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春天,我考上了兴平县南郊中学

一九七四年的春天,我考上了高中——兴平县南郊中学。从此就开始了高中两年求学的艰辛之路。

1974年春天,我考上了兴平县南郊中学

1950~1990年代的南郊中学校门

我家在阜寨公社双王大队,离南郊中学有二十里路。和我同村同级的同学,在同一个生产队的有王俊祥、王建康、王小平、王亚红等共五人。

从我们村到南郊中学有两条路:一条是过岳里村、南马村向西北方向过正东村、正西村、大阜村、小阜村,再过兴化厂(那时叫十三化建),上了公路再过粮库、渭管局就到学校了。另一条是过岳里村、南马村后一直向北再过油郭村、北马村,从北马村西头的北马桥(现在叫王家西桥)上公路。这条公路是当时兴平唯一的一条柏油公路,约六米宽,顺渭惠渠北岸东通咸阳,西达武功。然后沿公路向西经大阜桥、兴化厂、粮库一直到学校门口。这条路差不多将近一半是公路,路面光平、宽阔好走,路程要远一些。我们步行的同学不常走。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上学和回家都凭两条腿来完成这二十多里的路程。每周一个来回,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一九七四和一九七五年的时候,那时还是人民公社时期。家里每年的口粮都不够吃,妈妈为我准备一周的口粮都是精心打算。通常是用玉米面搭配少量的小麦面,烙成两个大锅盔,在案板上切成小方块,给我的帆布包里装上十八或二十块(因为每天三顿饭,一顿吃一块,够吃六天,基本没有多余的)。夏季,天热的时候,馍放到三天就要长霉,所以这些干粮会分两次带到学校,这时星期三下午就要回家取一次馍。中午放学后回家,拿到馍后再折回学校,天就很晚了。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背着妈妈早已备好的干粮袋——馍兜兜,叫上村里的同伴,向学校出发。

去学校的土路既遥远,又凹凸不平。我们背着有些沉重的馍兜兜边走边说着话,讲我们自己的故事、见闻,偶尔也嘻闹一回。有些沉重的馍兜兜在羸弱的肩膀上左右换着,不一会就都出汗了。每过一个村子,就会遇到一些该村的同学加入到我们回校的队伍。返校的队伍也就越来越壮大。

每个星期天下午,南郊中学的四面八方,每条大路上都有背着馍兜的学生,男男女女、三五成群地向同一个方向进发!这也成了当时的一道风景。

雨季的时候,去一趟学校更是艰辛。道路湿滑、泥泞难行,往往比晴天要多走一倍的时间。常常是午饭后从家里出发,到了学校天就完全黑了。有时候晚自习下课的铃都打过了。

兴化厂的南墙下有一条小河渠,河渠岸很窄,就像山里的羊肠小道,直通黑水渠上的铁路桥,过了桥再沿铁路踏着枕木走出兴化厂上公路,是一条去学校较近的路。我们常常从这里走。有时也遇到过火车的情况,铁路被高大的火车厢占踞着不能过去,我们焦急地等待着火车过完了才能继续前进。

在去学校的路上,也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1974年春天,我考上了兴平县南郊中学

一九七五年,是我们上高中的第二年。兴平县开始治理渭河,常常有汽车或托拉机从火车站往渭河边运石头,车从小阜村到岳里村的大路上经过,正是我们去学校经过的一段路。汽车、拖拉机拉着沉重的石头,把松软的泥土路轧出两道深深的车辙,车速很慢,行进显得十分吃力。我们去学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返程的空车。这时就有人提议:爬车吧!于是,几个人把肩上的馍兜兜先扔上车厢,然后双手抓住车的后挡板就往上爬翻。劲大、灵活的一次就爬上去,再从上面拽后边的伙伴。好心的司机发现了,故意把车速减慢让我们都爬上车,再加速开到火车站装石头的地方,把我们放下来。这样就少走了许多路,早早地到了学校。

这种扒车的办法大多数时候都不能成功,因为汽车、拖拉机它们也有任务。一些司机在路上见到背馍的学生时,故意把油门加大,车速加快,扬起了滚滚尘土,我们想上车也追不上,只能望尘没及了。

星期六下午从学校回家,大部分时间是轻装上阵,没有负担。三五个同村或同路的人结成一伙,一身轻松往家赶。当然,也有艰难的时候。有一次,下了四五天的连阴雨。星期六雨过天晴。通往各村的所有大路都泥泞不堪,十分难走。和我同村的王建康同学有一辆自行车,约我和王俊祥三人一块走。我们选择了走公路,经北马村这条路回家。公路上一切都很顺利。过了北马村开始走上了土路。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只走十来步,泥巴便塞满了自行车的前后瓦圈。车轮不转了,人也不能前行,停下来找根树棍掏出泥块,再推十来步又走不动了,再停下来、再掏泥、再向前走,如此返复走一会儿停一会儿,十分艰难。

后来干脆扛着车子走,三人轮换,每人扛一阵。那时的自行车很结实,也很重。我们力量有限,沉重的车樑压在肩膀上,着实地疼。这个时候也也顾不上疼了,咬着牙坚持往前走。好不容易走到了南马村。为了好走一些我们干脆放弃大路,走上了南马通往岳里村的一条小河渠上。河渠上虽然路窄,但走的人少,又长满小草。泥泞少了很多,车子也不塞了,推着车子走起来轻松多了。

1974年春天,我考上了兴平县南郊中学

可是,小河渠只是一段,走完了又得上岳里到双王的大路,继续在泥泞中坚持前行。这一个下午,我们直到天快黑了才回到家里。

路旁挺拔的白杨树茂盛地生长着,一年一年地,落了黄叶又发绿芽……求学之路虽然艰辛,可我们的心里却是快乐无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