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在許多行業和政府中,婦女的代表性往往不足。

在醫療行業,中國95%以上的護士為女性,45.7%的醫生為女性。而在和睦家,更是有超過65%的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為女性,我們為這一事實感到驕傲,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思考女性背後的故事。

這些女性除了自己的職場角色外,往往還要打理整個家庭的事務,有時需要同時擔負子女與雙方年邁父母的照顧需求。當然,我也有了解到,我們現在很多同事的家庭中,丈夫分擔了越來越多的家庭照顧負擔,或是請父母和鐘點阿姨幫忙。

但在新冠疫情特殊期間,許多家庭的分工安排被打亂,很多在老家的阿姨無法按時返京,即使回京後也需要隔離14天。我們處在高風險崗位(例如發熱門診)的員工們,為避免給家人帶去風險,他們會選擇下班後直接留在宿舍過夜。在和疾病的鬥爭中,醫務人員就像士兵,他們的工作就是確保我們安全,因此即使在危險的情況下,他們也必須迎難而上。他們承擔了家庭責任之外更多的責任,值得我們給予更多感激。

我母親在我13歲的時候回到職場。那個時候我因為她時常“缺席”而憤憤不平。長大後,我親眼見證了她創業和慈善工作的果實,我為她驕傲並且為兒時的憤憤不平而羞愧。後來,當我的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我的工作時間也很長。在SARS期間,我經常整夜工作好幾天見不到他們。他們還只是8-11歲的毛頭小子,但他們能感受到當時嚴峻的形勢,他們也知道媽媽正在為抗擊疫情,保護病人和員工的安全而努力著。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這幅畫是我們的一位醫務人員準備奔赴前線時她的女兒畫的,它讓我想到了當時我的孩子們和我一起共度時艱的日子。同時,我也感受到一股堅韌和專業的精神在和睦家傳承和流動。

和睦家從疫情爆發開始,沒有停診過一天。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和睦家有大量的女性醫生和護士堅守在一線。她們在疫情防控和病人的安危面前,把自己的小家暫時放在一邊,把職業精神放在了第一位。和睦家發熱門診中第一輪值班的醫生是女醫生,疫情中嚴防院感的戰線上有女護士和女醫生,在很多醫院為了疫情防控需要紛紛停診的時候,我們有一支主要由女性團隊組成的醫護團隊為癌症患者繼續提供支持和治療.....

今天,我想向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女性同胞表達我最崇高的敬意,同時也特別感謝和睦家的女同事們,是你們的專業精神讓和睦家在這次嚴峻的疫情當中做到了7天24小時不停診,為患者提供必要的門診和住院服務。

讓我們一起期待疫情的結束,春天已經悄然來到。

和睦家創始人

李碧菁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林清浩

廣州和睦家檢驗科醫生

“作為檢驗科人員,和任何一個檢驗標本都有接觸機會,無論任何時候,一切工作都要做好標準防護,因為時刻可能會遇到未知的病毒。”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大量疑似患者湧入醫院,急需一個答案:自己有沒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成為了每個人的關注焦點之一。

檢驗科醫生的工作,是這場驚濤駭浪中的一劑“定海神針”。他們沒有一線醫護人員那麼引人注目,但他們或許是離病毒最近的人,與樣本中的特殊敵人硬碰硬,他們也被稱為“病毒獵手”。

林清浩醫生是廣州和睦家檢驗科的一員,新冠肺炎剛開始時,大家對它的瞭解較少,對於直接接觸病人標本的檢驗科來說,如何在快速診斷的同時,確保醫護人員不被感染,就成了最大挑戰。

制定院內標本的運送、接收流程,科室內標本接收流程、科內標準操作流程,保安運送標本培訓流程……每天要吃透不斷更新的文件再應用到工作中,時間緊急,每個流程都在邊實踐邊修改,而每個流程每個細節對醫護安全都萬分重要,大戰面前的有序迎戰,是這場疫情抗擊中的重要因素。

每天8小時呆在負壓房內,防護服不透氣,悶出一身汗來。因為防護用品是一次性的,穿上後也不敢多喝水,怕浪費那一套防護用品。

在這段時間內,讓林醫生和同事們印象做深刻的一次檢驗,是一位有湖北人員有接觸史的患者。因為患者同時有發燒症狀,大家都比較擔心他,持續關注他的檢測結果,當看到結果為陰性時,每個人都鬆了口氣。

林醫生坦言,“團隊中大部分家裡都有小孩子,說不擔心不可能,尤其是看到武漢某醫院7名檢驗科人員被感染,青島也有1名檢驗人員接觸病人血液標本被感染的消息,面對每日各種待檢測標本,每個人都在頂著巨大壓力應對挑戰。”

