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5萬買一個28平方的門面房,年租金1萬,是否能買?

明淨如水3


這種店鋪買到就砸手裡。

28平方的門面,年租金才1萬?

以租金上漲推算來看,這看似用不到30年就能回本,但前提是得有人租才能回本!

要知道很多城市十幾平方的住宅單間一年都得上萬租金,這28平門面房才1萬租金,這跟前有客流嗎?租金回報率只有投入比的2.2%,比住宅回報率還低,買它作甚?

重點是這樣回報率的門面,往往是地腳很差的地方,連開發商自己都沒底氣。第一次租出去了,生意不好,店家自己會想辦法忽悠人來接店,但長此以往,誰都知道這店租了不賺錢,那麼以後誰還租?租客越來越少,店鋪空置率越來越高,以後很可能是家家都租不出去。試想連出租都費勁的店鋪,以後還賣的出去嗎?

另外別忘了,門面屬於商鋪,商鋪都是商業性質40年產權,這個租金回報率證明這商鋪風險係數很高,如果出現很多店鋪都閉店租不出去的情況,那麼極有可能出現產權到期時都還收不回租金的情況。

40萬如果按5年存銀行定期,一年也有1.5萬-2萬的年息,40年至少60萬利息,加上你45萬的本錢,相當於你的門面是用105萬換來的40年,一年2.65萬的成本。換言之,你要保證每年不低於2.65萬的租金才能回本,而且不能出現較長的斷檔期。但目前來看,你這租金回報率顯然達不到抗風險標準。


城市發展報告


我是老威財經,我來回答。

45萬買一個28平方米門面,年租金才1萬,我是不是聽錯了呢?年收益率只有2.22%,太低了。

在此可以給你普及一個知識,就是如果你投資一個標的,投資標的的收益如果趕不上銀行利息,那麼你完全可以不投資。

從上面的圖標我們可以看出,銀行現在一年的存款利率基本都是2個百分點左右。比如郵儲銀行,一年的利率也達到了2.25%,超過了你的投資標的的商鋪的2.22%的年收益率。

這意味著什麼呢?就意味著如果你把錢存進銀行,一年的利息就超過了你的租金!而且還是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要知道,如果你投資商鋪,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的,在承擔風險的前提下得到的收益還不如不承擔風險得到的收益,那麼你覺得那個更划算呢?

當然,這個裡面也許有房價上漲的因素,那麼具體就要看你在那個城市了。如果你真的要投資這個商鋪,那麼就要考察一下你所在的城市,是一個人口淨流入的城市還是一個人口淨流出的城市。如果是一個人口淨流入的城市,那麼或許還能考慮一下,如果是一個人口淨流出的城市,那麼就完全沒有考慮的必要了。

當然換句話說,我只是假設,如果你給我40萬,我完全可以在我老家(湖南這裡)買到一個門面,年租金也有2萬元,至少光是我老家的門面我就覺得比你的划算多了。

所以我個人感覺可能你是限制了自己的投資領域和地域,有時候投資這個東西不要給自己設限,只要不違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多考慮一些投資標的,也總比你現在的這個商鋪要好很多。


老威說財經


贊成買商鋪。

先假設你能使用45年。
樓上有答者說45萬大額存單,4%以上利率複利存45年後連本帶利是265萬以上,6%利率存45年後連本帶利是584萬。
先做個不保守的計算,租金按照每年上漲3%(這個比現在社會的實際漲幅(5%~10%)已經低了很多),把以後每年的租金也按照4%利率存45年,複利後連本帶利是400萬。但這時你不但有存款,而且有商鋪。

再做個相對保守的計算,租金按照每年上漲7%,漲到第20年後不再增長(20年後的租金33799元,現實情況是以後的20年不可能不漲租),把以後每年的租金也按照4%利率存45年,複利後連本帶利是300萬。但這時你不但有存款,而且有商鋪。

其實上面這個租金增長率已經很保守,而且只漲了20年就不再上漲,按照現在市面上的可以正常租出去的商鋪租金來看,每年上漲10%,不會說是20年不漲租。
而且上面的計算是以年為單位來存租金的,如果按照月存,本利總和數值更大。



