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生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你敢《熱血同行》麼?

引言:最近由易烊千璽和黃子韜主演的青春熱血革命題材電視劇《熱血同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豆瓣評分7.6,這在小鮮肉主演的電視劇屬於絕對的top評分,殊為難得。

題材新穎,劇情有張力

首先電視劇選取了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彼時清朝統治下的封建舊中國搖搖欲墜,新中國民間的救亡圖存力量逐漸凸顯。內部則局勢緊張,“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西太后是一股強大的封建勢力,而被困瀛臺的光緒帝還在盤算著西太后一死馬上重整旗鼓改革維新。外部則列強虎視耽,按照電視劇的時間軸,男主崇利明和阿易相識的時候,中日甲午戰爭已經結束,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也已經簽訂。

倘若生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你敢《熱血同行》麼?

豆瓣評分高達7.6

恰逢歷史的轉折點,個人命運和時代命運緊緊相連,給了電視劇劇情跌宕的空間。而和《戊戌變法》《蒼穹之昴》等傳統的歷史大劇不同,《熱血同行》著重突出熱血兩個字,黃子韜飾演的崇利明和易烊千璽飾演的阿易,一個是心繫祖國的貝勒爺,一個是行俠仗義的窮小子阿易,雖然人生境遇和社會地位截然不同,但兩個人就是千千萬萬青年人的代表,唯有一腔“熱血”,才能拼出一個民族的未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裡說“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真的需要一些這樣熱血的電視劇,讓我們當下的年輕人反思:倘若我生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我會去《熱血同行》麼?

演技過關,人物不扁平

倘若生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你敢《熱血同行》麼?

易烊千璽扮演的阿易和黃子韜扮演的崇利明

四字弟弟身上的禁慾感很適合這種“人狠話不多”的人設,而黃子韜演這種舊時代的新青年簡直是得心應手,可見導演在選角上下了一番功夫的。演戲的大忌是“人物扁平化”,換句話說,不能演理想的人物,要演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相比黃子韜,易烊千璽的角色能夠鋪陳的層次更多,第一層他是普通人家的窮小子,卻愛行俠仗義;第二層他身負血海深仇,要為全家報仇;第三層他是愛國青年,有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少年壯志。在這個角色身上,觀眾能夠看到人物的成長,進步,抉擇和掙扎,會更容易代入人物。

倘若生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你敢《熱血同行》麼?

老戲骨同臺飆戲

另外電視劇採用了小鮮肉+老戲骨的陣容組合,演技整體在線,看老戲骨飆戲著實是一種享受,看圖中三位的眼神,每個眼神都是一個情緒,一個故事,一段心事。當然了,流量市場也已經證明,小鮮肉+老戲骨的組合方式很受歡迎,也給電視劇上了雙保險。

畫面考究,細節有心思

在鏡頭景別方面,導演使用了不少遠景鏡頭,遠景鏡頭的好處是方便交代環境,容易烘托氣氛,另外遠景鏡頭很容易給觀眾一種宏大的時空感。比如下圖,首先畫面對稱,構圖唯美,沒有偶像劇備受詬病的“阿寶色”,而是儘量將飽和度壓低,營造出一種復古的高級感。儘管窗外的大清國早已風雨飄搖,但“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上流社會依舊歌舞昇平,只一幀畫面就把個人志趣和時代洪流的鮮明對比凸顯出來。

倘若生在風雨飄搖的舊中國,你敢《熱血同行》麼?

在細節方面,導演也費了不少心思,新舊時代交替的分叉口,舊元素和新元素並存,所以在電視劇裡明顯能看到電燈和煤油燈共存,馬車和汽車齊跑。另外代表新思想的崇利明和代表舊思想的封建勢力的對比也隨處可見,比如崇利明和父親下棋,崇利明喜歡國際象棋,而父親卻更鐘愛中國傳統的象棋。

結語

這篇文章從題材、演技和拍攝技巧等方面,剖析了電視劇《熱血青年》受到歡迎並且還能保持豆瓣高評分的原因。當然技術永遠是為內容服務的,本劇的精神內核“熱血”,才是真正振聾發聵的聲音,分享一段魯迅先生的話,你我共勉: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