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深圳特區的前世之身——大鵬古城

“深圳原是一座小漁村,一位老人在此畫了一個圈,於是搖身一變成為經濟特區。”這是人們盛傳中的深圳歷史,屈指算來也不過只有區區三十年而已。

尋找深圳特區的前世之身——大鵬古城


走在深圳市區的街頭,滿眼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就連路旁的行人也是步履匆匆,好一派現代都市景象。那傳言中的小漁村,怕是挖地三尺也無從尋覓了。近來雖然有人為此不平,然而在如今繁華的背後,它的前身究竟是什麼樣子,似乎已經無足輕重了。

尋找深圳特區的前世之身——大鵬古城


深圳別號鵬城,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處。從市區沿著海濱公路東行,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路過遊人如織的大小梅沙,到達大鵬灣和大亞灣之間的大鵬半島,在一個小站下了車。再沿著小路往裡走,穿過一片雜亂無章的現代商鋪和民房,一座城門出現在眼前,那就是大鵬所城。毫無疑問,這就是深圳之所以稱為“鵬城”的起源。

尋找深圳特區的前世之身——大鵬古城


城雖不高,然而那斑駁的條石和城磚,揭示了它至少已經有了數百年的歷史,飽經了無數風雨滄桑卻仍堅固如初。城樓也依然屹立,這是東南西北四座城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兩旁雉堞間的幾尊大炮早已鏽跡斑斑,只有在供遊客拍照的時候,才能重拾往日的一點威風。

這座“大鵬守禦千戶所城”,早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初,就已經守衛在這裡。明朝中後期的抗倭之戰中,它曾身經百戰;明末清初的抗清鬥爭,它作為據點長達十年;清末的鴉片戰爭,它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尋找深圳特區的前世之身——大鵬古城


大鵬所城的歷史,就是中國明清及近代抵禦外來侵略的可歌可泣的愛國曆史。曾經與它並肩作戰的東南沿海眾多衛所,大都早已淪為殘垣斷壁,甚至無跡可尋,它卻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向後人訴說著自己的苦難與功績。

出於與生俱來的軍事用途,這座面積不大的古城,沒有市樓,沒有縣衙和城隍廟,甚至連商鋪也難覓蹤跡。城內的街巷,也幾乎都是曲折多彎,以利於巷戰。昔日的都統署、守備署等,都已僅剩遺址,唯有幾座將軍第以及參將署等尚存。

尋找深圳特區的前世之身——大鵬古城


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小巷前行,路過一座青磚灰瓦的老宅,大門上立著“威武將軍第”的牌匾,那是古城內最大的府第了。雖然身系戰事,沒有過多繁複的雕樑畫棟,但整座大宅仍擁有數十棟屋宇廳房,非常壯觀。尤其是其中牌匾眾多,在廣東省內,也算是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築。

尋找深圳特區的前世之身——大鵬古城

鎮威將軍第的主人,是大鵬賴三代五將”中最顯赫的賴恩爵。他曾率眾取得鴉片戰爭首戰九龍海戰的勝利,在中國近代史上可算十分難得。可惜這樣的勝利,在晚清風雨飄搖的大局之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鴉片戰爭戰敗後,香港及九龍半島先後被英國佔據,大鵬所城也被殃及,被裁撤以至廢棄。


尋找深圳特區的前世之身——大鵬古城


府門之前,站著一位身著清朝裝束,拄著長槍無精打采的“兵勇”,想像著血雨腥風的年代,這樣的精神面貌是肯定無法上陣廝殺的。今天的大鵬所城,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守衛森嚴,遠離戰爭的居民在破舊的老房裡悠閒地生活著,大概心裡也在盤算早日離開這裡,搬到那百里之外的繁華都市。所城的前世今生,恐怕只有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遊客,才會聊發思古之幽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