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權健事件”餘音未了,又一家可以“對抗癌症”的“萊芙蔻”走入大眾視野。不久前,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管局發佈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海萊芙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發佈虛假廣告被處罰款4.38萬元。”處罰決定書顯示:萊芙蔻旗下的“生命密碼”、“sT因子”等多款產品不具備其宣傳功效,而萊芙蔻自己宣稱“ST因子是拯救亞健康、癌症的剋星。”

這家萊芙蔻公司不斷向“直銷”靠攏,卻一直沒有取得直銷許可證。互聯網上關於“萊芙蔻騙局”、“揭開ST因子騙局”、“萊芙蔻是傳銷嗎”的問題不絕於耳,在百度搜索“舉報萊芙蔻”的信息,竟然高達34200個結果!除了大量消費者舉報,也有多家媒體多次報道過萊芙蔻涉嫌傳銷的新聞,但卻一直沒有被查處。

多位熱心網友舉報,竟然發現了更加可怕的事情!這家被多次舉報涉嫌傳銷的保健品公司,竟然還控制著一家名為“泰山慈善基金會”的公募基金會。不僅基金會的理事大都是萊芙蔻的關聯人員,他們以公益的為名,向社會上募集善款,一些善款一轉手就進入了自己的關聯公司。他們以基金會的名義為萊芙蔻等公司舉行招商活動,為企業背書。以基金會的名義公司身價數千萬的股東募集善款,表彰萊芙蔻業務總監,彰顯自己的善心!他們下設十幾個專項基金,違規募款和撥款,短短一年便募集善款近億元!讓消費者眼花繚亂!

更沒想到的是,這些“光榮材料”多處公開出現在泰山慈善基金自己的年報和審計材料中,不僅沒被查處,還被評為了5A級基金會!山東的市場監管和民政部門真的該思考下是誰在縱容?這種“傳銷的新變種”挺進公益圈,不僅讓廣大消費者防不勝防,更會影響中國岌岌可危公益界的公信力,引發社會的動盪和不安!可怕!可悲!

我們來細看一下:

泰山慈善基金會於2014年8月29日註冊,主管單位是泰安市民政局,原始基金600萬元人民幣,泰山慈善基金會的官網介紹:泰山慈善基金會由趙章山出資人民幣500萬元,趙芬出資人民幣50萬元,宋琳出資人民幣50萬元……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而趙章山正是萊芙蔻公司的董事長、法人代表,而趙芬是趙章山的妹妹。

根據資料顯示,趙章山名下共擁 18 家公司。這些公司被統一稱為“浩仁元泰集團”。而萊芙蔻作為一家保健品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公司,就是浩仁元泰集團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他公司多為它的上游或下游公司,為萊芙蔻公司服務,有密切的合作往來。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泰山慈善基金註冊備案的理事會共有人員11人,分別為:吳麗俠、趙章山, 趙芬、葉靖梅、褚春梅、趙芬、劉晶、高華、孫寶生、嚴靜、陳娜、莊友進。監事會1人,王柬立。 這些人,大都是萊芙蔻公司的股東或高管。趙芬(秘書長,趙章山妹妹)葉靖梅(副理事長,浩仁君泰股東,董事,萊芙蔻雲南公司法人)褚春梅(副理事長,德佳文化傳媒經理);孫寶生(浩仁君泰股東,監事) 王柬立(監事,浩仁元泰股東,持股39%,副董事長。)劉晶(理事,浩仁元泰職業教育集團秘書長);高華(浩仁元泰集團副總裁);嚴靜(理事,萊芙蔻第二子公司董事 )陳娜(理事,泰安我的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股東。 趙章山參股,並擔任監事。)

(以上信息全部來自其本人所在單位的公開報道)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我們在“浩仁元泰集團”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看到明確介紹:泰山慈善基金會是浩仁元泰集團的教育板塊。在浩仁元泰集團的多項活動中,我們也都能看到泰山慈善慈善基金會的身影。根據泰山慈善基金會官方微信公眾號顯示:2018年1月14日,浩仁元泰集團2017年總結表彰大會在泰安舉辦,集團旗下子公司都參與了本次年會……泰安市泰山慈善基金會秘書長趙芬獲得優秀管理獎,基金會員工周卉、姚鍵焜、李紅彥分別獲得開拓創新獎、最佳潛力獎、愛崗敬業獎。

通過以上信息,我們不難看出,泰山慈善基金會就是隸屬於就是浩仁元泰集團。而萊芙蔻董事長同樣多次以泰山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身份參加其會議和出席各種活動。