再假設您能找到6%以上收益的投資,
外加產權到期後還可以繼續租,這個時候既可以收租金,又有300~496萬現金可做其他,何樂而不為。

商鋪的40年產權到期後房子如果還在,那麼房子還是你的,不過要交一部分土地出讓金。我們所說的產權到期指的是土地的使用年限到了,也就是你租賃了40年的土地,擁有了土地的使用權限,如果租賃到期的話,會出現下面兩種情況:

第一,土地收回,然後補償你的建築,不過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家只有對70年產權的住房有相關的補償規定,對於40年的商鋪還沒有具體補償標準,當然補償是肯定的,只不過補償多少,按照什麼標準補償,並不好說。

第二,繼續租賃使用,其實大部分都是繼續租賃使用,因為畢竟還能用,沒必要到期以後全部拆除掉吧,所以,繳納一部分土地使用出讓金,按照合約規定的年限,就可以對商鋪繼續使用了。


用戶5422639332142


相信大家看到這個問題後都在計算,這個單價1.6萬/平米的門面房,月租才800雖然不虧,但一定不划算。大家都進入理解誤區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1、什麼叫門面房?

門面房是臨街底層房間的通稱。由於臨街,很多門面房都會用作商鋪性質進行出租。換句話說,購買門面房相當於購買商鋪。一個28平的臨街商鋪,雖然不知道位於什麼地方,但從目前市場的行情來說,月租800的話要麼就是一些偏僻的地方,要麼是邊遠的小鎮,從投資角度來說,都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行為。

2、門面房是要繳納房產稅的

這個知識很多人是沒有想到的,作為商鋪用於經營事業,是需要繳納房產稅的。自己經營的門面房繳納房價70%的1.2%為房產稅,對外出租的門市房需要繳納租金收益的12%為房產稅。由於這個問題是對外出租,所以年租金1萬就需要繳納1200元的房產稅。換句話說,年租金1萬元最後到你手上只有8800元,換算成月租只能收取730元。

3、年化收益率有多高

這個商鋪的投資回報率(ROI)=年利潤或年均利潤/投資總額×100%,即0.88/45*100%=1.95%,這個數值到底是屬於什麼級別的理財呢?1.95%事實上與一般銀行一年期定期利率是相同的,也就是說用45萬購買了這個商鋪以1萬元一年的租金出租,與把45萬元每年放到銀行收取一年期定期存款所得的收益是相同的。這個收益甚至比餘額寶、零錢通還要低。此外隨著商鋪的老化,在未來商鋪租金可能會比現在還要低,從性價比上看,儘管看上去有實際收益,但連餘額寶、零錢通這種寶寶類的理財都跑不過,屬於名義上賺錢,實際上虧本的生意。

綜上所述:花45萬買一個28平方的門面房年租金1萬是一門名賺實虧的生意,我情願把錢放在餘額寶甚至是5年期定期存款也不會拿來進行這樣的投資。


風雨順德人


如果商鋪處於一線城市或新崛起城市,那可以買。因為中國正在逐漸進入低利率甚至0利率時期,租金收入是值得託付的保障。

一、如何判斷所在城市是否靠譜?

一線城市自不必說。新崛起城市的簡單判斷指標為:人口淨流入數量不斷增加、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不斷提高、區域服務業佔比不斷擴大。

只要所在城市保持上升發展趨勢,虹吸效應就會源源不斷地帶來新增人口,擴大內需,增加就業,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在這樣的城市,不管是商鋪還是住宅,租金收入都具備較大的升值空間。

雖然現在的回報率不高,但勝在穩健,可以提前佈局,等待發展紅利的到來。

二、更重要的因素:中國正在緩慢進入0利率甚至負利率時期。

11月初,銀保監會約談13家保險公司,停止銷售固定利率為4.025%的年金險。12月1日,易綱6000字長文,點名在世界範圍內,負利率會成為長期趨勢。

為什麼會發生負利率?

