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因為中法戰爭時福建水師的失利,讓一個河北人成了背鍋俠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1884年中法戰爭時期發生的一個故事。


1884年,因為中法戰爭時福建水師的失利,讓一個河北人成了背鍋俠

張佩綸


話說19世紀末期,中國邊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列強蠢蠢欲動,都想擴大在華權益,法國也不例外。


進入1880年代後,法國開始在中國邊境地帶滋事。他們先是侵略越南並伺機對中國西南邊陲發動進攻。另一方面,法國人的艦隊還開到了中國東南沿海,妄圖侵略福建等省份。在這種情況下,河北豐潤籍官員張佩綸,被朝廷委以三品官銜,負責福建海防事務,在他身上的擔子著實不輕。


1884年,因為中法戰爭時福建水師的失利,讓一個河北人成了背鍋俠

李菊藕


張佩綸其人,1848年出生,父親張印塘曾任安徽按察使。張佩綸早年娶過的兩個妻子都因病去世,後來李鴻章將女兒李菊藕嫁給他,他也成了李的女婿。


在赴任前,張佩綸曾經上奏疏,堅決主戰。他審時度勢地分析了當時的中法兩國情況,他認為此戰必勝,理由有三條。第一是法國剛經歷普法戰爭的失敗,國勢不強。第二是中法兩國本土距離遙遠,法國艦隊要航行到福建需要近一個月,而中國艦船則只需要三到十天。這種對比,中國無異於以逸待勞,有足夠備戰時間。第三是,法國人在越南燒殺搶掠,引起了當地民眾的憤怒,失道寡助,完全可以號召越南民眾反抗法國侵略軍,這樣敵人就會陷入四面受敵的情境中。


1884年,因為中法戰爭時福建水師的失利,讓一個河北人成了背鍋俠

孤拔


張佩綸的分析不無道理,但是到了福建後,卻是另外一個樣子。


張佩綸到達福建後,就曾經建議用沉船封鎖閩江江口,防止敵人進入,但是這條合理建議沒有被採納。後來法國艦隊司令孤拔曾經致電張佩綸,讓他12小時內投降,否則將下令進攻。但實際上,張沒有收到這則信息,這也貽誤了福建水師的備戰時間。如此一來,戰端一開,中國軍隊就陷入了全面被動。


1884年,因為中法戰爭時福建水師的失利,讓一個河北人成了背鍋俠

福建水師的艦船


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中國軍隊猝然接戰,很多戰艦被擊沉。儘管愛國士兵奮勇抵抗,但是還是沒有挽回敗局。


戰後,輿論朝野一片譁然。因為張佩綸是負責人之一,他自然少不了被彈劾。正好左宗棠和李鴻章本身關係就不是很和睦,左宗棠藉此攻擊李鴻章包庇。事後張佩綸被貶到軍臺代罪效力,張佩綸一度來到了京北的張家口任職。


1884年,因為中法戰爭時福建水師的失利,讓一個河北人成了背鍋俠

李鴻章影視形象


事實上,張佩綸縱然有錯,但也不至於將罪責全數加給他。當時清廷內部就鬥爭不斷,地方官員不能戮力同心共抗外敵,還要窩裡鬥,著實令人無語。從某種程度上說,河北人張佩綸也是此次敗仗的背鍋俠。


不過之後,張佩綸的官運一落千丈,他於1903年在南京病故,時年56歲。


1884年,因為中法戰爭時福建水師的失利,讓一個河北人成了背鍋俠

左宗棠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