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也會上癮嗎?

是啊,看著那些不喜歡的物品一件一件撤離,留下整齊的空間時,心裡也跟著卸下一塊磚,十分的解壓,然而隨著心情越來越舒暢,有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

小丁是位極簡主義的愛好者,斷斷續續已經斷舍離有幾年了,從一開始的搬家清理到現在已經是“家徒四壁”了,家裡只有桌椅和基本傢俱,幾乎看不到四處散落的小東西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小丁表示,一開始接觸斷舍離,曾計劃扔滿1000件物品,和大部分人一樣,沉迷斷舍離帶來的解壓感,這其中包括書籍,因為嫌棄書太多了,於是便以轉賣和捐贈的方式除了掉了許多,誰知,突然有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想在重新翻閱那些書,但那些書早已不見了,小丁只好考慮是否重買。同樣的情況也有不少朋友遇到過,很經常感覺好像有些東西長時間都用不,於是扔了它,神奇事的發生了,每每過幾天要用又後悔扔了他,那麼問題是出在哪裡呢?其實斷舍離的生活觀是非常健康的,但是結合我們國人的生活水平,應該採用斷舍離+收納法同時進行。

斷舍離也會上癮嗎?

去蕪存菁,活的精緻

實際上,在日本那邊,受到房屋面積的影響,斷舍離不僅僅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其中更是帶有一定的不得已性質,所以你要扔的東西真的都不需要了嗎?真的再也用不上了嗎?如果是,那扔掉最好不過,換言之這個東西我可能下次會用到,那就相信自己,留下它,藏起它!極簡主義實在容不下多餘不和諧的物品,好比北歐風的臥室搭上了紅綠配的牡丹花被子,別說極簡主義的人了,大多數人看了都不自在,又礙眼又不知何時用的上,所以分門別類,整齊歸類,是他們最好的歸宿,同屬性的放一起,外觀儘量用同一款色調,可以做個小標記,好再下次用到時候避免殃及其他的擺放。

斷舍離也會上癮嗎?

多年沒穿過的衣服,扔嗎?還是留著過年

當然了,這個方法只針對有特性需要的物品,不包括女生的服飾,曾經體驗過的衣服成災,出門卻找不到合適場合的痛苦,不喜歡不合適的堅決扔,硬穿除了委屈自己也是不尊重別人,有些服飾不適合偏偏抱有幻想能穿,第二年的時候,今年貌似也穿不了,第三年,明年再試試,最後發現這些衣服是一點也不喜歡,只能打包到小區回收站去。然而女人對於買衣服的執著是根深蒂固的,就像要推遊戲裡的水晶塔,一回兩回的沒那麼容易改變,前幾次的斷舍離,即使當時心疼萬分,看到新款上市還是一樣滴滴滴的刷,但是改變是悄悄的,當發現衣櫃中隨便一拿都是滿意的衣服時,果真努力是有回報的。喜歡網購的我,過去也一直出於各自原因,即使不合適也留著,其實清理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網購來的,留著除了賣家開心,別無其他,最後再把這些衣服送到貧困山區,遠不如捐款來的雪中送炭。

斷舍離也會上癮嗎?

壞情緒,也需要斷舍離

對於物品的斷舍,我們可以藉助時間改變觀念,而在壞情緒的脫離上面,卻不是那麼容易。情侶間吵架是很普遍的事情,前段時間網絡上在談論異地戀冷戰該怎麼處理,贊同見個面啥事都解決了是很好的方法,但現實中異地的情侶,無論是工作或者交通都沒便利到一吵架就飛奔數千裡的,其實問題根源是實際事件衍生出來的壞情緒,冷戰時,總多疑對方是不是真的那麼無情,是不是有其他新歡,諸如此類的壞情緒一環生一環,也許本是小事一件,倒讓自己憂心忡忡,嚴重還會影響工作效率,在這個時代,我始終相信心理健康不亞於身體,冷戰的時候,

斷開多疑猜忌,,捨棄死要面子的態度,脫離莫須有的不安,當然感情有部分強求不得,如果能做到壞情緒上的斷舍離,至少那段時間你是舒心的,盡力即是無憾。

老生常談,一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幾十年的習慣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循序漸進是以提升自我幸福感為原則,只有說你覺得累了,就是時候斷舍離了。當代青年也越來越趨向於減法生活,減去負擔多餘,留下自己真正需要喜歡的,當然了,斷舍離不是無慾無求,在物品上,更多的是矯正自己的消費觀,而在情緒上,是減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