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也会上瘾吗?

是啊,看着那些不喜欢的物品一件一件撤离,留下整齐的空间时,心里也跟着卸下一块砖,十分的解压,然而随着心情越来越舒畅,有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小丁是位极简主义的爱好者,断断续续已经断舍离有几年了,从一开始的搬家清理到现在已经是“家徒四壁”了,家里只有桌椅和基本家具,几乎看不到四处散落的小东西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小丁表示,一开始接触断舍离,曾计划扔满1000件物品,和大部分人一样,沉迷断舍离带来的解压感,这其中包括书籍,因为嫌弃书太多了,于是便以转卖和捐赠的方式除了掉了许多,谁知,突然有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想在重新翻阅那些书,但那些书早已不见了,小丁只好考虑是否重买。同样的情况也有不少朋友遇到过,很经常感觉好像有些东西长时间都用不,于是扔了它,神奇事的发生了,每每过几天要用又后悔扔了他,那么问题是出在哪里呢?其实断舍离的生活观是非常健康的,但是结合我们国人的生活水平,应该采用断舍离+收纳法同时进行。

断舍离也会上瘾吗?

去芜存菁,活的精致

实际上,在日本那边,受到房屋面积的影响,断舍离不仅仅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其中更是带有一定的不得已性质,所以你要扔的东西真的都不需要了吗?真的再也用不上了吗?如果是,那扔掉最好不过,换言之这个东西我可能下次会用到,那就相信自己,留下它,藏起它!极简主义实在容不下多余不和谐的物品,好比北欧风的卧室搭上了红绿配的牡丹花被子,别说极简主义的人了,大多数人看了都不自在,又碍眼又不知何时用的上,所以分门别类,整齐归类,是他们最好的归宿,同属性的放一起,外观尽量用同一款色调,可以做个小标记,好再下次用到时候避免殃及其他的摆放。

断舍离也会上瘾吗?

多年没穿过的衣服,扔吗?还是留着过年

当然了,这个方法只针对有特性需要的物品,不包括女生的服饰,曾经体验过的衣服成灾,出门却找不到合适场合的痛苦,不喜欢不合适的坚决扔,硬穿除了委屈自己也是不尊重别人,有些服饰不适合偏偏抱有幻想能穿,第二年的时候,今年貌似也穿不了,第三年,明年再试试,最后发现这些衣服是一点也不喜欢,只能打包到小区回收站去。然而女人对于买衣服的执着是根深蒂固的,就像要推游戏里的水晶塔,一回两回的没那么容易改变,前几次的断舍离,即使当时心疼万分,看到新款上市还是一样滴滴滴的刷,但是改变是悄悄的,当发现衣柜中随便一拿都是满意的衣服时,果真努力是有回报的。喜欢网购的我,过去也一直出于各自原因,即使不合适也留着,其实清理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网购来的,留着除了卖家开心,别无其他,最后再把这些衣服送到贫困山区,远不如捐款来的雪中送炭。

断舍离也会上瘾吗?

坏情绪,也需要断舍离

对于物品的断舍,我们可以借助时间改变观念,而在坏情绪的脱离上面,却不是那么容易。情侣间吵架是很普遍的事情,前段时间网络上在谈论异地恋冷战该怎么处理,赞同见个面啥事都解决了是很好的方法,但现实中异地的情侣,无论是工作或者交通都没便利到一吵架就飞奔数千里的,其实问题根源是实际事件衍生出来的坏情绪,冷战时,总多疑对方是不是真的那么无情,是不是有其他新欢,诸如此类的坏情绪一环生一环,也许本是小事一件,倒让自己忧心忡忡,严重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在这个时代,我始终相信心理健康不亚于身体,冷战的时候,

断开多疑猜忌,,舍弃死要面子的态度,脱离莫须有的不安,当然感情有部分强求不得,如果能做到坏情绪上的断舍离,至少那段时间你是舒心的,尽力即是无憾。

老生常谈,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几十年的习惯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循序渐进是以提升自我幸福感为原则,只有说你觉得累了,就是时候断舍离了。当代青年也越来越趋向于减法生活,减去负担多余,留下自己真正需要喜欢的,当然了,断舍离不是无欲无求,在物品上,更多的是矫正自己的消费观,而在情绪上,是减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