而基金會作為社會組織,因為擁有公開募集的權力,有其公益屬性和嚴格的規定。企業法人步不允許擔任理事長、理事會也有嚴格的要求,但是泰山慈善基金會似乎並沒有按照規定行使,而是基金會儼然成為了企業的一部分,這是對中國慈善事業的褻瀆。

成立一家基金會需要有註冊資金和非常複雜的手續。那一家保健品公司,為何要費勁的成立一家公募基金會呢?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萊芙蔻公司不斷向直銷公司靠攏努力,卻一直沒有取得直銷許可證。他們宣稱“立志打造抗衰老民族品牌”,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公益背書,才能顯得更加高大上!有了一家公募基金會為萊芙蔻背書,自然是最好不過了!與此同時,一家公募基金會可以向社會公開募集,更是一門好“生意”。

那這家泰山慈善基金會都為萊芙蔻做過什麼呢?我們繼續看: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2018年3月9日,萊芙蔻事業啟動大會在上海舉辦,參會人員達2500餘人次,主題為了發展事業夥伴(即招商會)。根據活動現場照片顯示,該活動的主辦單位“泰山慈善基金會”竟然列在第一位。而萊芙蔻董事長趙章山,則以泰山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的身份參加會議,並同時表示“致力於萊芙蔻事業的發展,立志打造全球抗衰老民族品牌,堅持將公益慈善事業發揚光大。”呼籲大家加入萊芙蔻,成為“事業夥伴”。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不僅如此,在泰山慈善基金會的官網上,公佈了四位慈善之星:姝麟專項基金主席董姝麟、鴻源家族專項基金主席鄭紅、新盟專項基金主席張蘇青等,他們都被描述做了非常多公益事業,因此被選為“慈善之星”。可根據報道資料顯示,他們皆為萊芙蔻的高級業務總裁。只是,她們因為做了公益事業,還是因為拉動了萊芙蔻公司的業務,而被選為慈善之星呢?我們不得而知。

2017年7月,中新網報道,萊芙蔻與上海辰卓貿易合力打造的“17卓米商城”舉辦上線儀式,同時成立泰山慈善基金會“中國好地”專項基金,而中國好地的負責人高華,正是泰山慈善基金會的理事。成立專項基金可以更好的以公益名義宣傳。

2015年7月12日,泰山慈善基金會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還介紹,德佳文化傳媒公司組織60多名員工進行“萊芙蔻井尊系統將帥營”。德佳文化傳媒也由趙章山實際控制,與泰山慈善基金會在一起辦公。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2019年2月19日,泰山慈善基金會官網發佈了一份“大病救助中心——點亮呂紅恩生命之光項目總結”該項目稱:呂紅恩,一個普通的人……59歲突發腦溢血,上有80多歲老人,把整個家庭壓垮。他們於2017年9月11日在騰訊公益上發起籌款,5888名網友募捐,共募得90991.48元,除去2%的公募管理費,所有善款全部用於呂紅恩的治療費用。”

而且在報告中,描述的非常感人:“得知呂紅恩入院,朋友、親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湊醫藥費用幫助其渡過難關!趙章山毫不猶豫拿出兩萬元用於治療費用的墊付,讓前期的受助和治療不至於舉步維艱。”而且還特別提到了上海萊芙蔻團隊和秘書長趙芬親赴陝西陝西省康復醫院看望呂紅恩。

這本是一個很感人的公益項目總結介紹!可是真相卻讓人大跌眼鏡。通過企業查詢軟件一查便知,呂紅恩系萊芙蔻公司監事,持有1.25%的股份,他還是浩仁元泰集團的董事,持有10%的股份。呂紅恩還與趙章山合夥創辦了“北京浩仁同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華泰壽康養老產業有限公司”分別佔10%和13%的股份,同時擔任董事。按照註冊資本計算,呂紅恩的身價至少幾千萬。

以基金會名義表彰業務總監,成立專項基金,以基金會名義舉辦招商會,通過網絡公募平臺為股東募集“善款”……我想這些,無法概括泰山慈善基金會與萊芙蔻的真正關係。泰山慈善基金會還多次為與萊芙蔻關聯的,趙章山實際控制的多家企業有密切業務往來。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根據泰山慈善基金會官網介紹,泰山慈善基金會秘書長趙芬多次考察萊芙蔻的“農耕文化園”——荔波億隆之家,多次為其產品進行和公益結合的宣傳活動。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不僅如此,2019年2月21日,泰山慈善基金會發布了一份“綠色陽光進社區項目2017年度總結報告”顯示:2016年7月,在騰訊公益平臺發佈項目,9天共籌得善款169282.72元,捐贈人次達22627人次。

