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式新輕坦,談談中美俄三國的輕型坦克計劃

去年的閱兵式上,我國首次公開亮相的15式新輕坦至今都讓我們記憶猶新,該型坦克是我國繼老舊的62式輕型坦克之後的第一種新輕型坦克。正因如此,該型坦克的亮相自然也是引起了西方巨大的興趣,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目前的輕型坦克計劃。

從15式新輕坦,談談中美俄三國的輕型坦克計劃

15式輕型坦克是62式的後繼型號,但是其本身卻與老舊的62式關係不大

眾所周知,早在二戰時期,美國就製造出了性能頗為優良的M24“霞飛”輕型坦克,該型坦克擁有不俗的火力和防護性能,而且機動性也很強,直到現在,仍然有一些國家的“霞飛”坦克在服役,足以證明該型坦克的強大生命力。戰後,美國又研製了頗為經典的M41“沃克猛犬”輕型坦克和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前者仍然是傳統的輕型坦克,而後者則主要發射“橡樹棍”炮射導彈。

從15式新輕坦,談談中美俄三國的輕型坦克計劃

冷戰時期,美國輕型坦克的發展陷入了一個誤區,M551坦克的炮射導彈飛行速度慢,不如傳統坦克炮

而冷戰末期,由於發動機技術日益強大,AGT-1500燃氣輪機使得M1主戰坦克的機動性能夠媲美輕型坦克,所以美國陸軍對輕坦的需求就一下子降低了,同樣的,在這一時期的蘇聯和俄羅斯,也通過加裝大馬力發動機甚至燃氣輪機,讓本來就輕盈的T-80和T-72家族跑的像兔字一樣快,在這種情況下,輕型坦克還有其存在的意義嗎?


從15式新輕坦,談談中美俄三國的輕型坦克計劃

換裝新型發動機後,本來自重就不重的T-72更是健步如飛

首先來看看中國和美國的情況,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的國家,我國的地理環境符合以下幾個特徵:

  • 我國所處的東亞地區是相同緯度下最寒冷的地區。
  • 我國地形複雜,多山地,還有大片邊境線處於高原地區。
  • 我國主食水稻,南方有大量稻田,水網密佈,橋樑多。


從15式新輕坦,談談中美俄三國的輕型坦克計劃

專門為南方地形設計的62式坦克,幾十年來都難以替代


基於以上幾點,輕型坦克對於我國來說就非常重要了,當初我國研製62型輕坦的時候,就是為了在南方水網密集的地帶作戰,同時,輕型坦克對橋樑的需求更簡便,還有著不俗的高原作戰能力。這對於我國陸軍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再來看看美國陸軍的情況:

  • 基本所有作戰任務都在海外,裝甲部隊需要通過登陸艦或運輸機部署運載到其它國家。
  • 非對稱作戰和低烈度作戰任務較多,例如在中東與恐怖分子的交戰,專為裝甲戰設計的M1主戰坦克對此頗為力不從心。
  • 在非對稱作戰環境下,M1主戰坦克的火炮威力和裝甲厚度都有些過剩的嫌疑。


從15式新輕坦,談談中美俄三國的輕型坦克計劃

M1主戰坦克在中東面對的從來都不是對方的坦克,而是路邊炸彈,簡易爆炸物,反坦克火箭等

可以看到,雖然中國和美國對裝甲部隊的需求不盡相同,但是這些需求都指向了一種輕型履帶戰鬥車輛。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計劃設計的輕型坦克戰鬥全重大概在33-34噸左右,與15式新輕坦的噸位差不多,採用了類似“梅卡瓦”坦克的動力前置佈局,搭載一門一門M35型105毫米線膛火炮,可見其主要使用思路與15式新輕坦還是差不多的。

從15式新輕坦,談談中美俄三國的輕型坦克計劃

美國通用公司的輕型坦克計劃,採用了發動機前置佈局

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國和美國,俄羅斯也有恢復輕型坦克的想法,不過由於俄羅斯經濟狀況不佳,就連T-14“阿瑪塔”主戰坦克的生產都頗為不順利,大量裝甲部隊只能通過升級老舊的T-72B補充新鮮血液,所以俄羅斯發展的輕型坦克使用的是現成的BMD-4M傘兵戰車底盤,其改進自“章魚”-SDM1自行式反坦克炮,該型車輛不僅能夠直接空投,還具有兩棲能力,能夠涉水渡河,讓我們來看看俄羅斯的情況。

  • 俄羅斯地形同樣遼闊,而且大部分國土都處在高緯度的寒帶。
  • 每逢春季,俄羅斯凍土層融化造成的泥濘都會對裝甲部隊造成不小的挑戰。
  • 俄羅斯也需要面對車臣恐怖分子的不對稱戰爭,在血腥的格羅茲尼巷戰中,俄羅斯裝甲部隊的傳統坦克曾損失慘重。


從15式新輕坦,談談中美俄三國的輕型坦克計劃

上天下海無所不能的“章魚”-SDM1自行式反坦克炮,相比中美的輕型坦克差距較大


不過,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的新輕型坦克是最不像輕型坦克的。由於使用了空降戰車底盤,所以俄羅斯新輕型坦克的防護能力較差,但是其火炮威力卻很大,倒是更像是一輛反坦克殲擊車。總的來說,雖然美國和俄羅斯對輕型坦克的研究工作一直都未停止,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第一個研製出新型輕坦的是中國,另一方面,15式輕型坦克的亮相也使得美國和俄羅斯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輕型坦克項目,在現代戰場上,30噸左右的輕型坦克還是很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