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所描述的四种父子关系,与作者金庸的丧子之痛

《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的巅峰之作,也是其参悟佛法的心路历程。金庸作品广泛面世,多为三联修订版。晶晶大叔主观与客观上认为,《天龙八部》所描述的四种父子关系,是金庸先生晚年丧子之后对父子关系的深刻解读。

《天龙八部》所描述的四种父子关系,与作者金庸的丧子之痛

父慈子孝-段正淳和段誉

段正淳虽然风流成性用情不专,但对其子段誉关爱有加。正所谓江湖险恶人心难测,段正淳逼迫段誉习武,也不失为保护儿子的一种手段。段誉偏偏喜文厌武,面对父亲和伯父的习武逼迫,毅然离家出走,根本不领此情。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段誉踏上江湖阴差阳错差点断送小命,他从中深深体会到父亲段正淳的用心良苦。现实社会中父亲对儿女的关爱,往往得不到儿女的理解,反而适得其反。

段誉身陷万劫谷,少室山被慕容复所擒之时,其父段正淳义无反顾的救援,正是父爱如山的表现,也是慈父应有的特征。段誉见父亲受辱,激发出“六脉神剑”的发挥,顷刻间打败慕容复,这正是段誉对父行孝的潜能。段誉在西夏得知其父段正淳有难,千里迢迢赶去支援,因太仁慈遭了对方的道,这也是段誉身上独有的慈孝。

《天龙八部》所描述的四种父子关系,与作者金庸的丧子之痛

父债子还-萧远山和萧峰

冤冤相报何时了,萧远山的不幸是一场大阴谋,萧峰的不幸却是来自其父的一手安排。少林寺带头大哥玄慈、丐帮帮主汪剑通,为弥补雁门关外所犯下的罪孽,特意找来寻常百姓乔三,抚养萧远山的遗子萧峰长大成人;随后暗中安排少林玄苦大师,为萧峰授业恩师,引导其走上正途,并习得一身少林正宗武学。汪剑通又传授其丐帮盖世绝学“降龙二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助其成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北乔峰”。

萧远山完全沉浸在复仇的仇恨之中,当他得知萧峰是自己的孩儿之后,更加愤怒认为其已经忘了自己是契丹人的身份。所以萧远山特意安排了,杏子林揭露乔峰真实身份的那场戏,并暗中仇杀武林人士,迫使乔峰与整个武林为敌。

萧远山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坑儿子的爹,知道乔峰是自己儿子却不相认,故意制造武林摩擦,看乔峰和整个武林为敌。萧远山有着浓厚的身份种族偏见,这也是不认乔峰的主要原因。随后萧远山被扫地僧佛法感化,遁入空门。萧峰为人正直,甘愿为父亲萧远山所犯下的仇怨买单。

《天龙八部》所描述的四种父子关系,与作者金庸的丧子之痛

无父无君-慕容博和慕容复

无故生非挑拨事端,慕容博因假传消息给少林玄慈,造成雁门关外惨案,间接导致几十年后的武林浩劫,他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随后慕容博怕玄慈等人追责,又抛妻弃子,用假死来逃避所犯罪行。此人可以说是《天龙八部》中,最不负责任的父亲。

慕容博对慕容复没有半点父爱关怀,只是把光复大燕的使命,牢牢地刻在慕容复的心中。慕容复的失败,恰巧败在自己自私自利的性格之上;为了光复大燕,他可以牺牲青梅竹马王语嫣的性命。为了光复大燕,他可以任意残杀忠臣良将包不同。为了光复大燕,他可以改头换面任人为父。

慕容博和慕容复,为了一己私欲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慕容博间接害死萧远山一家,慕容复直接害死段正淳夫人和情人。这对父子为了光复大燕,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天龙八部》所描述的四种父子关系,与作者金庸的丧子之痛

子为父隐-虚竹和玄慈

玄慈身为武林正派少林寺的方丈,他人生中的污点,是不容泄露出去的。他知道自身污点一但泄露,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关乎着整个少林的荣辱得失。这也正是雁门关外惨案参与者,为什么要隐瞒带头大哥身份的真正原因。

叶二娘之所以要隐瞒儿子的身世,也正是因为玄慈少林方丈的身份;叶二娘为报答玄慈救父,以身相许,而种下孽缘。叶二娘生下虚竹后,儿子却萧远山抱走,直接导致叶二娘心里变态,专门残杀他人之子,成为四大恶人的老二“无恶不作”。

虚竹的身世遭遇,萧远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实际上当玄慈和叶二娘有了恋情那刻起,虚竹的身世命运早已就是命中注定的事。一个江湖第一大派的大人物,定不会不顾少林寺百年的清誉,去认自己的儿子。这也是虚竹身世被萧远山公开后,玄慈自杀的主要原因。

结语

人生在世,有欢乐有悲伤,金庸先生晚年丧子,对他的打击实为不小。金庸先生在电视采访中,曾说过自己一心向佛,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才走出这段伤痛。

《天龙八部》创作于1963年至1967年,是金庸唯一一部描述父子关系最多的一部武侠小说,这也是他对父子关系的一些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