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能否进入卡塔尔世界杯对于现在的国足来说是一个渺茫的梦想,世界杯的目标也需要再一次延迟。然而在很多球迷的心中,多少还是存在着一些安慰,毕竟在2002年的日韩世界杯上,我们曾圆过自己的世界杯之梦,纵然净吞9球三场全败,但我们还是站到了世界杯的舞台上,更让我们在有生之年得以看到国足冲出亚洲的事实。比起那些没有来得及见证日韩世界杯就离去的老球迷们,剩下的人还是幸运的。

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在80-90年代,球迷们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阵痛,一败再败周而复始,每次都能看到希望但最后却只留下绝望,而一部80年代的足球电影,则把这一切景象都汇入其中。这就是1984年拍摄的《加油中国队》,这也是第一部有关中国足球征战世界杯题材的影视作品。

虽然电影中有张山、袁苑等专业演员加盟,但考虑到了电影中会涉及到专业的体育竞技,在片中的体育竞技环节,这部电影很前卫的采用了体育队员客串出演,容志行、迟尚斌、蔡锦标等国脚纷纷加入,80年代广大球迷熟悉的国足球员直接以演员身份出现在电影中,而他们的履历也是相当精彩。

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容志行:70年代国足主力前卫,电影拍摄前更参加了1981年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在第三轮3比0战胜科威特的比赛中打入首球。最后一场的因伤下场,也成为了国足被新西兰逆转的拐点之一。

迟尚斌:年轻一代的球迷也许还记得他执教大连万达时期轰动全国的55轮不败,然而作为前国足队员,他曾有过参加3届亚运会的傲人资历,1981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也是是容志行的队友。

蔡锦标:前国家队主力中卫,同样参加过1981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客场2比0击败沙特的比赛中打进一球。

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而那一时期也是体育著名解说员宋世雄的巅峰时代,他的声音全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电影中足球解说的旁白也由他来“客串解说”。国足球员顶替演员身份,专业体育评论员解说电影画面。这部商业电影更像是一部带有录播性质风格的比赛录像片。

考虑到这一时期的中国足球已经开始出现了关键时刻频频失手的阵痛,1980年亚洲杯小组赛1比2负于首次亮相亚洲杯决赛圈的朝鲜队,随后又再次负于叙利亚,最终以1胜1平2负的战绩在小组赛直接出局(平伊朗、胜孟加拉)。1981年遭新西兰逆转兵败世界杯预选赛、1984年亚洲杯决赛意外0比1负于手下败将沙特痛失冠军,这也是国足距离亚洲杯冠军最近的一次。在国足仍与世界杯无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让观众回想起那些不堪的历史,电影剧本将国足征战的比赛设定成了一个虚拟的赛事——未来杯!尽管更改了名字,但“未来”两字的含义,以及影片中国足需要战胜亚洲区的对手才能参加未来杯世界级的决赛,显然这个未来杯就是世界杯的隐晦代号,电影讲述的也是一场有关国足征战世界杯的故事。

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早年的电影在情节上并不复杂,当然国足的世界杯之旅也从来没有太多的故事,除了日韩世界杯之外,这趟旅程永远千篇一律:大赛开始大有希望—中途获胜再燃希望—突然失手引起危机—功败垂成下届再见。由于此时中国足球还没有进入世界杯的经历,电影不可能将国足架空抬进世界杯的决赛,加之随后的1985年国足还要踏上世界杯的征程。《加油中国队》的剧本也延续了这样的定律。只是不曾想,这部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居然成为了未来多届世界杯预选赛惨案的预演。