一條眾所周知的常識:投資會帶來回報。

但是,當投資回報越來越低,甚至一不小心連本金都會賠掉的話,大多數人都會考慮放棄投資,把錢存在銀行,這就導致市面上流通貨幣出現缺口——錢不夠用了。

為了把錢從銀行逼出去,國家就需要降準,讓存款收益不斷變小,逼迫大家進行消費或投資,增加市面上的流通貨幣。

因為種種原因,比如物價上漲什麼的,來來回回,市面上流通的錢依然不夠,結果就導致發生0利率甚至負利率。

三、負利率環境下,投資商鋪,是可以接受的選擇之一。

根據一份《全國重點50城租金收入比調查研究報告》所述,一線城市平均租售比為1:636,其中北京和深圳的租金回報率僅為1.8%,需要55年才能回本。

你所提到的商鋪,租售比為2.2%,已經大幅超過北京、深圳的多數住宅。

在未來幾年,假設中國進入低利率時期,對現有利率打個對摺,那麼,現在5%收益的理財,收益會變成2.5%。現在4%利率的房貸,成本會降為2%。那麼,你再回頭來看2.2%的租金回報,是不是變得有吸引力了,讓人感到些許安慰了?


我是草根創業老油條,連續創業者,行業老司機。歡迎關注我,分享創業案例覆盤、科技財經觀察、個人能力提升。日積跬步,成就自我。


草根創業老油條


不用看多少平米,總價45萬,年租金一萬,回報率是2.2%肯定不知道投資,這是最基本常識,如果年租金達到兩萬,還是可以考慮,至少回報率要達到4.5%以上,才可以考慮,28平米,還要看他的門頭是不是很大,屋裡邊兒的格局,適合做什麼?



需要45萬,總共28平米,相當於18000每平,這一定是縣城裡邊,縣城裡的房價,門面房是要比房價貴的,而在三線以上的城市,門面房有可能沒有住宅貴,開出來這個價格,一般五年後,有可能達到兩萬一年的租金,但是你要自己考慮,從回報率的角度上來講,絕對不該投資,回報率太低了。

為什麼把回報率放在第一位,因為商鋪再一次出手的時候,速度非常慢,流通性不好,要想把房子變成現金,是難上加難,除非你養五年十年以上,這你就尷尬了,必須考慮它的回報率,另外交易的時候稅也比較高,而且是完全市場化,不像住宅那樣,有很多的附加值,戶口啊學區,門面房是沒有任何這些東西,唯一的價值就是回報率。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投資購房,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樂福居,這裡會有一系列關於購房的一些小常識,等你來啊!


樂福居


45萬的門面房,一年租金才1萬塊錢,肯定是不划算的。

最簡單粗暴的衡量方式就是計算年化收益率和租金回收年限。

你一年的租金是1萬塊錢,門面房總價45萬,那年化收益相當於1/45=2.22%,想要收回45萬的成本你需要花45年,這個已經遠遠超過了正常投資商鋪的回收年限。

正常來說一個商鋪能夠回收成本,一般是在8年到15年之間,如果超過15年就不要去投資,你目前一個商鋪是45萬,要45年才能回收成本,這麼長的期限,資金的使用率太低,而且未來期限太長,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太多,所以不建議你購買。

其次你要看資金的潛在機會收益。

你花45萬去買一個門面房,那你就會失去其他投資機會,其他投資會最保險的就是銀行存款。目前45萬拿去拿去銀行存款,可以買一些銀行大額存單,而一些銀行大額存單3年期年化利率可以達到4.18%,相當於45萬一年的收益就是18810元,如果按複利計算,45年之後連本帶息總共是265萬左右,這個收益率要遠遠超過你投資商鋪帶來的收益。

如果你能夠承受較大的風險去購買一些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假如年化收益達到6%,那45年之後,你45萬連本帶息將達到584萬,相當於45萬增值13倍左右,這個收益要遠遠超過投資商鋪帶來的收益。

最後投資商鋪不是簡單的把錢投進去那麼簡單,而是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投資商鋪最近幾年比較火,很多樓盤在開發的時候都會附帶商鋪開發,但是大家在投資商鋪的時候不要隨便頭腦,一熱就投資,而是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第1個因素就是租金回報率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8年到15年之間能夠收回本金才考慮投資,如果超過15年那就不要考慮。此外租金的年回報率至少要達到6%以上才比較保險,要不然潛在的投資機會就會超過投資商鋪產生的收益。

