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丛明明是绿色的,为啥老虎要进化成黄色?

老虎是森林之王,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掠食者。然而有一个问题很多人不理解,森林在大多数时间以绿色为主,为啥老虎要进化成黄色带黑色斑纹。

在绿色的草丛里,老虎是如何伪装自己,捕捉猎物的呢?

草丛明明是绿色的,为啥老虎要进化成黄色?

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来跟大家做一下简单的解释。老虎之所以进化成这个样子,跟哺乳动物的视觉效果有很大关系。

在人类的眼光里,自然界中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分不清红色和绿色。对于鹿和羊这类老虎的主要猎物而言,黄色的老虎和绿色没有任何区别,老虎身上的黑色条纹也像草丛中的斑驳景色一般,让老虎能和环境很好地融为一体。

草丛明明是绿色的,为啥老虎要进化成黄色?

这些哺乳动物之所以成为了“色盲”,跟漫长的进化有很大关系。

哺乳动物最早诞生于2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目前发现最早的哺乳动物是中国的吴氏巨颅兽。在那个年代,地球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生物还是以爬行动物为主,比如恐龙等。作为冷血动物,爬行动物活动的时间只能在白天,到了晚上就会降低活动量陷入休眠。这个时候恒温的哺乳动物就成为了夜间的王者,趁着爬行动物们活动不便出来觅食,这也成为了现如今不少哺乳动物的生活方式。

草丛明明是绿色的,为啥老虎要进化成黄色?

善于在夜间觅食的哺乳动物,在视觉上也进化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晚上,分辨物体的亮度要比看清色彩重要的多,所以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进化失去了绿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视觉分辨能力。食草动物能够看到绿叶的反光,食肉动物则能够在夜间看到运动状态下的猎物,同时在嗅觉上也更加灵敏。

恐龙消失后,哺乳动物们才在白天逐渐开始活动。但是不得不说,哺乳动物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和发达的大脑,放弃了体型上的优势。如果像恐龙那样的爬行动物卷土重来,哺乳动物们还得回到晚上活动的局面,当然这是后话了。

草丛明明是绿色的,为啥老虎要进化成黄色?

作为灵长类动物的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类和猩猩,猿类一样,都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是因为灵长类动物以树上的果实为主食,首要的技能就是分清哪些是没熟的,哪些是已经成熟的,成熟的果实是红色或橙色,能够提供更高的能量,口感也好。这是灵长类巨大的生存优势。目前人类中约有8%是红绿色盲,他们虽然分不清红绿色,但夜视能力比一般人强,而且能够迅速识破野外迷彩伪装,这也是一个巨大优势。

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