《加油中国队》的电影情节几乎是1981年世界杯预选赛的后半部重现,国足在“未来杯”战胜倒数第二个对手后(实际是0比1负于科威特),出线形势一片大好,只要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战胜阿西沙队(虚拟的亚洲球队,也算是影射新西兰),国足就可以昂首出线杀入未来杯。然而在期间的休赛阶段,长时间缺乏系统比赛开始让国足逐渐失去了状态,又有主力球员在赛前受伤。但更加致命的是,赛前足协方面不断进行思想动员,甚至让国足球员四处演讲做报告畅谈“要不负球迷,奋勇杀进未来杯”的豪言。让众多队员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而在最后一场主场迎战阿西沙队的比赛中,心理压力无法解脱的国足开局就宣告城门失守,伤病问题也在这一刻引起爆发,动作恶劣的阿西沙队更是暗招频频,连续恶意犯规造成国足球员受伤。纵然最后时刻国足扳平比分,然而在随后的点球决战中,伤痛和体能透支的双重压力,让国足射丢了最后一记点球,未来杯的梦想最终被阿西沙队逆转。终场哨响,现场的数万国足球迷鸦雀无声,只有少量在华观战的阿西沙球迷在欢呼雀跃。

由于这一时期大众对中国足球凝聚了太多的情感和希望,电影也分别从球迷、解说、记者等不同领域展开了各种独特的视角,而颇为感慨的是,很多景象到现在已经无法重现。

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国足在倒数第二路比赛战胜对手后,出线形势一片大好,大批球迷来到首都广场上庆祝,恰逢一个晨跑者经过,兴奋的球迷拦住了这个跑步者,用一个旧拖布替代体育火炬,点燃了拖布头让晨跑者举着“山寨火炬”奔跑,后面还跟着众多欢呼雀跃的球迷,而30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一幕还能出现吗?

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在80年代盛行舞会的时代中,各种户外舞会层出不穷,众多球迷和青年男女更来到圆明园大水法之下用录音机放起现代音乐纵情跳舞庆祝,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电影拍摄于1984年,而圆明园在1988年才被设定为旅游景点,在此之前游客可以不受任何阻挡就进入到圆明园之内,而这样的一幕,现如今也是无法重现。

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而在电影中的这场“世界杯之旅”中,为了让国足显得更加悲情,也更想将失败归咎于无力抵抗的“客观因素”,相比较1981年的世界杯预选赛,电影剧本中也更改了太多的细节。

1、1981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倒数第二轮,国足是0比1负于了科威特,后者以积分8分小组第一身份提前出线,也让国足的出线形势出现了危机(积分7分所有比赛结束),排名小组第三的新西兰(此时积分4分)只要赢下后面两场就可以超越国足以小组第二身份出线。纵然随后提前进入世界杯的科威特客场2比2阻击了新西兰,但新西兰凭借着最后一场5比0战胜沙特,仍然以7分和追平净胜球的优势与国足保持相同积分。双方再次进行附加赛,但小组赛对新西兰一平一负的国足显然不是其对手,最终1比2被逆转失去进军世界杯资格。

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2、1981年的最后一场比赛,容志行等主力球员的伤病确实也是影响胜负的原因之一,但在电影里却把这一细节弄得更为严重,对手在场上各种袭击我方球员,肘击、铲腿各种阴招,甚至还夸张的殴打出示红牌的裁判,最后踢丢点球也是因为国足球员严重受伤,然而这些却并非事实。

而在电影中球迷的形象也让我们似曾相识,国足出线在望时的狂欢惊喜、失败时的鸦雀无声,赛后的愤怒发泄,电影中当国足战败黯然坐车开出球馆,愤怒的球迷拦着汽车甚至拉拽国足球员,球迷鼓手在球馆空场后仍然茫然的击鼓直到战鼓破碎,大家不愿意接受比赛的失利,可实际上,我们真的败了!

承载着亿万球迷的梦想,中国男足曾在一部电影中进入了世界杯

电影的最后,重整旗鼓的国足再一次踏上未来杯的征战,球迷们也恢复情绪重新准备为国足呐喊助威。在一个远观球场的镜头下,又再一次想起了球迷的欢呼声,显然在电影的设定下国足在下一届“未来杯”中完成了出线,然而在电影上映的几个月后,国足在自家主场以1比2负于中国香港队,再一次无缘世界杯,《加油中国队》也成为了未来国足的预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