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遜母口鎮“保姆式”幫扶戰疫又戰貧


太康:遜母口鎮“保姆式”幫扶戰疫又戰貧

“脫貧不忘本,致富提精神。需要核桃、梨、桃樹苗的請往這邊看、這邊瞧了哦!量大從優,如果是貧困戶我再優惠,聯繫電話……”3月11日一大早,吳寒軍修剪樹枝空閒時,拍起抖音銷售苗木。

“走走走,看看去,寒軍在他家的果樹苗子地裡拍抖音類,聽說他賺了不少錢了……”吳寒軍拍抖音賣樹苗賺錢的消息在太康縣遜母口鎮炸開了鍋。

今年50歲的吳寒軍是遜母口鎮大吳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老婆患癌症去世,二兒子腦癱,沉重的醫療開支,把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拖入貧困谷底,他一度抑鬱了三年。

“老伴走了,孩子有病,當時我都不想活了,感覺天塌了一樣。”提起當時的情形,吳寒軍眼中充盈著淚花。

“現在好了,鎮裡給我申請了5萬元的扶貧貸款,我又能重新拾起我的愛好,搞果樹苗木種植了。” 2017年吳寒軍開始繁育果樹樹苗,兩年時間內,他的苗木繁育基地已經發展到60畝,核桃、梨、桃及綠化品種7個,2018年他年收入12萬元,順利甩掉了貧困的帽子。

“今年鎮裡的幹部三天兩頭到我這來,通知我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像以前大戶人家的保姆一樣,不但教會我玩抖音、搞消毒,還幫我銷樹苗,我現在輕輕鬆鬆就能賺大錢,60畝的樹苗已經銷售過半,今年的收入能達到40萬以上。”吳寒軍的苗木生意絲毫沒有受到疫情影響,他越說越起勁。才開春沒幾天,吳寒軍已經拍了60個抖音短視頻,拍抖音苗木銷售額達到了11000元。

太康:遜母口鎮“保姆式”幫扶戰疫又戰貧

吳寒軍是該鎮保姆式幫扶收益的一個縮影。該鎮葉南村村民夏振飛返鄉創辦果林苗木繁育基地,流轉土地180畝,建設苗木花卉繁育溫室大棚20個。“疫情防控期間,嫁接、澆水、施肥、管理、防護等環節,都有政府的工作人員過來指導,幫我聯繫人員、培訓技術,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幫我考慮到了,像小保姆一樣貼心,可是解決了我的大問題,今年肯定能賺錢。”雖然帶著口罩,夏振飛的笑聲格外悅耳。

“現在我在夏老闆的大棚裡一天干6個小時的活,每天能掙60塊錢的工資,還能照顧老婆、孩子,自家地裡的活也能幹,比出去打工強。”葉南村貧困戶李均廷同樣豎起大拇指。目前,該基地已吸納像李均廷這樣的貧困戶9人。

“我們鎮有10萬畝耕地,貧困戶對種植果林苗木也很感興趣,我們根據貧困戶和帶貧產業發展的實際,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幫扶,解決貧困戶務工難、帶貧產業用工難的問題,讓貧困戶和帶貧產業享受保姆式的幫扶,達到戰疫戰貧齊步走的目的。”該鎮黨委書記方新梅介紹說。

據悉,疫情防控期間,該鎮推行保姆式幫扶活動,已經扶持苗木種植合作社16家,安置貧困勞動力62名、安置貧困戶臨時公益崗32人,實現了疫情防控不放鬆,脫貧攻堅大步走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