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金融界牛人辈出,中国金融界却鲜有名人

这几年因为爱好,读了一些金融投资界的书,包括商界成功人士的人物传记和这些人写的投资理论的书,有很大的启发,但是在收获之余,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为什么这些书都是美国人写的,很少有中国人写的?即便中国人写出来之后,总感觉跟人老美写出来的差那么回事。苦苦思索后,发现了其中一些道理。

首先是金融体制不同,美国有发达的、成熟的金融制度,直接融资很便捷。比如硅谷的风投,只要你的创意独特并且有可执行的可能性,是不缺钱的;比如IPO,纳斯达克的上市要求很宽松,对成立年限、营业收入和利润都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想上就差不多能上。而国内目前主要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主要是银行贷款),那既然是债权融资,不管利息多高,都是固定的,所以银行不会有特别高的利润率,并且大部分银行还是国资背景,所以不太好凸显出个人的能力。

然后就是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不同,美国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衍生工具眼花缭乱,股票、期货、期权、外汇……各类衍生品大家都可以参与,各种杠杆随便上,所以才会有这些投资大鳄,量子基金的索罗斯、桥水基金的瑞·达里奥、纳西姆·尼古拉斯1塔勒布(提出黑天鹅理论,在金融危机期间多次做空美国股市赚的盘满钵满)。而中国股市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差不多三十年,并且最初十年还是规则缺失的年代,还在金融市场的幼稚园时代。

近几年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神速,工业体系基本上已经很完备了,所以中国金融市场这两年发展同步也很快,科创板的设立就是对标纳斯达克,为一些科技型企业IPO融资打开了大门,另外在投资领域,除了基础的股票、债券、基金产品,高杠杆的期货、期权也在逐渐上市,基本与美国看齐。

所以展望一下这个世界,金融街引领世界的一定是这个东方国度。

在股市,能够把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发扬光大,会产生一批以价值投资为圭臬的投资公司;在衍生品市场也会有很多白手起家的故事,产生一批世界级的资产管理公司,并且会发扬和独创很多金融理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