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问题,这篇文章算是讲透了

在正文开始之前,平权主义者雨农应该先摆明三个叙事前提作为全文基调:

1.不可否认,男女先天在生理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两方在社会分工上有所不同,例如重体力活男性承担得(较)多。

2.也由于历史惯性和现实因素,今天的世界仍然重男轻女,各种意义上的重男轻女。

3.“权利”是可放弃的,“义务”则是必须履行的。请务必知晓其意义。


壹 解放女性 ≠ 消费女性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这样一句话在新中国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应当警惕的是这句话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今天有不少人以“男女平等”为幌子来“消费女性”

因为男女平等,所以男女可以同工同酬。

因为男女平等,所以男女可以一刀切对待。

因为男女平等,所以可以不承认男女间的某些客观差异。

很明显,这些都是当代世界践踏女性正当权利的混账言论和极端做法。

“女权”问题,这篇文章算是讲透了


在曾经那段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妇女解放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妇女能顶半边天”无疑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后果,即“女人当男人使”,赤果果的消费和摧残女性。

女性当然不能当作男性使,女性就是应该和男性“区别对待”,女性就是应该避免某些高强度和高危险的工作,就是应该有保障地享受产假,就是应该在政府立法中享有更多的呵护。


贰 女权 ≠ “性解放”

这个问题我们在之前聊《驴得水》的时候提过。我绝不认同某些自作先锋的人把性解放的程度简单粗暴地和女权伸张划等号。

不好意思,要谈女权请全面。

潇洒豁达的张一曼管得了自己的身体,却很难说争得了什么应有的权利。女权的题中应有之义还囊括但不限于

生育权、堕胎权、受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选举权、代表权等。

武媚娘、甄嬛、魏璎珞、慈禧自然都不可能是“女权”的代表,很简单,她们也不过是男权和君权的附属物。

“女权”问题,这篇文章算是讲透了

伟大的妇女参政权

2015年贝恩公司关于职场两性平等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女性就业率高达73%,领先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是全世界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数据来源:http://www.hroot.com/hcm/632/312530.html)

2018年8月民政部发布的《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63.1 万对,比上年下降7.0%;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37.4 万对,比上年增长5.2%。

如果仅从离婚率就业率(这也和上述把女性当男性用有关)的角度来看,今天中国的女权在全世界而言都并不算低,这是近代百年不断革命下意识形态的积极影响。如果今天诸位女同胞结婚后改姓夫姓,哪位能接受呢?而这在世界诸先进国当中都是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

当然了,“90后”以后的中国年轻人对待“性”的态度的确已经相当开放了。那是另一个耐人寻味的课题。


叁 警惕“女权自助餐”

“女权自助餐”是一个最近兴起于海峡对岸的概念,请看一段原文叙述:


“女权”问题,这篇文章算是讲透了

(来自脸书@台灣阿童─童仲彥)


顾名思义,选自己喜欢和对自己有利的,但自己不喜欢和不利的则全然漠视。某种程度上是指一味强调权利而避免(各种)义务。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下:


我不接受和公婆同住、婚后拒绝家事,但男方当然要有車有房。

谈三金五金彩礼时按中国传统来,谈洗衣做饭带孩子按西方绅士来。


“女权自助餐”究竟是否站得住脚成为一种概念当然尚需商榷。但类似于此的行径真的不算罕见。谈论女权问题,要对某种程度上的“女权自助餐”保持警惕。

这种“女权自助餐”就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田园女权”。这当然早已不是平权的范畴,是拙劣的霸凌。

一向温和忍让的我未必会痛打落水狗,但我一定要痛打“田园女权”。


每当我谈起女权,我可能并不能确定哪些说法一定是对的,但我至少能先排除几个明显不妥的,以上三个大概就是需要所有人警惕的。

说到最后,其实我不仅希望为广大女性争得应有的权利,同理也适用于所有被当今社会视作“异族”,LGBT丁克族不婚族,都应当安稳地享有天赋之权利。

“女权”问题,这篇文章算是讲透了

女权义和团不可取

我曾经随机采访了几位身边的女性,其中J小姐坦言说:


老实说现在谁家都是一个孩子,谁家的宝宝不是宝宝啊。你们男生也不容易。


全世界男女生相互理解万岁!权做收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