在這種壓力下,林醫生會去給同事們鼓勵,“大家不要過分擔心啊,即使我們接觸病毒標本,但我們也有各種保障呀,我們在負壓環境下工作、空氣淨化也良好、防護用品足夠……”

這是在面對人類生的本能面前,大家在互相打氣和安慰。每一顆強心臟,都是因為所處在的環境需要她有一顆強心臟,如果說醫護人員比普通人更勇敢,那是源於他們對堅守崗位信念。

“在科室群裡,也常和大家講要少看點朋友圈,尤其是那些未證實的壞消息。大家多聊聊同事們遇到的好事情,或者多聊聊怎麼做美食吧!”可愛的林醫生。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張燕萍

疫情發熱門診第一組組長

“把我送到醫院門口,女兒拉著我拍了張自拍照,發朋友圈寫道:向醫護人員致敬!媽媽加油!”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作為當年經歷過SARS的醫生,張燕萍看見過太多人無助的樣子,疫情突然爆發,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醫生,她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這就是我們的戰場。

“說實話,這樣傳染性極強、傳染方式並不十分明確的病,我們瞭解的越少,越會感到恐懼,說不害怕是假的。父母、愛人、孩子知道我要上發熱門診都特別擔心,反覆問我想好了嗎,但終究沒有阻止我。我是醫生,職責優先。”

當穿戴好防護用品,進入到發熱門診工作區,病毒不會留給人猶豫的時間。此時已忘卻自己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抗疫工作面前,她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位醫生,是一名戰士。

去發熱門診那天,張燕萍的丈夫和女兒一起送她來醫院。

“把我送到醫院門口,女兒拉著我拍了張自拍照,發了朋友圈,寫道‘向醫護人員致敬!媽媽加油!’。看到的時候內心五味雜陳,既驕傲又有些心酸。

這十多天在發熱一線工作,女兒每天都想跟我視頻,但也都會很懂事地先問我有沒有空,很乖,我很想她。”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田麗軍

和睦家啟望腫瘤中心腫瘤內科醫生

“雖然是疫情特殊期間,但腫瘤病人的治療不能斷。”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在疫情時期保證腫瘤患者提供治療正常進行,是和睦家啟望腫瘤中心團隊一直堅持的事情。這支團隊中,90%的成員是女性,臨床、管理、一線、後勤等多個崗位通力協作,為患者築起了一張嚴密的生命安全網。

自疫情爆發以來,啟望中心一直正常開診,放療、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門診、多學科會診等診療服務正常開展。在保證原有患者都能在院內按照計劃完成周期性治療的基礎上,還接診了許多急需治療的新患者,整個團隊的工作量達到了平時的2-3倍,對腫瘤內科田麗軍醫生和她的同事們都是不小的挑戰。不僅需要應對患者數量的增多,在疫情期間,很多患者到醫院就診需要很大的勇氣,田醫生需要給予患者更多安慰,防疫教育對於此時來就診的患者變得同樣重要。

田醫生介紹,腫瘤患者的免疫力比較低,在疫情期間需要嚴格防護。為了減少患者在化療過程中免疫功能被抑制的可能,我們腫瘤科醫生為患者設計了更加溫和、可控的治理方案,儘量避免特別高強度的化療。

3月初,啟望中心為一位直腸癌患者安排了腫瘤內科和放療科的多學科遠程視頻會診,田麗軍醫生參與其中。

這位患者處於術後三個月的關鍵時期,需要進行輔助放療,拖晚的話會喪失最佳治療時機,可能增加他局部復發的風險。由於處在疫情特殊期,通過腫瘤放療雲平臺,啟望團隊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放療科專家通力協作,在“雲”上完成了精準勾畫靶區和制定治療計劃的工作,讓患者的治療沒有受到影響。

“這位患者還不到30歲,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將來的生活可能會面臨很大的影響,他的愛人和家人給了他很大支持,從內心裡我真的覺得這個孩子挺可惜的,患病對於任何人都是不幸的,我們不希望看到他的治療因為疫情被影響。”

但在疫情的洪流中,並非所有病人的治療都能不被影響。

田醫生有一位60多歲的小細胞肺癌患者,他的治療方案需要3天連續治療,並且因為發燒,那段時間要常跑醫院。疫情發生後,因為家裡有2歲的小孫子,老人家停掉了自己的治療,要醫生撤掉化療的中心靜脈置管。田醫生找他談起時,老人家掉淚了,他說知道自己病很重,但不能只想著自己,本身已經給家裡添很多麻煩,不能再給家人帶去風險。

