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一支书变身“推销员”为民解忧暖人心

开州区一支书变身“推销员”为民解忧暖人心

开州区一支书变身“推销员”为民解忧暖人心

杜芝树(右)在美丽乡村卡点执勤

开州区一支书变身“推销员”为民解忧暖人心

开州区一支书变身“推销员”为民解忧暖人心

杜芝树(中)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杜书记,今天怎么没来呢?”“他一直在抗疫一线,是不是累倒了?”居家隔离的村民向工作人员询问道。村民口中的杜书记是丰乐街道迎仙村党支部书记杜芝树,平时他都会每天上门了解隔离村民的情况,但是3月1日这一天他却没有来。
  原来,那天杜芝树骑摩托车查看村里柑橘采摘销售情况时,不小心摔下2米多深的泥沟,导致尾椎骨骨折住院了。
  37天奋战防控一线   1月23日晚,杜芝树接到丰乐街道办发出的疫情防控通知,便立即召开迎仙村疫情防控工作会,研究防控方案。迎仙村幅员面积仅1.57平方公里,总人口达3500余人,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因此,疫情防控工作难度较大。
  针对此情况,迎仙村打出一套疫情防控“组合拳”,成立疫情检查队,借助前期开展的无职党员评星定级活动,把8名无职党员纳入疫情检查队,同时吸收1名本土人才,对全村18个交通路口进行及时封堵,设置5个疫情联防检查点,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和传播。该村还成立疫情防控宣传队,逐组逐户发放《致全街道居民的一封信》、在交通路口悬挂疫情防控横幅,利用村广播、流动音响、小喇叭等工具进行广泛宣传,特别对居住人口较多的美丽乡村天天驻守宣传。


  该村还成立疫情排查队,对全村村民进行逐一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通过详实走访摸排,前期排查出27名涉鄂人员,经过14天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逐一排除患新冠肺炎的可能。
  2月25日,有7户村民从四川省返回迎仙村。杜芝树闻讯后,连忙劝其自行居家隔离。截至目前,全村无1例新冠肺炎患者。
  “这37天来,杜书记组织摸排了村内小区8个、居民房69栋、农村自建房700余栋,劝导取消红白喜事6场。他一个60多岁的人,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让我们感动。”无职党员魏明表示。
  住院不忘村里工作   “有7户村民还有5天才解除隔离。如果等到解除隔离再购买农资就晚了,你们最好早点帮他们买了,免得他们着急。”3月5日,躺在病床上的杜芝树给村主任魏久祥打去电话。
  “杜书记,你在医院安心养伤,村里的事情有我们,你放心吧!”魏久祥在电话中回答道。
  3月1日,天空下着小雨,乡村公路有些湿滑,杜芝树骑着电动摩托车到迎仙村9组查看柑橘采摘情况时,连人带车摔下2米多深的泥沟。他尝试爬起来,身子却无法动弹,他不得不使劲地呼喊,被正在采摘柑橘的村民吴生才发现,后被家人送往光明骨科医院。经检查,杜芝树第2根和第4根尾椎骨骨折,需住院治疗。

  听到医生的建议,杜芝树坚决不同意住院,经闻讯赶来的丰乐街道办干部劝说,他才勉强同意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放心不下村里的事,每天要打好几次电话询问。
  为村民卖出35万斤柑橘   “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战‘疫’的同时也要抓好春耕生产,恢复经济社会秩序。”2月23日,杜芝树在全村春耕备耕会上讲道。
  为及时让全村农户恢复生产,杜芝树主动与丰乐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对接,帮助农户解决春耕生产问题10多个,涉及化肥、种子的购买,农用物资的配送等。还发动无职党员、志愿者组成春耕服务队,深入全村走访,为256户农户及时配送农药、化肥和种子。此外,还积极帮助村民销售柑橘、土鸡、蔬菜等农产品,让因疫情无法卖出去的农产品全部变成了钱。
  “村里650亩柑橘全部成熟了,如果不尽快卖出去,会挫伤果农种植柑橘的积极性。”杜芝树积极发动全村的党员干部、亲朋好友,通过自己的微信群、QQ群广泛宣传推广村里的柑橘,吸引当地水果商贩和外地水果批发商收购。即使在住院期间,他仍不忘发朋友圈推销村里的柑橘。
  截至3月5日,在短短10天时间里,全村采摘35万斤柑橘销往甘肃、黑龙江、四川等地,让村民平均收入增加近1万元。

  “在杜书记的帮助下,我家的1万斤柑橘已卖得差不多了,现在正准备给柑橘修枝整形、除草施肥。”迎仙村4组村民吴海军说,真的要感谢杜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