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朝稱制的呂后,用剛毅手段建立起呂氏集團,開漢朝外戚專權先河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女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武則天,然而武則天卻不是歷史上第一位主掌朝綱的女性。

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劉邦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多稱之為呂后,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呂后雖無稱帝之名,卻是中國歷史上自有皇帝名號以來,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列入《史記》中專門記錄帝王之事的“本紀”之中,《漢書》中亦沿用了此一分類。


臨朝稱制的呂后,用剛毅手段建立起呂氏集團,開漢朝外戚專權先河

戚夫人為“人彘”,嚇病孝惠帝

呂后與劉邦還只是編戶百姓之時,便結為夫妻,性格剛毅果斷,助劉邦安定天下。

劉邦病危之時,呂后曾問政於劉邦,言劉邦、蕭何百年之後,誰來管理朝政,關心政治決策。

當初劉邦寵幸戚夫人,一度想要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等到劉邦身死,孝惠帝登基,呂后第一時間,便是解決這兩個人。

呂后先是囚禁戚夫人於永巷,而召當時為趙王的劉如意前來,劉如意知道此去凶多吉少,手下週昌讓他裝病不能奉詔。

使者接連去了三次都沒詔來,呂后便先徵調周昌來長安,等周昌來後,再召劉如意前來。

劉如意快要到長安之時,孝惠帝仁慈,知道自己的母親要殺劉如意,心念著兄弟之情,孝惠帝便提前到霸上去迎接劉如意,緊緊把他帶在身邊,每日吃飯睡覺都在一起,呂后有心殺劉如意,卻始終找不到機會。

冬天的一個清晨,孝惠帝早上出去練習射箭,劉如意年紀小,起不了太早,趁著這個空檔,呂后派人用鴆酒毒死了劉如意,等孝惠帝回來時已無能為力。

除去了劉如意,呂后又把戚夫人斬去手腳,薰聾雙耳,挖掉雙眼,又用啞藥將她毒啞,拋入茅廁之中,稱這是“人彘”,彘,也就是豬。

過了幾天之後,呂后召自己的兒子孝惠帝來看“人彘”,孝惠帝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戚夫人,當場悲痛大哭,為此生病了一年之久。

經歷此事的孝惠帝,再也無心管理朝政,每日飲酒作樂,並對呂后傳話說:

“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


臨朝稱制的呂后,用剛毅手段建立起呂氏集團,開漢朝外戚專權先河

孝惠帝崩,呂氏權起

呂后對於權力的掌控欲很強,一心要為孝惠帝和諸呂謀取權力。

有一次齊王劉肥來長安朝見,和孝惠帝坐在一起喝酒,孝惠帝因為劉肥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長,故而置上坐,行家人之禮

看在眼裡的呂后見帝王坐於下坐,便讓人倒了兩杯鴆酒,讓劉肥持酒祝壽。誰知孝惠帝也拿起一杯,要一同祝酒,嚇壞了呂后,便把這杯酒給免了。劉肥見有怪異,也不敢喝,裝醉離席。等到事後知道是毒酒後,擔憂自己是不可能活著出長安城了,此後將自己的一郡之地奉於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事才罷了。

孝惠帝七年,時年二十三歲的孝惠帝崩,等到發喪的時候,呂后哭,卻不掉一滴眼淚

等到丞相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軍,

控制住南北軍,諸呂氏入宮,居中用事,呂后才放下心來。

呂臺、呂產,呂祿,都是呂后兄長的兒子,自己的親侄子,呂氏外戚集團掌握了長安最重要的南北軍兵權,呂氏勢力正式確定了下來。

臨朝稱制的呂后,用剛毅手段建立起呂氏集團,開漢朝外戚專權先河

臨朝稱制,大封呂氏

孝惠帝死後,太子繼位,

呂后臨朝稱制,所有的行政號令全部出自呂后。

呂后想要封諸呂姓族人為王,右丞相王陵說:

“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

劉邦曾殺白馬與群臣立下誓約,非劉氏而封王的,天下共擊之。呂后又問左丞相陳平和絳侯周勃,倆人商量著說,當年高帝平定天下,子弟封王,如今太后稱制,封自己的昆弟族人為王,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事後王陵與陳平、周勃爭辯,說難道忘了與高帝的盟約了麼?兩人卻說道,論朝堂之上爭辯,我們不如你,而論全社稷、定劉氏,則你不如我們。此後,周勃正如劉邦所言,在平定諸呂外戚勢力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呂后想要王諸呂氏,先是追封已經去世的兄長為悼武王,想要慢慢達成自己的目標。

先是封有功之臣和劉氏之人為侯

,然後才封呂種為沛侯、呂平為扶柳侯。用同樣的方法,為王諸呂,先是封劉氏宗師為侯,然後故意授意大臣,讓他們提出立自己的侄子呂臺為呂王,呂后則扮演順從大臣之意的角色,又封呂祿為胡陵侯。

呂后四年,又封自己的妹妹呂嬃為臨光侯,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成侯。

呂氏諸女,多嫁於劉氏宗室之人,呂后立魯元公主的女兒張氏為孝惠帝的皇后,魯元公主是呂后的親生女兒,張氏是自己的外孫女,是孝惠帝的外甥女,孝惠帝雖不滿,卻也無可奈何。

呂氏諸女配嫁劉氏諸侯王,因呂氏權大而妄為,趙王劉友因為不愛幸諸呂之女,被進讒言於呂后,結果趙王劉友被呂后召至長安,命士兵看守住卻不給吃的,以至於死,後以平民百姓的葬禮安葬草草了事。

所立少帝,並非孝惠帝親生,而是呂后找來假稱為孝惠帝的兒子立為太子,並殺了他親生母親,少帝知道這件事後,說長大後一定會報仇,被呂后聽到後,幽禁於永巷,廢而殺之

,又改立常山王為帝,然而卻不稱元年,以太后稱天下事。

呂后完全把控著朝政大權,諸呂氏或王或侯,入主宮中,外戚權勢滔天,家族集團式的權力構架,已完全地有取劉氏而代之的趨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