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布力,一群“天使”谱写“抗疫”交响


亚布力,一群“天使”谱写“抗疫”交响

外面又洋洋洒洒地飘下鹅毛大雪。站在亚布力林区人民医院窗前,“封闭”其中近一个月的职工张立群感慨万千:“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是不是预示着,好日子就要回来了?”

亚布力镇,因“雪域麦加”而声名鹊起,一个充满激情动感、又不失平和安逸的小镇。张立群从小生长在这里,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个时尚的小镇会被迫按下暂停键。

“0”,亚布力敲响“休止符”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张立群说,很多人都没想到,早早采取了防疫措施的亚布力会成为重灾区。2月5日,亚布力便实行封控管制,从“锁住城”到“把住门”和“管住人”,每户家庭每3天仅限一次派1名成员出门购物。

九丰家园小区爆发十几例家庭聚集确诊病例后,亚布力升级为最严格的网格化管理。“很多楼房的单元门被封闭,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影和车影。”张立群说,“这座小镇就像一首歌曲中,被插入了一个长长的休止符‘0’。”

“1”,正月初一“警报拉响”

其实,在这个休止符敲响之前,当地的白衣天使们已经在另一个“声部”奏响了“抗疫”进行曲。张立群对记者说,考虑到亚布力的特殊性,“腊月二十九,医院把一楼急诊科改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预检分诊点。”

随着疫情在湖北武汉的爆发和蔓延,正月初一,国家防疫指挥部下达命令,要求各地医护人员全部停止休假。“当天晚上,院领导就连夜安排医护人员返岗事宜。”张立群说,可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半夜时警报就拉响了。

原来,有一家民宿出现新冠肺炎症状的发热患者!紧张的气氛在医院中扩散。凌晨3时,院领导亲自把“疑似患者”接到了医院。“经过检查,初步排除了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不过所有人都意识到,硬仗即将打响。”

“2”,正月初二“集体返岗”

正月初二,大部分老百姓还在欢度佳节,似乎觉得新冠病毒离他们很远。然而,这所林区小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已经第一时间返岗,学习传染病防治文件,做好就诊流程及接诊知识普及。他们严阵以待,做好了战斗准备。

张立群表示,医院陆续接收了一些发热的病人,“每进来一个,大家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中’了。谁都知道,疫情潜在的传染力很大。”好在,这些发热者最后都被排除了,不过,大家的防护却一刻也不敢松懈。

“3”,正月初三“通宵站岗”

张立群告诉本报记者,院内接诊不放松,院外排查同样严格。“从正月初三开始,按照上级通知要求,医院开始派出医务人员出外勤,配合亚布力地方政府和公安干警等疫情防控人员,把守进入亚布力地区的两扇‘大门’。”

在亚布力高铁车站和高速公路收费站两个卡点,都有医务人员测温排查的身影。“平时没觉得大家有多伟大,然而,这一次面对危险,同事没有退却的,院领导与大家一起排班,2人一组,顶着风雪在卡点24小时坚守。”

张立群说,“守门”行动一直持续到2月8日。“林区从疫区回来的人员较多,我们每天早出晚归,两台救护车也一起‘参战’,一台拉着护士上门测温‘防传染’,另一台往返在卡点和医院之间运送防疫人员‘保安全’。”


亚布力,一群“天使”谱写“抗疫”交响

医务人员在卡点执勤


“4”,2月4日“首例登场”

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地坚守着,祈祷着期待着新冠病毒不会入侵这片洁白的土地。然而,2月4日,新冠病毒疫情还是毫不留情地出现在亚布力。紧张的空气迅速在小镇居民中弥漫,当地的防疫级别也立马升到了高级。

张立群说,当天中午12点30分,一位发热患者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医院发热门诊,看了她的检查报告,接诊医生就感觉不妙。相关情况报请尚志市疾控中心后,此人被列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并按照流程对其进行了隔离。

所有人都希望,她只是“疑似”。值班护士一边安抚患者的恐慌情绪,一边询问病史,当听其提到与湖北人员有密切接触史时,大家心中一凉。不久传来消息,她接触的湖北游客中,有3人已在哈市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