“這個病人真是讓我很心酸的,很心酸。”田醫生重複講到。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侯芳芳

新冠肺炎應急組成員

感染控制科護士

“每天多搶一點時間,多幹一點,就是對同事、對患者多一份的保護。”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感染控制科,是一個相對陌生的科室,在這次特殊的防控戰役中,整個醫院的安全把控工作,全由感染控制科負責,是醫院名副其實的“看護人”。

候芳芳是感控科的一名普通護士,也是醫院新冠肺炎應急組成員之一。作為一名有著11年工作經驗的“老兵”,第一次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緊張、有壓力”是她最直接的感受。

青島和睦家醫院是當地定點發熱門診之一,也就意味著很有可能會接收這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

自從1月19號,芳芳參加了當地政府部門組織的第一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議開始,一場持續24天*24小時的戰役便悄然無息的開始了。

在第一時間瞭解到疫情信息、病毒介紹、防控方案以及治療方案等情況後,感控科就要開始制定醫院的具體防控工作,並投入到每個環節和流程之中,進一步實施以及對員工開展培訓。

“急”成為了芳芳這段時間工作的主線。疫情形勢嚴峻,政府每次下發的文件和會議安排都很急,需要隨叫隨到。“每次新規一出來,我們都要重新制定方案和流程,重新執行。”

芳芳說那段時間特別忙,防控流程、人員調配、後勤物資調配等各個環節都需要把控,每天至少要跑到三個科室去給每個醫生和工作人員培訓,遇到防護知識薄弱的保安大哥,還要加強力度,隨時隨地培訓。

“忙到每天只想著如何多培訓幾個人,方案和流程能多走幾遍,這樣醫院的同事和前來就診的病人就能夠更安全。”芳芳說。

最忙的一天,芳芳早上剛從政府開完會,就急忙到急診科、檢驗科、放射科、前臺、保安等部門開展培訓,“因為這些都可能涉及到接觸患者,每一個環節、每一位工作人員,都不能遺漏。”

這樣急鑼密鼓的工作,芳芳從1月19日一直幹到2月13日,這期間一共休息過2次。僅有的休息時間,手機也一直保持24小時待機。從接手醫院的感控工作以來,芳芳從未感覺感控工作如此重要過,她不能鬆懈。

正是由於感控團隊的把關,才築起了醫院的第一道防線。芳芳說,她只是努力在做本職工作,偉大的人是前線的逆行者。所有人的心願只有一個,通過堅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確保每個人都能安全平穩地順利度過這次疫情,早日結束疫情。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傅宏娜

“笑容治癒心靈,在線傳遞關愛”

國際勞動婦女節——致了不起的她們

“多幫助一個孩子,我就賺了!” 這是兩年前傅宏娜醫生剛剛從陝南義診回來後說過的一句話。她就是這樣一位簡單、純粹,一個擁有孩子般笑容的兒科醫生——天津和睦家醫院兒科主任傅宏娜。

喜歡孩子是兒科醫生的一個共同點,傅醫生也是如此,她平時話不多,見到小患者後卻像變了個人似的,嘰裡呱啦說個不停,恨不得吃喝拉撒睡全部給媽媽囑咐好,所以和睦家的媽媽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傅姥姥”,傅醫生對孩子的關心程度和姥姥有的一拼。

疫情剛剛爆發時,傅醫生除了醫院堅持看診外,想到有些孩子無法去醫院就醫,媽媽們焦急的心情,1月29日便在個人微博中開啟了她的公益義診,每天都在微博中解答媽媽們提出的問題。除此之外,每天至少保證更新兩篇科普,她說多一個媽媽看到我的回答或科普,可能就多幫助了一個孩子。“多幫助一個孩子,我就賺了”還是那句樸實無華的話,不知安撫了多少媽媽的心靈,幫助了多少孩子再次展開笑顏。

傅醫生上班期間回覆電話義診,下班後就一頭扎進自己的微博繼續回答問題,這似乎成了她近一個多月以來新的工作模式。通常媽媽們在孩子就診結束都會對醫生說謝謝,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媽媽們除了對醫生表達感謝之情之外,總是在掛斷電話前的一刻或在微博回覆中說一句:傅大夫,您一定注意保護好自己!願傅醫生一切安好!希望您和家人都要好好的!您和家人一定要平平安安!您一定保重自己……

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傅醫生和同事們開始忙著幫孩子們解決疫情中耽擱的疫苗及治療。有時忙起工作來會忘了吃飯,她說媽媽們的祝福比吃飯讓我更有力量,她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像個孩子,陽光且充滿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