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让你外语学习效率翻倍

四招,让你外语学习效率翻倍

大家好:)

最近受疫情影响,我们忙碌的生活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段时间,除了刷新闻以外,也是刷技能的好时机。

每天我都看到有十多人申请加入“自学西班牙语”知识星球,申请理由都是打算开始学习西语。

我不奇怪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更不奇怪的是,加入后坚持打卡的人寥寥无几。

其实,学习一门新语言还是很难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很多人都会抱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但是碰到任何困难,比如西班牙语中的“大舌音”,就卡顿两三天。两三天后,发现大舌音难以攻克,热情开始慢慢冷却。再往后,连当初立了语言学习的flag都忘记了。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体会过这种心路历程。

万事开头难。学语言就跟爬山一样,最开始的一段是最难的,坚持下去后反而有了惯性,爬到山顶时,你会发现也不过如此。

所以,今天就把我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有兴趣的小伙伴掌握一点方向。


一、语言适合碎片化学习

这两年大家都在声讨“碎片化学习”,说碎片化学习是一种伪学习。

碎片化学习真的不可取吗?

不一定。要分对象。

读过我推荐的《Ultralearning》的小伙伴应该知道,Scott Young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是记忆型的,以语言历史等文科为代表,另一类是理解型的,以数学物理等理科为代表。

理解型的知识只适合系统化学习,需要深入理解思考。

而语言等记忆类的知识,80%的工作都在记忆,对理解思考的要求不高,反倒是碎片化学习效果更好。

比较两个场景:

1天背100个单词,和100天每天背1个单词,那种方式的长期记忆效果更好?

答案是第二种。

花100天时间,每天“碎片化”学习1个单词效果更好。(相关阅读:《Unlimited Memory》)

短期突击背下的单词,记住了,也容易忘记。而长期点滴积累的单词,反而更容易“留存”在脑海里。

所以,语言是适合碎片化学习的。

每天记一点,坚持下去,时间会证明一切。


二、语法是约定俗成的,别太纠结“为什么”

没有任何一门语言,是绝对严谨的——除非是编程语言。

很多人在学语言时,总喜欢纠结为什么,总希望语法能够解答一切。这是在用学习理科的思维学语言,其实不太适用。

我们可以想象下,世界上的主流语言都是通过几千年的发展,人们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许多单词和规则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就拿中文来说,为什么最近就流行说“奥利给”,你能讲出个是非所以然吗?很难讲出来吧。

许多单词也好、语法现象也好,就像“奥利给”一样,都是在历史上偶然产生的,被足够多的人认同,就流传了下来。

为什么法国人的80是4*20?为什么日本人要把谓语放在一句话的最后?这些问题,问了后,对学习语言没有意义。

作为语言学习者,需要做的是去适应语法,去了解更多的语法现象,而不是去探究规则是不是合理。


三、输出、互动、反馈很重要

《Ultralearning》里有提到过,学习任何知识,需要注意你能不能把这个知识从脑海里“提取”出来,而不要仅仅注重输入。

在我们的大脑里,“输入”跟“输出”是两套系统,如果你只看网课、只朗读课文,那就只练习了输入的能力,不管看多少遍,等你开口说话时还是会卡壳,大脑会一片空白。

与其看十遍,不如说一遍。

学习语言时,练习是很重要的。按照课文学习的话不可忽视练习题,背课文无法取代练习。

我自己是喜欢用app刷单词,因为app是强互动的,它会不停地让你做选择填空题。这比自己单纯地“看”单词有意思很多,效果也更好。


四、坚持,相信时间的力量

学语言,跟健身很像。

健身是在锻炼肌肉纤维,学语言是在锻炼脑神经回路。只学一两天是看不出效果的,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有惊喜。

许多人会卡在一两个小困难上停滞不前,比如西语的“大舌音”,比如日语的“五十音”。其实没必要太过于纠结。因噎废食是得不偿失的,与其一直死磕这种小困难,不如按照进度继续学下去。

我在学西语时,花了一年才学会大舌音。而这次开始学日语时,也没有再复习五十音,而是直接背单词。背了400个单词后,我发现五十音也自然而然记住了。

坚持本身是最重要的,别在中途停留过久,走下去,你会发现许多困难回看时,就不再是困难了。

以上就是我的四个小心得了。

希望大家保重身体,开心快乐地度过这一段非常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