第2個因素要看商鋪的具體情況。

商鋪投資重點要看位置以及戶型,如果在那些人流比較大的位置,那可以考慮投資。另外商鋪的戶型,比如深度,寬度,高度等都是重點考慮的對象,因為這些因素都涉及到你能夠租多少價格。

第3個因素就是總體經濟形式。

前幾年有很多朋友都投資商鋪,但最近幾年都虧損了,特別是那些小面積,而且在位置比較偏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虧損,因為目前在電商的衝擊之下,很多商鋪都很難存活下去,所以很現在很多店鋪都是關門的,特別是那些小商鋪更容易關門,所以目前小於50平米的商鋪一般風險都比較大。



當然那些面積比較大的商鋪,超過50平米的還是有一定的投資空間的,特別是隨著新零售的崛起,未來很多大型機構的的介入會對那些大面積的商鋪有需求,在那些人流和地段比較好的地方,大面積商鋪反而會有一些增值空間。


貸款教授


按目前收益看,45萬,年收益1萬。如果將45萬存入銀行三年定期的大額存款,利率為4.25%。年收益為1.9125萬。如此算,當然這個門面房不能買。



但有另一種情況,比如說這個地方過十年突然開發成旅遊區,房價暴漲,租金也跟著暴漲,每年租金變成了5萬甚至10萬。你說合適嗎?當然合適。過二十年,突然你的門面房動遷了,開發商給予你一百萬補償款,你說合適嗎?當然合適。

有的時候,很多事情真的不是人可以算準的。有個朋友,家裡很窮,在一個偏僻小鎮的廠區買一套50平的家屬樓,花了十二萬。結果住了兩年,棚戶區改造,開發辦給了他28萬,一下子就賺了16萬。要知道哪怕借錢多買兩套,不就賺到了嗎?但這樣的事可遇不可求。



有人說,門面房租金今年1萬,明年就可能變成1.5萬,後年就變成2萬。前些年是這樣子的,但這些年有門面房的人應該最清楚了,實體與電商的激烈角逐,實體經濟明顯不如從前,能保證門面房不空著就不錯了。

好地點的門面房還能租上高價,但是你想買的價格絕對不是45萬了。坤鵬論想說,炒房的時代過去了。


坤鵬論


45萬買一個28平方米的門面房,平均1.6萬多一平方米,年租金方面收益1萬一年,即是不考慮門面房自身價值的升跌,需要45年才能回本。所以這個門店是不值得購買的,還有下面幾個理由給您提供一下參考:

1.年租金1萬代表地區不是旺區

商鋪的三大要素是地段、地段還有地段,地段不好代表沒有升值的潛力,還有可能面臨租不出去的情況。

2.收益率比銀行存款低

年租金1萬,年收益只有2%多,比銀行定期存款的收益還要低,45萬存進銀行每年可以有3-5%之間的收益。

3.商鋪需要考慮因素多

商鋪比商品樓需求少,主要看地段,還有地段的發展潛力,如果五年內發展慢的話就不建議購買了,不過租金有3-5%收益率之間的話可以買入持有,直到地區發展起來,這樣商鋪自身的價值都會提升。有一點就是能否租出來,這個因素很重要,這也是商鋪投資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除了自用。

不過凡事都是兩面性,商鋪多的話未來地區發展起來收益是不可估計的,好比香港的商鋪一樣,月租金高達幾百萬,一個商鋪市值幾個億,這個跟地區的發展息息相關,投資商鋪前做好對地區未來規劃的研究再做投資決策會穩定一點。


財經樂少


開發商A把一個不好賣,費勁只能賣到30萬的商鋪,承諾你買我的商鋪,我幫你出租,每月租金1萬塊,然後,把商鋪價格拉到150萬來賣。 老百姓一算,一年12萬租金,貸款一起估計20年回本了。買買買,買二套,三套。 鋪子賣完了,開發商A出資找揹債無賴做法人成立了B公司,B公司以每月5000元出租商鋪,每月倒貼5000元,一年倒貼6萬元,二年倒貼12萬元。 之後B宣佈倒閉了。 A收到錢,早溜了。 A把不好賣的30萬的商鋪,被人以150萬搶光了,然後拿出12萬來倒貼,淨賺100萬了。 爽快呀!爽快呀! 現在全國各地都天天在上演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