問題來看,家長還是比較明智的,相信一定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小孩的,孩子最重要的習慣就是在此階段養成的,有時為了改變孩子的一些壞習慣,真的要有些耐心,把教育小孩看成一輩子需要經營的事業


枕上書666


怎麼才能讓孩子開口呢?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有些孩子表達能力強,自己就會把自己在學校的經歷分享給爸爸媽媽,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那遇到這種孩子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家長問不出來的時候不要煩躁,一定要耐住性子,注意方式方法。

【1】:善於觀察孩子

最瞭解孩子的,不應該是老師而應該是家長自己。

每天孩子放學回來之後,家長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首先是孩子的情緒,有沒有開開心心,第二胎是不是對去上學有排斥感。

其次是給孩子洗澡穿衣服的時候,檢查孩子的身體,看看有沒有傷口,淤青之類的。

【2】:通過做遊戲的方式,使情景再現

等孩子放學回家,家長如若發現孩子情緒不對,可以採取和孩子做遊戲的方式來使得孩子當天的遭遇情景再現,譬如家長扮演小朋友,讓孩子表演老師,家長做出不聽話,大哭,大吵大鬧的樣子,看孩子會怎麼對待你,如果孩子打你,罵你,或者行為有任何的異常,都應該引起家長的注意。

【3】:分享彼此的“小秘密”

每天孩子回家,家長要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譬如和孩子躲在被窩裡,對孩子說:媽媽,這是我們的秘密空間,別人都聽不到,我們來分享彼此的小秘密好不好?

然後家長先分享自己的小秘密給孩子聽,然後贏得孩子的信任,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分享自己的小秘密給你聽~


記住,不管發生了任何事情,首先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是我們要做的。

以上。


海貝媽


誠然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事,尤其是做了母親,那種愛的表現更加的噴薄欲出,但有些事不是你不願就可以不見的,孩子在幼兒園受到老師毒打的事情頻頻見諸於各大媒體,社會各界反向極為激烈,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難道那些愧為人師的園丁摧殘的不是祖國的未來嗎?
首先每個孩子和每個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大概可以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


。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我們也應該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先來說說外向型的孩子吧,這一類孩子常常是人們口中的“搗蛋鬼”,特別調皮,玩心重,不拘泥一種常態,即使在幼兒園老師打了他,按照他們的性格“好了傷疤忘了疼”也許有的早就忘到九霄雲外了,有的會稍稍情緒低落,但也極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而把在幼兒園老師打他的事拋之腦後了,所以對待這種不定性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更加要尤其上心,如若不然,孩子不當回事,沒所謂也許會釀成嚴重的後果。我們應該停止手上的一切事務,認真並且極具耐心的和孩子溝通,外向型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強一點,通過循循善誘,他還是能夠口述比劃還原事情的真相的。
對於內向型的孩子,因為平時他們就不善言辭,少言寡語,所以老師打了他,他可能比平時更加的沉默,情緒上更加的怏怏不樂,雖然心理上也有波及到,但是一般很難看出來,見到孩子這種情緒,我們不難想象他肯定遭受到了什麼事情,最好不要把氣氛搞的太緊張,內向型的孩子也許你多問兩遍,他就眼淚汪汪的什麼也不願說,所以我們更不能在這個時候由於著急而怒火叢生,有的時候不說,好好的抱抱他,反而更能讓他有哭訴的慾望。

有了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也要找到合適的方式方法。當你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打了,萬不可不計後果的撥通老師電話就質問老師,即使詢問也要背對孩子,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困擾,更不要使師生關係緊張,從而使孩子不愛上幼兒園,使老師反感學生,這真的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既不能讓孩子尷尬,又不至於得罪老師還能和諧相處。

總之,一個良心未泯的,慈悲為懷的老師是會視每一個孩子視若己出的,這是愛的力量,這是母性使然。


淡淡檬香326


大多數孩子都很難用語言來表達他所遇到的事情,所以,即便他在幼兒園裡受到了欺負,他也很難用口頭的方式告訴你。

我也非常理解,很多爸爸媽媽擔心孩子會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吃了虧,甚至是被欺負,那麼究竟該怎麼辦呢?

其實是遊戲就是最好的方式,因為遊戲是孩子的天然語言。只要父母每天能夠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玩,並讓孩子主導,當孩子感覺到安全時,就有可能把他遇到的事情玩出來。

比如,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裡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擠,他在玩遊戲的時候,就會把自己的經驗投射在布偶上,讓布偶成為那個不受歡迎的人。

除此之外,父母也需要在平時多傾聽孩子,並且記得不評價、不說教。你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也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向你放心地敞開心扉。

如果平時父母對待孩子過於嚴厲,或是常常說教,表現強勢,那麼在孩子遇到問題時,他也有可能不敢開口對父母說。

因為他並不能清晰地辨別對錯,即便是在外面受到了欺負,他也有可能會認為是自己的錯,所以害怕告訴父母后會受到指責。


壹父母


易地而處,如果是我遇到了這種問題,首先我會先找機會和老師溝通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態。詢問老師孩子是否能夠和老師配合,服從老師的指導,從老師對孩子的評價中判斷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孩子如果在幼兒園有什麼問題也請老師多和家長保持溝通。這樣的溝通在孩子說“被老師打”後尤為重要。

如果老師真的打了孩子,對於家長的這種詢問是會有所警醒的。家長對於孩子的關注,是對老師對待孩子態度的一種壓力。如果是一個將孩子交到幼兒園,就什麼都不過問的家長,老師估計也不會很重視,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會比較隨便。如果老師認識到,孩子的家長是對孩子很關注的,那麼她自然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要有所考慮。

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大,能不能表達清楚事情。但既然孩子已經說了這種話,你還是要引起重視。首先要了解孩子是在什麼情況下被老師打,老師是以什麼方式打的孩子,程度如何。孩子如果實在表達不清楚,你可以和孩子班級其他的小朋友家長側面瞭解一下,是否有同樣的情況,要選擇比較調皮的小朋友家長進行溝通。

從孩子對老師的感情上,也可以判斷老師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如果孩子懼怕老師,那麼可以肯定的是,老師在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至少是很嚴肅、嚴厲的。可以通過和孩子玩模仿遊戲,來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和老師相處的狀態。家長扮演小朋友,讓孩子扮演老師。從孩子的模仿中就可以掌握情況了。

如果老師真的存在打罵孩子的行為,無論情節嚴重與否,都要及時與幼兒園反應。必要時要更換幼兒園。一個會打孩子一巴掌的老師,就有可能踢孩子一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