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前言:

大年初一,河南辉县大占城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平通过大喇叭喊话村民,其“爆粗口式的关怀”被很多网友视为幽默,而更多人看出的却是他的压力和急切。

以李德平为代表,全国70万左右的行政村共有约70万名党支部书记,他们是最基层的“领导”,他们学历不高、文化不够、大部分平均月薪只有1000多。

但正是这样一群人,守护着我们的根,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全村的希望”。生活在城市的人却很少把目光放到他们身上,他们确是最需要赞美的人。

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本文以乡镇干部小谢的亲眼所见为内容,记录这么一群“可爱的人”。


小谢看得出来,持续一个多月的防疫工作让连续作战的村支书们多少有些精神疲倦了,他们级别不高,身上的担子可不轻。

小谢所工作的乡不算大,但15000多人口分散在11个村里,每个村里少则500人、多的更是接近2000人。

要服务这么多人,工作就得靠村支书带头做。

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01 疫情来了,村支书扛起了重担

从1月23日中午,乡领导突然召集各村干部召开疫情防控紧急部署会开始,这些村干部们脑子中本已稍微放松下来的弦又绷紧了,作为全村“一把手”的书记更是这样。

而这一天,是除夕。

  • 人员摸排要靠村支书

刚开始,上级要求摸排的是回村过年的湖北人,尤其是武汉人。村支书带着其他村干部走遍所有的户子,把符合条件的人员在除夕夜10:00的时候报给了乡政府。

除夕没过好,大年初一补上呗!对不起,县通过乡在这天晚上11点又发来了通知:“疫情发展势头迅猛,各村摸排本村从省外回来的所有人员,再次上报!”于是,大年初一,他们像跑亲戚似的,又遍了村里所有的户子。

第3天,上级在摸排信息表格里增加了新的两列内容,要尽快补全每个人的身份证号和电话。村支书又带领其他村干部又一头扎了进去······

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 卡口值守要靠村支书

把已经从外省回来的村民摸排出来并隔离,是“防扩散”。而防控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防输入”,这需要在村口布置上卡子,专人值守。

在人员安排上可要讲究了,党员要先锋带头,书记更要以身作则!于是,每个村的书记都把自己安排在每周第一天,而且是24小时。别人可以轮班,村书记不能,因为他们还要随时到卡子上查看值班情况、要随时听着手机等候命令、要不定时地在村里转转看看还有没有聚集打牌的······

一个人能干得了工作他们一般亲自做,因为他们觉得别人没有自己细心和全面。

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 物资采购要靠村支书

村子封了,村民的要买东西就没路子了,怎么办?只能由村里统一收集需求、购买并发放。

购买生活物资倒不需要村支书亲自跑,可以像村口卡子一样做个值班表,把任务分配给村里的“精干人”就行。

但是等把这活全部安排妥当、放下心来,他们往往吐一口长气,这样子仿佛自己已经背了几百斤菜回来。

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除了这些大头,自然还有很多事是让他们闲不下来的。比如,有的书记自家还种了大棚菜,可这段时间他们疏于管理了。

02 乡里要宣传抗“疫”典型,村支书们都激动了

而小谢,是乡政府里的年轻人,乡领导把他放到乡政府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位子上,就指着他年轻、脑子活、接受快。

疫情防控将近一个月了,为了给大家鼓鼓劲,乡里要在各村选树一批“抗疫先锋”,在公众号里推送,供大家学习。

村干部虽然勤勤恳恳、默默付出,确实值得宣传宣传,但小谢觉得他们毕竟年龄大了、新事物接受慢,看不看公众号还是一回事呢,更别提主动写材料在上面宣传自己了。

可小谢毕竟太年轻,实际情况另小谢颇感意外:村干部们居然表现得如此积极。

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这一次,村干部里带头向小谢交自己事迹材料的还是村支书,因为他们干得最多,也最有的写;另一方面,村支书们自己认可自己,村民也大都认可。

有些在平时干工作不紧不慢的,也很快向小谢交了已经成文的事迹材料,笑呵呵抽拿出烟给小谢抽,也顾不得小谢抽不抽;

有的被小谢称赞“您可是咱村防疫的大功臣”后,面带羞涩地谦虚了一句“啥呀!俺什么都没做”,然后花半个多小时给小谢讲了自己做的有这、做的有那······;

还有的先把自己的稿子送给与关系好的“文化人”那里,又一遍遍嘱咐给自己多改改,好让公众号上关于自己的文章好看一些!

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03 工作累、收入低,他们的情怀需要肯定和赞美

村支书们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默默付出,很真诚、很直接;他们想被表扬和宣传,同样很真诚、很直接。

而小谢,心里抽搐了一下:这些村支书真的太需要被关注了。自己是做基层宣传工作的,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何况其他人呢?


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而他们需要被关注和宣传,不止因为付出多,更多的是因为基层干部的薪资状况和传统文化下的乡村情结。

小谢与乡里双水村的支书孙书记很熟,一是因为孙书记人总是笑呵呵的,好相处;二是因为小谢正是负责对接双水村日常工作的乡干部。

“我干这,可不是为了钱。没干这的时候,在外给人搞装修,一年怎么不赚他个一二十万。”孙书记偶然一次讲到。

“那现在呢?”小谢来了好奇心。

“现在干了这支书,哪还能往外跑,在家种种地算了”

“一年能挣多少钱?”

“3、4万吧,加上这一年2万的工资,也够吃了。”

“那你干这图啥?”

“我老子就是村里几十年的老支书,可能是遗传吧。呵呵”

孙书记又补充道:“要是一直想着挣钱,啥时候能把钱转完。和我老子一样,作为党员,为村里干点事,心里也踏实。”

支书才是抗疫“全村的希望”,他们是组织的根基,也更需要赞美

这不正是一种情怀吗?而与这情怀紧密联系的,是在中国农村更加浓厚的“面子”情结和心理。

收入不够,情怀来凑。让这情怀更加丰满的,正是“有面儿”。怎么有面儿呢?简单来说,就是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村里的、乡上的人都认识这个人,都知道这个有本事!

当自己生活范围内人都觉得自己是个能人,对一个村里人来说,好像整个世界都觉自己是个能人。你看,多有面儿!家里人不也有面儿了吗?

我们不只靠米面油盐酱醋茶活着,还要靠一种精神。对于村支书来说,这就是一种精神!而有了这精神,他们又会更加无怨无悔地为村里、为村民,付出自己的所有。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以村支书为代表的乡村工作者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和宣传,这不是虚荣,而是情怀;这不关乎自私,而关乎奉献!


后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进行至今,已经分化出两个“主战场”。一个在白衣天使们奋战的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另一个,则在和可能让大多数人“无感”,却更为庞大、同样容不得掉以轻心的地方——基层。

中共中央要求组织基层党组织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这些话语转换到现实,是每一位基层干部尤其是村支书近乎没日没夜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