2月15日,泰山慈善基金會發布的另一個公益項目“綠色蔬菜看的見的愛項目2018年度總結報告”顯示:該項目總籌款487515元,截至2018年8月2日共支出項目費用454988.5。

這兩個項目的名義都是為社區獨居老人每天送一份蔬菜,看起來非常具有公益性。泰山慈善基金會宣稱嚴格按照項目合同約定實施計劃,開展相關工作。但是實際上,這筆善款,一轉手又進入了萊芙蔻關聯公司的腰包。山東億隆之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位於趙章山的老家山東莘縣,原公司法人為趙章山,而山東億隆和荔波億隆都是萊芙蔻的上游原料和生產公司,有著很多合作關係。

以公益知名,在網絡公募平臺向社會公眾籌集善款,然後採購自己公司的蔬菜,還塑造了企業良好的公益形象,這真是一筆劃算的“生意”。如果所發放的孤貧老人是自己的關聯社區,還為自己公司推銷了蔬菜產品,節省了經費,那這筆生意就更划算了。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泰山慈善基金會官網顯示, 2017 年 11 月, 由趙章山擔任出品人,德佳文化傳媒和泰山慈善基金會共同出品,浩仁元泰集團和萊芙蔻聯合攝製的電影《紫薇飄香》全國公映,該片聘請了多位大咖參與,但此後便再無聲音。該片聲稱公益電影,究竟花費多少,兩家出品單位究竟是誰出自多少,花費多少,票房收益多少,有多少用在了公益上,一概沒有公佈。此外,德佳文化傳媒和泰山慈善基金會合作的《大海與天使》等影片、“ 圖書喚醒計劃”公益項目,全國盲人百科知識競賽山東賽區選拔賽、TL7 大型社會公益服務走進莘縣等多個活動。幾乎有泰山慈善基金會的活動, 德佳文化就會同出現在主辦或承辦上。

根據泰山慈善基金會與德佳文化傳媒顯示的雙方辦公地點,為同一處,都位於泰安市中興大廈,不知是否是一個團隊在運營。這些高投入的電影,有去無回的錢,都來自於哪裡? 用的是泰山慈善基金會募款的捐贈人的善款, 還是德佳文化的投資款?我想這些是有關部門應該去查閱和審計的。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在泰山慈善基金會的網站上我們看到,他們自成立後,一直作為不大。可是這一現象,卻在2018年後下半年,突然發生了改變。2018年下半年,泰山慈善基金會突擊成立了12個專項基金,此後以每月1000萬以上的速度遞增,一年的善款收入竟然近億元!細翻泰山慈善基金會的公益項目,大都以大病救助為主。單純看公益項目,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細看捐款項目,卻讓人不寒而慄。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就如泰山慈善基金會發布的 200 多個網絡募款的公益項目中,很多個項目的善款,竟然都是刷出來的。大額捐贈打入騰訊公益募款平臺,就可以衝擊其首頁位置,在吸納了網友的愛心善款後,這些錢又會被打入孩子監護人或醫院的賬戶。就如圖中的“小萌娃勇鬥血癌”項目,由之心基金髮起,共募集 24.8 萬善款。其中,有兩次密集的大額捐贈,網絡吸納募款後,分三批打入了孩子監護人卡中。類似項目,還有很多很多。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這個項目隸屬於泰山慈善基金會“之心基金”,而這個專項基金被一家“山東之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管理。網友發現,之心設立的90多個捐款項目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出現了大額捐贈。而這些捐款,又有很多被分批打入了受助人或監護人的個人賬戶。這些大額捐贈來自哪裡,受助人是誰,他們的報銷是否有憑據,我想在泰山慈善基金會的賬目裡能夠得到真正答案。

更有細心的網友留意到,這些有大額捐款刷出來的募捐項目裡,基本都來自於河北陸道培醫院、京都兒童醫院等幾家民營醫院。他們中間是否有利益往來?是否又與萊芙蔻有來往關係,還得繼續關注。

一家保健品公司被舉報這麼多次,市場監管部門需要重視。可他一變身走進了公益圈,成立了一家公募基金會,很多問題又不是市場監管部門自己說了算。可是一家公募基金會如此多明顯的違規、違法問題,山東民政廳就一直坐視不管嗎? 這些問題,我們還得繼續等待有關部門的說法。只是,作為消費者,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被披著公益外衣的商業行為所矇蔽雙眼。

警惕傳銷!保健品公司萊芙蔻開辦公募基金會,一年募款近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