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自周亡後,華夏大地歷經春秋、戰國亂世,又在秦制之下苟延殘喘,待到劉邦亡秦滅楚、定鼎天下之時,他所面對的是一片破碎的山河,在人口凋敝、經濟崩潰的現狀下,莫說普羅大眾,就是貴為皇帝的劉邦都能深切的感覺到貧窮的痛苦,《史記》記載建漢之初,皇帝就是想要找到四批純色一致的馬來拉車都做不到,而將相就更慘了,只能乘坐牛車。在這樣一副爛牌下,漢朝諸位皇帝們是如何打破局面,奠定其後的盛世的呢?讓我們一一道來。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馬車在漢初成了高規格的座駕


建國之始多憂患

與現代創業者不同的是,劉邦首先要解決的困難不是沒有創業資金,而是糧食缺乏,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但剛經歷亂世的老百姓的天卻塌了,這對於一個新興的王朝來說是滅頂之災,沒有足夠的糧食任何經濟都發展不起來,一個國家也就自然步入衰亡。於是深知其中利害關係的劉邦開始思索解決之道,要能得出結果,就必須知道原因,說道糧食不足的原因,現代最常見的是人口超過了土地承載力,也就是僧多粥少的情況,但在古代這個原因並不常見,尤其是在戰亂頻仍的時代,這種情況下,導致糧食缺乏的主要原因是農業勞動力少,而這,正是漢初缺糧的原因,經過戰國、秦末的戰火紛飛,大量的青壯年被拉上了前線,即便留下了部分勞動力可以繼續生產,也往往堅持不了多久,因為一來無論是軍隊還是盜匪,都會盡可能的徵調他們的存糧來補充自己,二來戰爭帶來的劫掠讓那些留守家眷不是在土地上被殺害就是需要遷移他處躲避。這樣,土地便被閒置,進一步荒蕪,沒了土地和勞動力產出,自然也就沒了糧食。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戰爭帶來的死亡與破敗


當然,即便吃的問題解決,劉邦也不能放下心來,因為此刻的漢朝正面臨內憂外患。對外,北方草原的匈奴正虎視眈眈,而且經過多年的休養髮展,到劉邦所在的時代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了,對內,當初為了鯨吞天下所分封的異姓諸侯國開始暴露出問題,而雪上加霜的是,百越這些原來歸附中原的勢力也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更要命的是,對於久經戰亂的國內來說,無論是戰爭需要的物資還是兵源,都非常匱乏,就這麼個局面,作為漢集團的龍頭老大,劉邦要拿什麼去保住這個新生的帝國呢?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虎視眈眈的匈奴


攘外安內定江山

劉邦耗費半生好不容易登上權力的寶座,面對的卻是這般破碎的山河,兇險的局勢,縱使這樣,此時此刻想把他拉下來的人還可以排起長龍,倘若他生活在近代,可能會先錢鍾書先生而嘆一句“做皇帝就像圍城,城裡的人想逃離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不過若是高祖有幸出洋國外,或許又會引用大哲學家巴爾扎克的“沒有偉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來安慰自己吧。當然,不論我們如何調侃,歷史不會停止它前進的車輪,劉邦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他既要安內,也要攘外。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開國皇帝劉邦


既然同時面臨內外的威脅,劉邦就必須做出一個歷史難題,先攘外還是先安內,由於蔣先生的臭名昭著,許多人聽到這個選擇幾乎是毫不遲疑的選擇先攘外,不過作為古人的劉邦卻沒有這樣的思維慣性,對他來說,先安定了國內才能有餘力對抗外敵,而且北方來劫掠的匈奴是遠不如國內要奪權的敵人更緊迫的,在這樣的內在邏輯下,劉邦開始著手收拾那些有威脅的諸侯王,不過人生哪有一帆風順,當他收拾到韓王信的時候,匈奴介入了進來,這就讓劉邦非常的尷尬,只能連帶外患內敵一起收拾,開始的反攻非常順利,漢軍成功的將叛軍和匈奴逐出了原先佔據的地區,首戰告捷的消息讓劉邦忘乎所以,開始思索著畢其功於一役,於是,白登之圍的悲劇上演了,吃了大虧的劉邦在這當頭一棒的打擊之下清醒了過來,便繼續採取先安內再攘外的政策,用和親穩住外敵,謀求發展國力。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蔣先生“攘外必先安內”手稿


