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專題:哲學知識體系的構建

一、核心知識歸納

哲學思考的是人與世界的終極問題,即世界的本原是什麼(從何處來)?世界的狀態怎麼樣(向何處去)?如何處理人與世界(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關係?對這些終極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學派別,而其中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完整地、科學地回答了上述問題,能夠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圍繞"如何正確看待自然、社會(人生)和思維,如何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一核心問題,全書從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選擇四個方面展開,即四個單元,每單元突出一個核心問題。

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從學生身邊的哲學入手,引導學生了解哲學的一般知識,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重要特點。這是全書的概論。可稱為哲學概論或哲學導論。

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主要從物質與意識的關係入手,引領學生正確認識外部世界,正確處理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的關係,在實踐中探索和發展真理。這一單元基本上屬於唯物論和認識論部分。其中第四課探索世界的本質、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屬於唯物論部分。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屬於認識論部分。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幫助學生掌握觀察事物、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思維能力和做事的能力。這一單元屬於辯證法部分。其中第七唯物辯證法的聯繫觀、第八課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主要講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內容,第十課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主要講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

第四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歷史問題,在社會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實現人生價值,為社會做貢獻。這一單元主要屬於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內容。其中第十一課講歷史觀,第十二課講價值觀,綜合探究講人生觀。

主要線索:生活、實踐的觀點(哲學·哲學的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如何認識世界: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物質·意識·實踐)——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聯繫·發展·矛盾·創新)——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社會歷史的真諦·價值的創造和實現)。

二、複習方法指導

哲學複習,應對每個基本原理準確表述出來,使用術語要規範簡練,側重於方法論意義。對核心考點要按照專題進行重組,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整體把握,做到融會貫通。應重點把握以下原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簡潔表述。

唯物論(物質觀):①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②意識的能動作用。③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的關係。

認識論(實踐觀):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②真理的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③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追求真理。

辯證法:①聯繫觀。聯繫的普遍性、客觀性,堅持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係。②發展觀。發展的實質,堅持用發展的

觀點看問題;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③矛盾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係;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係;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④辯證否定觀。辯證否定的實質;堅持辯證的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

歷史唯物主義:①歷史觀。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②價值觀。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③人生觀。人生價值的內涵、評價;人生價值的實現。

三、模塊體系要點

四、主觀題答題要點精粹

在解答哲學試題時,審題時要注意設問對知識的限制,組織答案時一般要從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四個板塊知識作答。在回答哲學問題時,要注意"原理+方法論+分析"的模式。"依據類"應著力於原理,"如何做""啟示"應重點闡述方法論。

一、辯證唯物論

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識別的關鍵詞:根據…情況(針對…特點、根據…形勢、從…實際出發、立足於…基礎)制定或實行…方針、路線、政策或發展戰略╱制定…計劃、路線、方針、政策或發展戰略由…客觀情況決定╱立足或著眼於國情、省情、縣情╱

2.意識具有能動作用,要求我們發揮正確意識的能動作用

 識別的關鍵詞:強調意識的積極或消極作用,如在…路線、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敗╱強調貫徹…科學理論或…重要思想,如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三個代表、生態價值觀)╱抵制、批判…錯誤思想或理論╱弘揚…精神,如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條件、克服困難╱在…理論、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導下╱實施…戰略、計劃、方案╱堅持…方針╱

3.規律客觀性與普遍性要求我們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

 識別的關鍵詞:在處理人與規律關係時,特別是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中,人的某些行為違背規律、破壞了規律(或自然規律),受到規律的懲罰╱做事遭遇╱辦事情要講究科學態度╱講科學╱辦事情要實事求是╱超載,過度,急功近利,濫……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對……決定、預測╱拼搏、艱苦奮鬥、反覆試驗、百折不撓╱發揚……的精神╱

4.把尊重客觀規律性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識別的關鍵詞:辦事情,把革命精神與科學態度結合起來╱發揚科學精神╱某事取得成功╱辦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盡力而為╱做事情,堅持實事求是原則╱

5.事物發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識別的關鍵詞:穩定、穩健╱不變╱同步╱平衡╱

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識別的關鍵詞:實踐出真知╱實踐是一切科學知識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是不是金子,一煉就知╱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

2.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上升性,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追尋真理

 識別的關鍵詞:第一次提出某種正確的觀點或認識╱對某一具體事物的認識經歷一個漫長的認識過程,同時每一次認識都在向前發展、推進╱山外有山,學無止境╱

3.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

三、唯物辯證法

(一)聯繫觀

1.聯繫的含義、聯繫的普遍性、客觀性要求我們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

 識別的關鍵詞:影響╱制約╱關係到╱引起╱相結合╱合作╱協作╱協調╱正確處理…之間的關係╱…一體化、系統化╱有利於╱會促進╱會帶來╱統一╱意義╱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相關╱處理……關係╱同時╱導致、後果╱離不開╱一致性、連續性(過去、現在、未來----前後相繼歷史聯繫)╱空間相鄰------左鄰右舍╱

2.聯繫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要⑴從事物固有的聯繫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⑵聯繫是客觀的,並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繫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繫,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繫,建立新的聯繫。

3.聯繫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4.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統一的,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密不可分。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推動整體發展。

 識別的關鍵詞:顧全大局╱國家與各地區或某地區、國家與部單位、各部門、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係╱發展的全過程與某一階段之間的關係╱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強調的是相互配合、整體勢力,要培養隊員集體意識、全局觀念╱事關全局╱樹立全國一盤期的思想╱東、中、西部與全國╱組成部分╱環節╱全局、大局、局部╱戰略長遠高度╱三農工作與全國工作╱地區分割、地方保護主義╱分裂、獨立╱

