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比起孔子孟子,給《荀子》做注的很少呢?

__丶H


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同點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們的人性論各異,孔子的人性論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論是性善論、荀子的人性論則是性惡論。

1、孔子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在人人道德自覺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

2、孟子繼承併發揮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學說。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從而提出了“君輕民貴”的思想。

3、荀子在天人關係上,一方面強調“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繼承並深入討論了儒家“禮”的思想。他說學習的最高目標是把握“禮”。

擴展資料

一、孔子思想

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教育思想: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

二、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

政治思想: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三、荀子思想

天道自然:荀子將“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觀化與規律化,見於他的《天論》一文。“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

天行有常:荀子以為,天不是神秘莫測、變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變的規律。這一規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賴於人間的好惡而發生變化。人不可違背這一規律,而只能嚴格地遵守它。

“化性起偽”的性惡論: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論,這與孟子的性善說直接相反。他的總論點是,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來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創造。正是在這一點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謝懷慶407


荀子是戰國時代的儒學宗師,也是當時最有學術成就和社會影響的思想家之一。但是與孔孟相比,荀子在中國歷史上的關注度和普及度都比較少。這也是給《荀子》作注的人少的原因。

為什麼荀子的關注度不及孔孟呢?一是因為孔孟作為傳統意義的儒家正統,在儒家義理上秉持人性本善的觀點,而荀子卻斷言主張人性本惡的觀點。在儒學“道統”觀念確立之後,荀子長期被排除在“孔孟之道”的儒學主流體系之外,在宋代理學大盛時期,荀子更受到空前的貶抑。在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指導思想的傳統統治觀念中,《荀子》的待遇可想而知。

二是從實用的角度說,古代讀書以科舉為先,做學問也會更注重相關經典。傳統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孔孟學說幾乎是歷代讀書人必讀的書目,像我們現在的教科書,並且是需要全文背誦,反覆研究的學問,因此精研和作注的人特別多,而《荀子》則類似課外書,說不定還是需要偷偷閱讀的書,作注的人少也是自然而然的。




醉眠芳草


  孔子的學生比孟子和荀子的學生更厲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授課講學

如果您拿到這個題目,就開始懷疑題目的邏輯問題。

那麼,恭喜你,你可以當孟子的學生。

因為邏輯能力最強的是孟子,號稱戰國最佳辯手。

君不見,《孟子》開篇就在舌戰梁惠王,中篇又戰齊宣王,篇內還戰弟子公孫丑、萬章,其結果就是:凡是跟老孟辯論過的,都被k.o!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

那你如果按孟子的辯論術,這個題目的邏輯問題,首先就在於,難道孟子和荀子不是孔子的學生嗎?

你當然可以說,NO!

歷史記載,人家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屬於嫡傳。荀子呢,則沒有人說的清楚師承的是孔子學生的哪一派。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

因為孔子死後,孔子門下的十位學生(顏子、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根據自己的特長分為十個派別,歷史上稱為孔門十哲。

這十個人是按照'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四類別,來劃分彼此後來建立的派別。

這其實也是孔子自己的提法,清楚地記載在《論語。先進》,'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子路;文學:子游、子夏。''

翻譯成大白話,這段話就是孔子晚年的時候,回憶自己多年前曾經流浪在陳國和蔡國之時,跟隨著他一起創建儒家教育品牌的幾個大弟子們,他們各有各的特長。

當然,孔子這不是搞內部分裂,而是幫弟子們做一次學術總結。

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教學成果,做一次總結。

後來,時間又過了一百多年,從春秋來到了戰國,儒家內部分化而形成的八個學派。

這八個學派的說法,最早見於《韓非子》的《顯學》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這裡,我們還是有必要知道一下,這八個學派中的'子張之儒'的子張,是孔子晚年的弟子,'子思之儒'的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孟子的老師),'顏氏之儒'的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學派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安貧樂道,'孟氏之儒'是以孟子為代表,'漆雕氏之儒' 以漆雕開為代表,'仲良氏之儒'是仲樑子為代表,'孫氏之儒'就是以荀子為代表的一派,'樂正氏之儒'為曾子弟子樂正子春,傳曾子之學。

孔子用“探湯”這一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說明一個人看到不好的事情時所應採取的態度。

這種學派的劃分,首先在孟子和荀子那裡,就不可能見到。

孟子的學生都是誰?樂正克,萬章,公孫丑,浩生不害,孟仲子,陳臻,充虞,屋廬連,徐闢,陳代,彭更,公都子,鹹丘蒙,高子,桃應,盆成括,滕更,一共17位。

但是,很抱歉,真的讓人印象不深。

說起孔子的學生,以上孔門十哲,以及儒學八分中的一些徒子徒孫們,連孟子和荀子都是他隔代學生,僅憑這點,孟子和荀子都沒辦法跟孔子比。

根據孟子自己的說法,其實他更多的學問,還是自己從孔子的思想那裡獲得,而不是從子思那裡獲得。用他的話說,叫做'私淑孔子',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我私下裡偷偷看孔子的書學的。

而孟子的弟子,似乎沒有見到多少出名的。至少不會再出現像孟子自己那麼出名的儒學集大成者,更多的是儒學繼承著和傳播者。

孟子講學

荀子呢?