無為而治

基於這樣的經歷,劉邦繼續著不同於秦的治國方略,因為他知道,沒有國民經濟的發展,就沒有懾服諸侯,對抗匈奴的實力,而竭澤而漁的壓榨民力,只能換來自身的崩潰,於是他拋棄了法家一貫的壓榨主張,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眾所周知,勞役、兵役、沉重的賦稅與嚴苛的執法是破壞生產的最大元兇,它們抽走了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吞噬著土地上生存的一切,而這,對於從底層的屍山血海中爬上來的劉邦來說,是再清楚不過的事了,所以,劉邦要與民休息,首先要做的就是革除這些弊端,於是,他用免除勞役和刑罰來鼓勵生產,將服役時間控制在百姓能接受的範圍內,並儘量減少大動干戈的戰事,在這番治理之下,漢初經濟凋敝的現象得到了緩解,人口增加,物產充盈,更為可貴的是,在劉邦之後的文帝、景帝也很好的延續了無為而治的經濟方略,讓漢朝的國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農民積極耕種

徙民填糧,大興馬政

雖然無為而治可以讓國力得到發展,但當時的戰略態勢並不會給你安心種田的機會,這是因為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劉邦在位期間對於國防的針對性部署並不顯著,雖然他細了化軍隊的編制,制定森嚴的軍法與控制軍隊的虎符制度,並加強了軍備的投入,但這並沒有改變邊境防禦力量與匈奴實力的天平,匈奴仍可以不斷的劫掠邊境。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裝備差勁的漢軍

雖然和親保障了大規模戰事難以發生,但小規模的掠邊行動卻屢屢發生,邊境的防禦力量無從抵禦這些機動性極強的鐵騎,而需要臨時徵召的大軍則無法阻止先下手的敵人造成的破壞,這讓漢軍疲於奔命,苦不堪言的同時,也讓邊境變得一片狼藉,難以發展。所幸的是,漢朝並不缺有識之士,而朝堂之上也坐著一位渴望建功立業的君主,於是,晁錯便站了出來,向皇帝說出了自己的韜略。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善於騎射的匈奴人民


晁錯並非只會喊口號的人,他給漢文帝獻上了具體的敵我實力分析與應對策略,其中針對國防他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設性意見:

一、徙民實邊,這個策略顧名思義,就是遷徙百姓來充實邊塞。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讓邊境保持足夠的人口來供應更多的軍隊,增強當地的抵抗能力,削弱匈奴的進攻性。單看這一策略似乎並不高明,是個人都能想到,但涉及到怎麼做時,他的水平就體現出來了,首先他並沒有建議文帝強制調派平民去往邊境,因為這樣容易引其譁變而且強制徵發耗費不菲,這樣做的後果參照秦朝的先例就能明白了,傻子才會去重蹈覆轍。其次他建議文帝利用優惠政策來誘導內地的平民,對於願意跑去邊塞的人,給房給地給農具,幾年內還不收糧食稅,除此之外,罪人赦為平民,平民授以爵位,顯然,這麼做不但移走了內地的不安定因素,還為移民提供了經濟基礎,做到真正的充實邊界,可謂一舉兩得。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百姓向邊塞遷徙

二、積粟實邊,即在邊塞囤積糧食,這一舉措或許讓現代人不解,這有必要單獨列一條嗎?邊境需要糧食,花錢購買就是了,顯然,這種看法是對古代運輸條件不熟悉導致的,在古代,糧食的運輸效率非常低,如果等需要了再調度供應,不但浪費大量人力,畜力與供應它們的糧食,還會暴露出一條長長的補給線讓匈奴們搶劫,所以晁錯才專列一條設置戰略儲備。不過邊境經過常年戰亂,已然沒有多少產出,如何能做到囤積糧食呢?面對這樣的問題,晁錯再次發揮了他的智慧,他用免罪與授爵位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糧食以填充邊塞的糧倉,最終,在他的努力下,邊界的倉庫充實了起來,這一措施既增強了邊塞百姓的信心,又為同匈奴的對抗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填的滿滿當當的糧倉


三、重興馬政。文帝作為和平年間上位的統治者,對於騎兵的彪悍戰力有所忽視,一度因養馬費糧而限制馬匹的發展,晁錯則適時的糾正了其錯誤的認知,並建議加大馬匹養殖的力度,以一家有馬,三人免賦的形式將其發展到百姓中去,文帝深以為然,接受了晁錯的建議。雖然從全局來看,漢初的馬政並不完善,但其的確是推動了養馬事業的發展併為漢朝的騎兵的建立以及對匈奴的反擊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的。

山河破碎鑄犁、劍——漢皇的破局之策

馬政施行後馬車不再是皇帝才有的待遇

合力破局

在這些條件的共同作用之下,漢朝逐漸從建立之初的局面中走了出來,邊境的充實讓漢朝內地可以安心種田,於是,在文景之治的經濟發展下,國家擁有了大量兵源與戰爭物資,史載其“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它們不但幫助皇帝打贏了針對諸侯王的內戰,也為後來漢武帝對匈奴的進攻奠定了基礎,使得漢朝打破死局走向強盛與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