5.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識別的關鍵詞:結構調整╱系統工程╱資產重組╱優化組合╱

(二)發展觀

1.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識別的關鍵詞:創新精神╱敢於創新╱與時俱進╱解放思想╱促進(社會、技術)進步╱促進新產品升級換代╱不斷完善╱立足現實,著眼未來╱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著眼於長遠╱促進新事物成長、支持和擁護新事物╱創新、更新、刷新、發展、提高╱新產品、新局面、新形勢、新思路╱長遠利益,戰略高度╱從…到…的發展過程(上升、前進)╱面向未來,為了子孫後代╱具有前瞻性,科學預測╱推陳出新╱新陳代謝╱

2.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要充滿信心,又要克服困難

 識別的關鍵詞:某事物成長經歷艱辛困苦的過程,最終取得了勝利或成功╱在挫折中前進╱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進中遇到困難與挫折╱嚴峻挑戰╱

3.事物的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我們要做好量的積累,促進事物的質變

 識別的關鍵詞:…建設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循序漸進╱有計劃、分階段或分步驟實施╱優化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或產業升級╱循序漸進╱防微杜漸╱適度、火候、分寸、尺度╱一次次╱從…做起╱一蹴而就╱過度╱急於求成╱

(三)矛盾觀

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係的哲學範疇,矛盾即對立統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⑴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⑵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或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識別的關鍵詞:一方面,另一方面╱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科學(核技術、克隆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既…又…╱利與弊╱機遇和挑戰、優勢和劣勢、優點和缺點、和而不同╱…變成、轉化為…,居安思危╱正視、化解矛盾,面對現實╱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識別的關鍵詞:具有不同(特點)╱存在著差別或差異╱區別對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問題╱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在不同條件下或在不同情況下或在不同歷史時期,實施不同的對策、策略或政策╱想問題、辦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發展特色農業或特色經濟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新情況、新形勢下的新特點╱辦事情要有針對性╱發揮…獨特優勢╱不同時期有不同特點╱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針對……╱量身定做╱獨特╱根據當地當時實際╱符合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比較優勢╱多樣性╱區別、差異╱一律、一概╱一刀切、一風吹╱

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是矛盾的共性與個性的關係、一般和個別的關係。它們相互聯結,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堅持把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統一起來,堅持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識別的關鍵詞:共性與個性的統一╱一般與個別的統一╱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先試點再總結後推廣經驗╱指導╱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相結合╱既借鑑學習別人有益經驗又進行自主創新╱典型示範╱在…理論、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導下,根據當地實際╱不照抄照搬、死板硬套╱解剖麻雀╱同與異(既相同,又不同)╱

4.主次矛盾辯證關係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關係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5.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因此,我們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識別的關鍵詞:抓重點╱抓╱抓中心╱把…作為…重中之重╱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抓重點工程╱把…作為第一要務╱集中優勢兵力╱突破口╱根本╱骨幹力量╱核心╱首位╱協調發展╱捨本逐末╱

恰當處理次要矛盾的關鍵詞:統籌兼顧╱學會彈鋼琴,反對單打一╱

6.矛盾主要方面處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因此,我們在著重把握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識別的關鍵詞:以…為主體╱以…為主導╱經濟形勢、國際局勢和黨的狀況總體是好的、主流是好的╱九個指頭與一個指頭╱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因小失大╱權衡利弊得失,分清主流與支流╱分析形勢:巨大成績……存在不足(困難和問題)╱判斷性質、辨清方向、識大局╱總體上、總的來看,還有……問題╱評價人的功與過╱評價工作的得與失╱防微杜漸╱

(四)辯證的否定觀

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聯繫的環節和發展的環節,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實質是"揚棄"。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立足實踐,樹立創新意識。

 識別的關鍵詞:吸取、保留和改造╱肯定又否定╱繼承與發展╱繼承與創新╱對待傳統文化╱突破傳統╱理論創新╱創新精神╱敢於創新╱與時俱進╱解放思想╱突破陳規舊俗╱新產品,新思路,新方案,新突破╱大膽吸收借鑑╱;反面的有:拋棄╱全盤否定、完全徹底否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四、歷史唯物主義

(一)社會歷史觀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

 識別的關鍵詞:落後腐朽思想╱先進思想╱

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就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就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識別的關鍵詞:經濟體制改革╱所有制╱分配製度改革╱

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它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

 識別的關鍵詞:政治體制改革╱政府(大部制)、政黨、民族、宗教等制度變革╱上層建築(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各種思想觀點和社會意識形態)╱

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識別的關鍵詞:人民╱人民群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與群眾相結合╱農民,老百姓╱群眾利益╱弱勢群體╱民生╱以人為本╱人權╱

(二)人生觀價值觀

5.人的價值在於創造價值,人生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的貢獻。

 識別的關鍵詞:說明人生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一些先進人物的價值正是體現在他們對社會的貢獻

6.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導向作用。

 識別的關鍵詞:說明不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說明先進人物之所以會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如航天英雄╱十大感動中國人物等╱

7.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

 識別的關鍵詞:時空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價值觀念會變化╱忠於人民╱地位、需要、角度、立場不同價值觀不同╱最廣大人民的立場╱個人利益、局部利益與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眼前利益與根本利益╱

8.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識別的關鍵詞:忘我╱幫助人民做好事╱投身於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服務他人╱社會提供的生存、發展、工作條件╱大家的努力╱個人精神、素質、理想信念╱反之,貪圖安逸╱拜金主義


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