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疗队千方百计抓好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鄂州新冠肺炎患者重症率降至11.78%

本报讯 (记者 刘丹)3月10日,记者从贵州援助鄂州医疗队前线指挥部了解到,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贵州医疗队不断完善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措施,全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据统计,鄂州市重症率从2月11日的34%降到3月8日的11.78%,降低了22.22个百分点;治愈率从2月10日的7.72%提高到3月8日的73.89%,提高了66.17个百分点。

按照“四个集中”原则,贵州医疗队重点围绕鄂州市中心医院NICU、RICU病房重症、危重症患者开展救治。成立77人重症专业医护团队,负责NICU病房救治工作;成立60人重症专业医护团队,负责RICU病房救治工作。

同时,贵州医疗队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垂直化管理;实行“责任医生制”和“责任护士制”,增加RICU危重症患者医护排班,并且强化医护人员床旁及书面双交接,认真做好患者病历及护理记录,保障患者医疗质量安全。

此外,针对重症、危重症患者,贵州医疗队建立主管医师负责制,对实施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高度关注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并给予保护;对病情特殊的危重型患者,采取本医疗组全体医疗人员会诊,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每天定时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情进行讨论研究,制定“一人一策”的施治方案。

针对疑难病例,鄂州市中心医院联合雷山医院、鄂三医、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将军山医院、贵州省职工医院进行远程会诊,“两省八院”专家逐一讨论鄂州市危重症患者救治方案,必要时与国家级层面危重症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据介绍,贵州医疗队将俯卧位通气作为肺保护性策略手段在ICU广泛应用,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使用床旁超声,对患者相应脏器情况检查评估;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直接将一定氧浓度的空氧混合高流量气体输送给患者,迅速改善氧合;利用血气分析,检验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程度等,为治疗提供相应支持;用康复人员血清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使病人尽可能产生抗体;启用ECMO(俗称“人工肺”)技术支持,挽救患者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