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式”服務 助推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本報訊(安徽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串寶良)為克難消解新冠肺炎疫情對“三農”工作的影響,在春季田管、農事備耕關鍵期,黃山市祁門縣科協組織農技人員,為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農民實施精準服務,幫助農民實現產業致富邁出了新步伐。

連日來,祁門縣科協會同縣農水局等部門,在農事備耕關鍵時期,克服疫情影響,迅速作為,組織農技人員專家採取“出診”“坐診”與網站、APP、微信群等線上線下對接模式,為農民開展農業生產技術指導和特色產業項目發展提供“保姆式”精準服務。記者在該縣小路口鎮水蜜桃種植基地看到,農技人員、果樹專家嚴康泉正在一邊幫種植戶對桃樹進行整形,一邊傳授桃樹整形修剪技術要領。他說:“要趁著桃樹花芽、葉芽、新梢還沒有萌動,抓緊修枝,以此集中樹體養分,確保坐果率和新梢前期生長”。

據瞭解,近年來,祁門縣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他們以市場為導向,優化佈局,發揮特色,調優調強基地產業結構,積極引導村民由單一農業種植向多元化領域拓展。在此過程中,當地科協積極作為,會同政府相關部門推出“保姆式”農技服務模式,精準為廣大農業產業發展戶提供農技服務支持,以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