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村教育令人堪憂

大家好,我是張培春。今天來和大家討論下農村教育。 如今在很多農村,尤其是在偏遠山區,家庭條件稍微好點的就把孩子送到城裡上學,結果很多城市小學,尤其是外來務工者聚集的地區,中小學的學位很緊張,人滿為患,而很多鄉村學校的教室裡卻空空如也。農村教育,依然是個沉重的話題。

當前農村教育令人堪憂


農村的家庭教育

在農村有很多小夫妻生完孩子以後,甚至哺乳期都沒過就把孩子留在家中交給爺爺奶奶照顧,然後夫妻雙雙出外打工。這些孩子的學前教育可想而知,就是由爺爺奶奶嬌生慣養和寵溺。

我曾經在早餐店見過祖孫兩代人的生活實況:只是吃一頓早餐,五歲的小女孩就要了6樣食物,卻什麼都沒吃幾口。但是奶奶教訓的話有爺爺護著,爺爺教訓的話有奶奶擋著。農村的留守老人對孩子的教育大抵如此,令人擔憂。

當前農村教育令人堪憂


有些農村父母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模糊,甚至“只管養,不管教”。還有些家長雖然有教育意識,但是因為自身的文化素質不足,因此管教起孩子方法陳舊落後、簡單粗暴,甚至孩子易犯錯誤就拳腳相加。

還有些父母自身素質不高,自己胸無大志、得過且過,對孩子也放任自流,對孩子在學校的一切情況都充耳不聞。對於那些留守家庭的孩子,平時只有爺爺奶奶照看,他們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自然也談不上有效的家庭教育。

還有些家庭的夫妻和婆媳之間關係不好,整天吵架打鬧、無事生非,自然也談不上教育孩子了。現在農村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親情的缺失,在性格上也會變得孤僻冷漠、自私多疑。

當前農村教育令人堪憂


農村的學校教育

農村學校的配套設施和軟硬件落後,衣食住行都不方便,所以教師們都不願意去農村施教,這就造成了農村尤其是山區中小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有人曾經說:“現在的大學在培養習慣,而小學卻在灌輸知識。”

的確如此,但是現在很多農村學校即使只是灌輸知識,也有所欠缺,更別說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能力了。

農村幼兒園,基本上就是滿足農村家庭對於照看孩子生活的需求。大多數留守老人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無非也就是讓孩子暫時離開對他嬌生慣養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在語言,思維,表達,動手,動腦能力,甚至基本的行為習慣上能夠得到幼兒園老師應有的引導和培養。

而中小學校,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教師老齡化嚴重,因為待遇和住宿不足,年輕教師不願意去;這就造成現在的農村教育無法適應變革迅速的現代教育。

而經歷了農村家庭、幼兒園和小學教育,走進中學的農村學生,因為私立學校獎學金的誘惑,很多優秀生都流失了。剩下的學生不管在知識結構、行為習慣還是學習能力上都大打折扣,農村中學的教育質量自然差強人意。

編者的話

教育不止是學習者本身的事情,更是每一個人的事情。農村教育是國家振興的基石,也是中國教育的未來;農村教育不但是國家的事情,學生老師的事情,也是社會上每一個人的事情。因此,農村教育的現狀和困境,需要每個人都付出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