“5”,2月5日“五发连响”

张立群表示,整个接诊过程都比较规范,面对“第一例”,大家心里还比较踏实。2月5日下午三时,又有两名无症状患者来医院就诊,没想到经与尚志市疾控中心确认,他们接触过的亲属,已经在牡丹江市被确诊。

不久,又来了两个发热症状患者,与之前两名无症状患者是亲属关系。小小的医院里一下子住进5个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医务人员的压力徒然上升。张立群说:“当真正的面对几个让人害怕的病人时,心里最初也是恐慌的。”

当天晚上,第一个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可是医护人员不能退缩,他们一直对5名隔离中的患者看护到凌晨。2月6日早上,值班护士回到家,家人听说后非常恐惧。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再次返回医院投入“战斗”。

中午,第一例确诊患者被转运至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当天下午,后四位患者的核酸检测反馈结果也出来了,他们都是确诊病例。三位医护人员一直照顾着他们,直到次日上午完成和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的转运交接工作。


亚布力,一群“天使”谱写“抗疫”交响


亚布力,一群“天使”谱写“抗疫”交响


“6”,2月6日“归路被挡”

随着九丰家园病例的集体爆发,亚布力从外到内开始封闭管理。由于两个无症状患者最初就诊时在正常诊疗区域行走过,张立群所在的医院也未能幸免。为防止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医院立即将院区封闭关停,人员不进不出。

张立群说,全院共有24名医务人员和32个脑出血等重症住院患者及其护理人员在院内实行隔离。医院行政、后勤等一批工作人员也“逆行”进入医院,承担起消毒、安保等生活保障工作。他们在医院中整整坚守了28天。

冀院长的妈妈和媳妇、儿子各自困守在自己家中,两家虽然仅仅相隔30米,亲人们却只能隔窗相望。“他从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呆在医院里,老妈妈担心他的安全,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不敢回家看妈妈,更不能回家。”

宁医生的妈妈已经93岁了,心脏不好,每次提及妈妈,他不止一次“巴嗒巴嗒”掉下眼泪。院领导几次劝他做好防护后回家看看,他却一直坚持说:“家里的事儿都是小事儿,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可以有人来接班为止。”

“7”,7岁孩妈“奔赴战场”

让全院职工最感动的,是外二科护士长、1991年出生的解梦滢,一个7岁孩子的母亲。2月19日下午14点,医院接到上级组建黑龙江省第七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后,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解梦滢报名并获得批准。

“此前,她已经在医院坚守了20来天。”张立群说,当天晚上回到家,儿子紧紧搂着她不肯松手。“第二天早晨,天刚朦朦亮,她就下楼出发了。爸爸妈妈封闭在家,只能站在窗口,含着眼泪一遍遍地叮嘱女儿‘注意安全’。”

邻居们纷纷打开窗户,有的还摇动着五星红旗为她送行。解梦滢的姑姑住在一楼,她特意找出一条红围脖送给侄女。“她接过围脖围在脖子上,背着双肩包,一步三回头地与亲人和邻居挥手告别。虽恋恋不舍,但步履坚定。”

“0-7”,亚布力谱写“交响”

本报记者发现,从0到7,每一个数字恰恰对应着一个音符。在“抗疫”战场上,亚布力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像千千万万白衣天使一样守护着这片热土,谱写一首悲壮的“抗疫”交响曲,一首英雄的乐章,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

3月4日,亚布力镇内封闭了18天的一些楼房单元门开始解封,恢复到每个家庭每3天派一人外出2个小时,按划分的三个区范围,到指定地点购买生活用品的管理状态。“一切都在向好,大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张立群说。

接诊过5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亚布力林区人民医院,也解除了全封闭状态。张立群和同事们走出医院大门时,大片的雪花迎面扑来,像挥动着翅膀的小天使。在他看来,雪还是那么白,阳光灿烂的日子似乎就要回来了!

本报记者 田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