他的學生倒是很厲害,典型代表是法家開創者韓非子與秦國名相李斯。

這一對歷史上有名的同學,也是冤家。

此二人都屬於儒家開創出的法家之惡果。

同學相害,手段之狠毒,令人唏噓。

荀子著作

他們的故事都被司馬遷寫在了《史記》之《老子韓非列傳》、《李斯列傳》裡。

所以,咱們從孔子學生的成就、規模、擅長學科、後世影響等角度看,那'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的教學記錄,是無法被打破的。

當然,孟子和荀子本身就是孔子弟子的弟子,學生的學生。

可惜,無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吊櫃的是,儒家卻從荀子這一抹藍中,開出了其它色彩——法家。

造成了後世王朝統治的同一性——外儒內法!

給儒治天下,披上了虛偽的外衣。

一句話,這世界很多事,出發點都是好的,走著走著,就歪了。


偶然回眸


歷史上荀子比起孔子、孟子,巜荀子》的注少的原因,我認為是;

中國古代,春秋戰國九流三教,百家爭鳴,有道家,儒家,法家,縱橫家,墨家,等等。但自秦朝一統以來,秦始皇採用李斯為相,尊法家,而儒家的荀子是李斯,韓非子(法家)的老師!

西漢初年還是以法家為尊。自漢武帝后獨尊儒術後,中國封建王朝的各朝代以儒家為主,而孔、孟為儒家讀書人的聖人、亞聖,歷經近二千年。





冷光劍影


荀子的性惡論的是根源 。

荀子所處的時代是戰國末期,秦統一之勢已經勢不可擋,每次伐攻都是數十萬人。看到這些,荀子有些絕望了,看清了成王敗寇的本質,社會現實趨向惡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經不管用了。為了使人們向善,必須充分讓人們認識自身的缺點,才能心悅誠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惡論。

荀子人性惡的根源則在於人本身具有的本能。這種本能不是通過學習得來的,不是人為促成的人生來就有耳目之欲、聲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飢而欲食,寒而欲衣,勞而欲息,聲色之好。但這種本能如果任其發展,不加節制,不加約束,就必然要產生爭奪、殘殺等邪惡的事情,造成社會混亂,因此他認為人性本惡。

對性概念的界定:荀子以一種冷峻嚴厲的目光審視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夠自我完善。“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義的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現實主義的一翼。”儘管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荀子主張人性本惡,但他們都無一例外地看到了善惡的並肩而存。孟子強調性善的一面,是立足於他的仁政理想;荀子強調性惡的一面,是立足於現實人心的狀況。

修身問題的不同主張:荀子力主性惡,強調外在的禮儀規範,走的是孔子“約之以禮”的路線,“禮”也就成為荀子學說的中堅術語。孟子重於心,荀子重於學。主張化性起偽、改造本性,主張治氣,重視學習的作用,重視教育培養、社會約束、師長示範和個人努力的結合。

性情與仁義:荀子認為人性只限於食色、喜怒、好惡、利慾等情緒慾望,不論“君子”“小人”都一樣。所以荀子說:“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惡”。至於仁義,則是由後天所學、所行、所為而獲得的。

“性惡論”遭遇巨大誤解

《性惡》篇中指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或多或少會將這樣一句話解釋為“人的本性是邪惡的,而人們的善都是虛偽的”。四庫館臣也站在“性善”的角度上認為“至其以性為惡,以善為偽,誠未免與理未然。”然而,今人之解釋,屬於不符合實情的臆斷。這裡的“性”為“天之所就,不可學不可事”,而“偽”為“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我們且看:“今人之性,生而又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今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孳,而違禮義者為小人。”顯然,荀子的“性惡”說,強調人們不應當以為自己的天生才性可以憑恃而忽視了後天之學,用“禮”與“義”施行教化的功用,養成大人君子。這一點並沒有違背儒學導人向善向上的精神,可以說與孟子“性善”之說殊途同歸。

羅惇曧在《文學源流》中指出:“宋儒排荀子性惡甚力,……其教人以變化氣質為先,實暗用荀子化性起偽之意。”宋代的大儒朱熹說:“讀書當變化氣質”,其實正與荀子“化性起偽”的學說有相近的學術理路。



Mr張先森


荀子有三大思想,即法后王,人性本惡與人定勝天法后王這個觀點,實際上和法家的思想很相似了,荀子的徒弟,一個是李斯,一個是韓非子,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強調以嚴酷法律維持國家政治孔孟已經覺悟了,孔孟是經,是天道,荀子是術,是技巧,檔次差的多。

至清中葉以後,《荀子》才又被儒者所重,注荀者又漸多,有謝墉、汪中、郝懿行、盧文昭、王念孫、俞越等人為其做註解。光緒年間,王先謙吸收眾家之長編著了《荀子集解》(中華書局書局1988年出版有《荀子集解》,沈嘯寰、王星點校)。

所以荀子思想在民間的影響力是不及孔孟之道的,相關做注的也會少。


青芒果小視頻


因為荀子提出了性惡論的思想,與孔孟的性善論相違背。並且他的其他思想是有點法家傾向。所以荀子存在儒家與法家的爭議。因此,荀子在地位上跟孔孟二子相比就差遠了,在孔廟裡是沒有荀子的!


haoshise


因為人性喜歡揚善厭惡。從古至今,思想家各有立場,孟子曰性善,荀子主性惡,一個說要善於引導,一個說要用法制來止惡。其實儒家真正的主旨在於“中庸之道”,不以以單純的善惡觀念來定義人間的準則。荀子主張“性惡”,所以作注的就少。


朱偉指曰yue錄


荀說講是一種樸素辨證法,如勸學篇,學棄。


崔風朝


荀子的思想相對孔孟偏窄了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